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朱元璋真的說過“元以寬仁失天下”,那麼元朝寬仁到什麼程度

2022-08-11由 深讀史計 發表于 畜牧業

元朝腐敗到什麼程度

朱元璋真的說過“元以寬仁失天下”,那麼元朝寬仁到什麼程度

答:中國煌煌青史上,有很多被訛傳的“名人名言”,明太祖朱元璋的“元以寬仁失天下”,就是其中之一。

特別是在網路時代裡,這一句“元以寬仁失天下”,在很多平臺都廣泛流傳,甚至有個別“專家”“教授”還拿來做例證,用以證明“朱元璋懷念元朝”“朱元璋感恩元朝”。其實這句話的原始出處,來自《皇明寶訓》,原話是“

元以寬失天下,朕救之以猛,小人但喜寬。朕觀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寬

”。

這整個意思,是說元朝亡國的重要教訓是“寬”,只有小人才喜歡“寬”,大明朝要牢牢吸取這教訓。這話,跟“寬仁”絲毫不搭。

那麼問題來了,治理國家“寬”不是好事兒嗎?看看元朝亡國的全程就知道。

元朝的“寬”,根本沒找準地方,尤其不該寬的,正是吏治。

朱元璋真的說過“元以寬仁失天下”,那麼元朝寬仁到什麼程度

元朝的“吏治”有多寬?首先出名一條,就是“當官門檻低”

,比起其他王朝的“十年寒窗”“科考選拔”“吏部考選”,

元朝的“選官”“任官”堪稱簡單粗暴:高層的職務,幾乎全由權貴子弟壟斷,地方的高官要員,也多是權貴充任,軍隊的官員更是“將帥襲其父祖舊部”

,全都是些二世祖。這樣一幫統治階級,常年草包紮堆,甚至江淮行省的高官,竟是“無一人通文墨者”,地方縣官也“字不辯王張”,上上下下文盲扎堆。

所以,如果我們稍仔細瞧瞧元代官場,就能找到許多“突破智商下限”的奇事:1338年,河南行省一個叫範孟的小官,因為被拖欠了薪水,就一怒拉了幾個小吏合謀。

居然用假傳聖旨的套路,先把河南全省的高官一個個騙進衙門殺掉,然後又假傳聖旨,自封為“河南都元帥”,把身邊大大小小的吏員安排了要職,輕鬆就奪了河南行省的財政兵權

,堂而皇之當起土皇帝。如此雷人一幕,神劇都不敢輕易寫。元朝待官以“寬”,“寬”出一群傻官。

朱元璋真的說過“元以寬仁失天下”,那麼元朝寬仁到什麼程度

圖為京劇表演藝術家朱世慧先生(圖片來源於網路)

更嚴重的是,別看這幫“統治階層”極傻,卻還極貪。放在撈錢這事兒上,各色方法突破尺度。

比如元末重臣溯思監,直接任命小妾的弟弟負責發行紙幣,家裡缺錢了就立刻開印。另一位重臣桑哥把持尚書省,從此“刑爵為貨而販之”,也就是說,從案件判罪到官職任命,樣樣都可以用錢買。就這樣上樑不正,官員們撈錢近乎強盜,就連緝查腐敗的宣撫使,也多是靠“抓腐敗”撈錢,以元代民謠說:

官吏黑漆皮燈籠,奉使來時添一重。就這麼一般黑。

如此腐敗亂象,也是元朝亡國的重要推手。但讓明太祖朱元璋抓狂的是,元朝雖然亡了,可這腐敗流毒依然在。以朱元璋的嘆息說“往往蹈襲胡元之弊”。

明初的官員們學別的慢,學起元朝官員的撈錢花招,卻是一個賽一個快。

加速的腐化,還在明朝開國後“激”出多場農民起義,所以才有了朱元璋“元以寬失天下,朕救之以猛”的一幕。

朱元璋真的說過“元以寬仁失天下”,那麼元朝寬仁到什麼程度

於是,以“救之以猛”的原則,明初的官場上出現了“官不聊生”的一幕。

除了後人打哆嗦的“官員貪汙六十兩梟首扒皮塞草”的“硬規定”外,每個新任地方官到任,都要領一本《授職到任須知》,任期裡嚴格按這個辦事,辦不到就要被法辦。

另外諸如官員攀親附友、拉幫結派、阿諛奉承等行為,查到了都要嚴辦。所以在明朝初年,官員“一不留神就犯法”是常事,僅洪武九年這一年,因犯法被送到鳳陽勞動改造的官員,就有上萬人之多。

