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山妹子的“牛”事業

2022-08-13由 直播南陽 發表于 畜牧業

南陽黃牛牛犢多少錢一頭

山妹子的“牛”事業

趙昭帶著鄉親們一起發展牛產業,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心中有夢,眼裡有光,腳下有路。這是山妹子趙昭的真實寫照。

趙昭是一位80後,南召縣太山廟鄉馮莊村人,上學期間,她就立下了改變家鄉山村面貌的志向,大學畢業後,她回鄉養牛,帶領鄉鄰致富。“別看她是個山妹子,她的事業可牛啦。”近日,老鄉們這樣誇獎她。

一個大學生,怎麼成了遠近聞名的養牛致富典型?這還得從她的夢想說起。

太山廟鄉馮莊村是個山區小村,野草叢生,小溪潺潺,如今看著風景喜人,但在多年前卻是窮鄉僻壤。趙昭是一名土生土長的山妹子,對家鄉有深深的眷戀和深沉的熱愛。每次放學回家,看到年輕人多數外出務工,村裡人老的老、小的小,老人缺少照顧,孩子沒有父母關愛,土地閒置,一片荒涼,她的心裡就很不是滋味。年紀輕輕的她,立志紮根農村,改變家鄉面貌。

有夢想,還得要有行動,才不會流於空想。趙昭一邊學習一邊思考。

在上世紀90年代,南召太山廟養南陽黃牛的人家很多。南陽黃牛是全國五大良種黃牛之一,肉質細,香味濃。除了耕地外,賣牛也能給當地群眾帶來不錯的收入。趙昭認為這是個機遇。

2008年,趙昭大學畢業,放棄在鄭州工作的機會,決定回家養牛。

頂著各種誤解、偏見和壓力,她開始了創業之路。創業之初,建牛舍,購牛犢,從50頭牛起步,經歷了市場波動、疫病襲擾、融資困難等風風雨雨。她的養牛事業在磨礪中成長,在失敗中壯大。2012年,她創辦了南召縣犇犇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周邊75戶農戶為社員。

牛養得好,趙昭的目光又超越了養牛,“牛”事業向深遠延伸。

一頭成年牛每天產生糞便20公斤,堆起來,既汙染環境又佔用空間,如何變廢為寶,如何走生態迴圈農業之路,成為趙昭攻關的重點。透過查閱大量書籍、諮詢農業專家,趙昭用牛糞作為菌菇的基料,生產有機熟料,再利用有機熟料養殖蚯蚓和作為有機肥,把秸稈加工成牛飼料,形成了生態迴圈產業鏈。

2015年,趙昭成立了南陽市雅民農牧有限公司,開始實現夢想之旅。養牛成功,堅定了她依靠牛產業改變家鄉面貌的信心。她知道,要讓村子富起來,必須壯大產業,拉長產業鏈條,讓群眾在家門口有活幹,能掙錢。趙昭流轉土地1200畝,種養結合,帶動當地500多戶人家養牛、種植飼料玉米等,並透過用工幫扶、金融幫扶、技術幫扶等多種形式,幫助20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如今,提起趙昭,鄉親們都說“牛”。

除了養好牛外,現在的趙昭有了更“牛”的事業——為民代言,踐行人大代表職責。2018年,趙昭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這份榮耀,讓她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和擔當。她的眼中,不能只有山村一隅,還要在更高、更廣的層次上,反映基層的聲音,解決農村發展遇到的難題,還要著眼於鄉村振興。

憑著一股鑽勁和韌勁,趙昭風雨無阻地走訪群眾,反映基層的呼聲。2018年,她提出了“關於繼續加大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力度”的建議;2019年,提出了“關於出臺新型職業農民職業化規範”的建議;2020年,提出了“關於加快推進農村人才制度創新以促進產業振興”等建議。

如今,她的家鄉已實現了脫貧。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趙昭堅信,有黨的好政策指引,未來會更牛。

記者 王好學 通訊員 張升 張志帆 文/圖

編輯:馮長順

稽核:周若愚

終審:柏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