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殘疾預防 | 動畫科普來咯!殘疾預防我們一起get!

2022-09-18由 澎湃新聞客戶端 發表于 畜牧業

鼻子突然很痛腫了怎麼辦

殘疾預防 | 動畫科普來咯!殘疾預防我們一起get!

普及殘疾預防知識

建設健康中國

2022年8月25日是全國第六個殘疾預防日。近期,中國殘聯等17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組織開展第六次殘疾預防日宣傳教育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全國第六個殘疾預防日宣傳教育活動主題為“普及殘疾預防知識,建設健康中國”。

加強殘疾預防

促進全民健康

隨小編一起來了解

殘疾預防的那些知識吧!

加強婚前孕檢保健

建立健康美滿家庭

(點選檢視)

加強早期篩查、早期干預

守護孩子健康成長

(點選檢視)

加強慢性病致殘防控

促進全民健康美好生活

(點選檢視)

加強社會心理服務和精神疾病防治

讓心靈沐浴陽光,讓快樂洋溢胸膛

(點選檢視)

預防意外傷害致殘

維護公民安全健康

(點選檢視)

落實康復救助制度

托起殘疾兒童美好未來

(點選檢視)

加強兒童傷害和老年人跌倒致殘防控

為家庭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點選檢視)

聽力殘疾預防篇

常見的耳聾有哪幾種?

(1)按發病時段分,耳聾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大類。先天性耳聾是指致病因素髮生在母孕期,嬰兒一降生即出現耳聾:後天性耳聾是指嬰兒降生後,由於各種致病因素導致的耳聾。

(2)按病因分,耳聾可以分為遺傳性耳聾、感染性耳聾、藥物性耳聾和外傷性耳聾幾種。

(3)按發病部位分,耳聾可以分為傳導性耳聾、感覺神經性耳聾和混合性耳聾3種。

什麼是傳導性耳聾?

傳導性耳聾是指聲音傳入耳內的途徑發生障礙而導致的耳聾。其病變部位主要在外耳道、中耳及前庭窗、蝸窗,是耳科常見疾病。最常見的是中耳炎及外耳道阻塞性病變。

傳導性耳聾的預防措施

(1)保持外耳道清潔,防止外耳道損傷,切忌用不潔火柴棍、牙籤、髮夾去挖耳,以免引起外耳道炎。

(2)感冒時通常伴有鼻子不通氣,切忌用力擤鼻涕而使鼻腔內的鼻涕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擤鼻涕時摁住一個鼻孔輕輕擤出,滴用麻黃素類滴鼻藥,使黏膜消腫、通氣,易於排出分泌物。

(3)小月齡的嬰兒要注意防止嗆奶。

(4)游泳前可用浸有凡士林膏的棉花堵塞外耳道口,防止汙水進入耳道而引起感染。

(5)若外傷、爆破聲等原因導致鼓膜穿孔,應及時就醫,防止形成慢性中耳炎。

(6)如患急性中耳炎,一定要及時就醫並徹底治療,延誤治療將發展成慢性中耳炎,嚴重損害聽力。

視力殘疾預防篇

什麼視力殘疾?

視力殘疾是指由於各種原因導致雙眼視力障礙或者視野縮小,即使經過藥物、手術治療及標準的屈光矯正後仍有視功能損害,雙眼中的好眼最佳矯正視力(戴適當的眼鏡後的視力)小於0。3,或視野半徑小於10度,以致難以用平常方式從事普通人所能從事的工作、學習或其他活動。視力殘疾包括低視力和盲。

正常視力發育參考值是多少?

眼球和視功能是逐漸發育而成的。正常視力發育參考值是:

1個月時只有眼前手動,追隨光亮;6個月時可達0。06;1歲時0。1;2歲時0。5;4歲時0。8;5歲後可達1。0。

導致視力殘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006年我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導致視力殘疾的前五位眼病是白內障、視網膜色素膜病、角膜病、屈光不正和青光眼。但兒童與老年人視力殘疾的發病原因和發病率相差很大。

兒童致盲及低視力的主要眼病是先天性遺傳學眼病,其次是屈光不正、弱視、白內障、角膜病、視網膜色素膜變性、眼外傷等;

老年人致盲及低視力的眼病主要是白內障、角膜病、青光眼、老年性黃斑變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肢體殘疾預防篇

哪些原因會導致肢體殘疾?