說到這段歷史,今天還有不說“精英”“名流”都哭天抹淚,大罵朱元璋殘暴。但只要看看元朝“寬”出來的鬼樣子,就知朱元璋的“救之以猛”,並不奇怪。

但在朱元璋看來,元朝吏治之“寬”的最大受益者,還不是那些高官顯貴們,相反卻是中國古代官場上極“賤”的一群人:小吏。

朱元璋真的說過“元以寬仁失天下”,那麼元朝寬仁到什麼程度

中國古代官場,一向有“貴官賤吏”的傳統,作為森嚴衙門“行政人員”的小吏們,

身份不入流,大多更無升遷希望,卻還有人削尖了腦袋往裡鑽,關鍵的原因,就是這“職業”手裡有權。

發展到元代,這群看似低人一等的“行政人員”,算是徹底翻了身:

元朝官員整體素質低下,可日常事務總得有人去辦。於是小吏們就成了受益者,他們利用手中的權力,在元朝極“寬”的吏治環境下,不斷興風作浪。

元朝的小吏們,究竟能掀起什麼風浪?前面說起的範孟案就是例子,一群小官小吏簡單造個假,就把河南行省給造淪陷了。放在元代官場上,由於官員們大多草包,大小事務全由小吏負責,比如負責監察腐敗的肅政廉訪司,其主官多是不學無術的權貴,

“查腐敗”的大權就由身邊小吏把持,每次查腐敗都能“吃一圈”,賺得盆滿缽滿。至於地方衙門日常政務,也是“大小事務一切付之於吏”,大元朝,可以說是被小吏蛀空的。

朱元璋真的說過“元以寬仁失天下”,那麼元朝寬仁到什麼程度

所以也就不奇怪,問什麼某些誕生於元末明初的“古典名著”裡,

只是出身小吏的“及時雨”,竟然能手眼通天,在江湖上呼風喚雨,甚至還霸佔一方,成了梟雄。元朝的小吏,就是這麼大能量。

對於這幫人,朱元璋自然切齒痛恨,當年他還是個農家子弟的時候,正是這些小吏們層層扒皮,吃光了多少農民的活命錢糧。

而登上皇位後的朱元璋,更曾被這群“行政人員”嚇著。明初許多州縣的行政,都被地方小吏把持,朱元璋換了幾撥官員,竟是來一個架空一個

。江蘇常熟縣的小吏沈尚,把持當地大權多年,竟然直接在縣衙公堂上,把常熟縣令摁住暴打。蘇州小吏朱升,可不止敢打堂官,居然連朱元璋派來的欽差,都是連欽差帶旗軍一起打……

朱元璋真的說過“元以寬仁失天下”,那麼元朝寬仁到什麼程度

面對如此情景,朱元璋曾有過一段感嘆:

“蒙元之治,天下風移俗變,九十三年矣。無志之徒。竊效而為之,雖朕竭語言,盡心力,終歲不能化矣,嗚呼艱哉。

”如果國家不能把這幫“行政人員”治理好,前途簡直是“艱哉”。

於是,也就有了好些後人津津樂道的,明初“全民抓吏”的一幕:

只要大明子民頭頂《大誥》,就有權將犯法小吏抓捕,押送到京城來問罪。

勇敢抓捕犯法小吏的農民陳壽六,還得到了朱元璋的表彰。而在這“全民抓吏”的背後,明王朝對於官府吏員的選拔、考評都做了嚴格規定。甚至小吏擅自下鄉,都有可能被問罪,這些元末耀武揚威的“行政人員”,在明初迎來了比“官老爺”還苦的歲月……

朱元璋真的說過“元以寬仁失天下”,那麼元朝寬仁到什麼程度

但是,就是在這“官不聊生”“吏不聊生”的統治下,開國時滿目瘡痍的明王朝,不到三十年就實現了國家振興

:明朝糧棉等農作物的產值,遠遠甩開宋元最高水平。一片廢墟上立國的明王朝,實現了“宇內富庶”的洪武盛世。而曾經一片染缸的吏治,也從明初起“吏治澄清者百餘年”。這輝煌業績,正來自朱元璋對元朝“寬”的反思,來自“救之以猛”的鐵腕,更留給後人一個永恆的真諦——

強國先治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