造成肢體殘疾的原因有許多,調查表明我國造成肢體殘疾的前十位原因依次為腦血管病、骨關節病、小兒麻痺症、工傷、交通事故、發育畸形、腦性癱瘓、脊髓疾病、感染和地方病。其中腦血管病在城市佔到肢體殘疾原因的25%;骨關節病在農村佔到19% ;腦性癱瘓、發育畸形以及先天性發育障礙是0~ 14歲肢體殘疾兒童最主要的致殘原因;而脊髓灰質炎、其他外傷、交通事故、工傷等是25~ 54歲青壯年肢體殘疾人的最主要致殘原因;腦血管疾病、骨關節病和其他外傷等是55及55歲以上老年肢體殘疾人的最主要致殘原因。

偏癱發生前有哪些徵兆?

腦中風發生前通常會有一些徵兆 ,應引起注意,及早採取措施。下列情況是偏癱發生時常見的徵兆:

(1)發作性眩暈。(2) 發作性一側性黑蒙或雙目失明。(3)突發言語不利。 (4)突發一側肢體無力或四肢無力。(5)突發一側肢體麻木。

發生中風時應怎樣處理?

中風的學名叫腦卒中也叫腦中風。腦中風包括兩種情況:腦梗塞(腦血管被阻塞使區域性腦組織缺血)和腦出血(腦血管破裂出血)。這兩種情況症狀相似,緊急處理的方法也有共同點。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或糖尿病的患者, 突然頭暈、頭痛或嘔吐、暈倒,隨後出現口眼歪斜、流口水、說話含混不清、一側肢體癱瘓,就很可能是中風了,要立即採取以下措施:

1。不要搖晃患者,儘量少移動患者,儘快呼叫急救車。

2。寬鬆患者衣服。如果患者清醒,讓患者半臥或平臥休息。

3。如果患者意識喪失,可將患者擺放成側臥位,頭稍後仰,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取出患者的假牙,及時清理患者的嘔吐物,防止患者將其吸入肺中。

4。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識、血壓、呼吸和脈搏,不要給患者進食、喝水。

智力殘疾預防篇

導致智力殘疾的因素有哪些?

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將導致智力殘疾的因素劃分為以下八類:①遺傳(染色體異常和畸變、先天性代謝異常)。②發育障礙(胎兒和新生兒窒息、早產、低體重和過期產、發育畸形、營養不良)。③疾病(感染性腦疾病、腦血管病、物質代謝、營養疾患、內分泌障礙、驚厥性疾病、精神病)。④創傷或意外傷害(母孕期外傷及物理傷害、產傷、工傷、交通事故、其他外傷)。⑤中毒與過敏反應。⑥不良文化因素(文化剝奪、教養不當、感覺器官剝奪)。⑦其他。⑧原因不明。

在已知導致智力殘疾的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非傳染性疾病致殘、遺傳性致殘和發育缺陷非遺傳性致殘。

應當注意的是,智力殘疾往往不是單一因素導致的,而是多重因素互動影響的結果。

預防兒童智力殘疾有哪些措施?

①開展遺傳諮詢及產前診斷,減少遺傳性代謝病和染色體異常等疾病的發生。

②加強孕期保健,注意孕期營養均衡。避免接觸有害化學物質和放射線,戒菸酒,避免服用致畸藥品。做好產前檢查,預防孕期感染和妊娠併發症,避免病理分娩(剖宮產、產鉗助產等)。

③加強宣傳教育,提倡優生優育,避免近親結婚和高齡妊娠。

④做好兒童保健,注意嬰幼兒營養均衡。預防中樞神經系統感染,避免腦外傷。

⑤出生後儘早發現苯丙酮尿症等先天代謝性疾病,立即開始相應的治療,預防繼發智力殘疾。

⑥不良文化因素導致的兒童智力殘疾的預防措施較為複雜,需要社會、家庭和教育系統通力合作,共同為兒童建立安全、健康、具有適宜刺激的成長環境。

為什麼有必要對智力殘疾兒童進行早期干預?

發現兒童智力殘疾後,最重要的是進行早期干預。早期干預是指將早期教育的方法用於高危新生兒或發育偏離正常的5~6歲以前的兒童,特別是3歲以前的小兒,儘早補償特殊兒童的缺陷,使他們的身心儘可能正常地發展,提高特殊兒童的社會適應能力。

近年來,腦科學和兒童心理學的研究都表明,6歲以前,特別是3歲以前,人腦發育最快、可塑性最強,易受環境的影響。

因此,不失時機地從醫學、康復、教育、社群角度對智力殘疾或高危兒童進行早期干預,可以促進兒童運動能力、感知能力、認知能力、語言交往、社會適應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發展,最大程度地減少智力殘疾帶來的危害。

精神殘疾預防篇

哪些原因容易導致精神分裂症或抑鬱症?

(1)遺傳易感性。精神分裂症和抑鬱症都具有遺傳傾向,目前認為精神分裂症或抑鬱症是多個易感基因造成的複雜疾病。因此,家人或親屬中有精神疾病患者的,患病的可能性會增加,但並不是一定患病。

(2)不良生活事件。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上,不良生活事件對所有人都會造成影響。不良生活事件主要指失業、離婚、親人去世、生意失敗等。不良生活事件往往是精神疾病的誘因,使患者的精神症狀變得明顯或加重。

(3)性格內向,不良人際關係。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和困難,不能找人訴說,不能採取正確的解決方式。對其他人產生懷疑、憤恨、嫉妒等,往往會變得敏感多疑。

兒童也會患精神殘疾嗎?

會的。兒童的精神疾病屬於兒童精神科診治的範疇。兒童精神疾病包括常見的精神疾病及特發於兒童期的精神疾病。常見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抑鬱症、雙相情感障礙、焦慮症、強迫症等。特發於兒童的精神疾病是指僅發病於兒童的一類精神疾病,包括精神發育遲滯、兒童孤獨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家長一般稱其為多動症)、抽動症、品行障礙等。不同疾病的治療方法也不同,要帶患兒到兒童精神疾病專科進行診斷與治療。

如何儘早發現孩子患孤獨症?

孤獨症屬於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多於3歲前起病。臨床表現為三大核心症狀:社會交往障礙、言語和溝通能力障礙、侷限刻板的興趣與行為。

孤獨症最主要的症狀就是社會交往障礙。第一,患兒與家人缺乏依戀,對家人是否陪伴無動於衷,不與其他小朋友玩。第二,患兒言語發育緩慢,有些患兒無言語或語言非常簡單;目光對視差;不會點頭搖頭表示要求。第三,侷限的興趣和行為也是孤獨症的症狀之一。患兒不喜歡普通兒童喜愛的玩具,而是喜歡電視廣告、各類商標等;行為刻板固定,如喜歡走固定的路線,有晃手、玩手、看手等行為。

家裡患有孤獨症的孩子,父母應該怎麼辦?

第一,父母應該帶孩子去兒童精神專科就診,聽取兒童精神專科醫師對孤獨症患兒的病情分析及相關建議。

第二,進一步瞭解什麼是孤獨症,應該如何進行治療。

第三,對孩子進行針對性的干預訓練;可以帶孩子去孤獨症專業的訓練機構進行訓練,改善交往及語言能力,同時家長自己也要學習訓練孩子的方法。

第四,家長應該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有些家長不願承認孩子的病,四處尋求能治好孤獨症的“靈丹妙藥”。其實,對於孤獨症,目前沒有特效藥物,最為有效的治療手段就是進行針對性的康復訓練

原標題:《殘疾預防 | 動畫科普來咯!殘疾預防我們一起g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