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秦漢時期,冀中南地區被割據者相爭,淺談冀中南地區戰略位置的演變

2022-08-10由 望春文史 發表于 畜牧業

冀中是什麼地方

不同地區戰略位置是存在差異的,地理位置是影響戰略位置的原因之一。當然,地理因素並不是絕對影響因素。區域戰略位置還與國家的總體防禦體系和軍事佈局有關,不同歷史時期的分合大勢也會影響到這一地區的戰略位置,同時戰略位置也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國古代戰爭大致分為兩類:一是同周邊少數民族的戰爭,主要發生在國家統一、國力增強之時,這時國內政局穩定、經濟繁榮,使得統治者可以將主要精力投入在邊疆軍事活動。二是統治階級內部爭奪政權的戰爭,主要發生在大一統王朝建立初期政局不穩和王朝統治後期。在統一時期,統治者往往將國家的軍事重心放在邊疆地區,秦漢時期尤以北方邊疆為重。冀中南地區在國家統一時期的戰略地位雖不能與邊疆諸郡相比,但仍然發揮著很大的作用。而在王朝更替動亂時期,冀中南地區的位置優勢、交通條件等因素使其戰略地位突顯出來,成為割據者爭相競爭的重要地區。

221

年,秦始皇一統關東六國,廢分封,實行郡縣制,冀中南地區大概為秦時邯鄲、鉅鹿、恆山三郡。從國家整體的軍事佈局與戰略上看,在國內戰爭基本結束後,秦朝軍事重心發生轉移,秦始皇將主要軍事力量佈置在以下兩個地區。

秦漢時期,冀中南地區被割據者相爭,淺談冀中南地區戰略位置的演變

一,拱衛都城咸陽。都城乃一國之中心,秦在統一六國後建立起精銳的中央軍,以防禦政治中心咸陽,及控制地方及地方軍隊。秦朝的中央軍隊主要有中郎領導的部隊、衛尉領導的衛士部隊以及由中尉領導的衛戍部隊。中郎指揮的軍隊是皇帝的貼身警衛,郎中令下轄中郎、郎中、外郎三部分。衛士部隊則是負責皇宮的警衛部隊,根據《史記

·秦始皇本紀》記載,當時秦咸陽宮周圍兩百里有宮殿二百七十座,各個宮殿之間還有甬道相連。負責皇宮警衛任務的軍隊數量理應不少。而由中尉所領導的衛戍部隊則主要負責都城的治安和防禦。秦二世元年,“盡徵其材士五萬人為屯衛咸陽”。這裡所徵發五萬人屯咸陽,應該就是隸屬於中尉領導的衛戍部隊。

二,開疆拓土。秦朝統一之後仍然面臨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侵襲的困擾。在國內無大戰事的情況下,秦始皇將軍事重心放到了邊疆地區,同時在國內修繕津關,利用山川險要進行防禦,並且大力修建馳道等交通路線,依靠地理條件、便利的交通來應對國內可能出現的叛亂,主要軍事力量則用於邊防。為應對北面的威脅,秦始皇三十三年

214

遣蒙恬率三十萬軍北擊匈奴,收復河南地,置四十四縣。又依據地形修築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長城,並結合長城“築亭障以逐戎人”,形成了以長城和亭障互為照應的雙層防禦體系。在南方,是對嶺南地區的用兵與控制。關於秦始皇派兵征討嶺南百越之地的時間學界還未有定論,但可以

肯定的是秦始皇向嶺南地區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財力。

從後勤補給的角度看,秦始皇在北擊匈奴時曾

“使天下蜚芻輓粟,起於黃、腄、琅邪負海之郡,轉輸北河,率三十鍾而致一石”。黃,在秦朝屬邯鄲郡,此為冀中南地區向北部邊防轉運糧草的直接體現。《淮南子》記載,秦始皇“發卒五十萬,築修城,西屬流沙,北擊遼水,東結朝鮮,中國內郡,挽車而餉之”。

秦漢時期,冀中南地區被割據者相爭,淺談冀中南地區戰略位置的演變

遼水位於秦時遼東郡,今遼寧省境內,秦始皇對東北用兵集

“中國內郡”而供給之,雖未直接說明冀中南的物資轉運,但就其地理位置來看,冀中南緊鄰秦王朝東北地區,並有交通道路相連,地區經濟較為發達,冀中南所處的三郡應是包含在“中國內郡”之內的。北方如有戰事,則秦王朝向北方轉運糧草的路線除了從咸陽經直道直接抵達上郡、九原、雲中之外,在東部亦應有道路抵達北方戰場。例如,在秦始皇死後,趙高便令出巡隊伍自井陘抵達九原,再經直道返回咸陽,也就是說,從冀中南向西北的道路是通暢的。秦朝向北部轉運糧草的東邊道路是應當存在的,且是經冀中南地區的“邯鄲廣陽道”北上西北,出井陘或常山關到達代地,再往西亦可達九原,向東則可運至薊城,再經薊城運往遼東。

由於秦朝存在時間較短,且史料缺乏,我們還可以根據戰國時期冀中南在趙國的情況推測冀中南在秦朝時的戰略地位。戰國時期,趙國的疆域十分遼闊,除佔據今冀中南地區外,還佔有今山西、陝西、內蒙古部分地區。冀中南地區位於華北平原,是趙國內部少有的平原地區,農業發展水平高於趙國的其他地區,是主要的糧食產地。趙國北部、西北部則以畜牧業為主。《漢書

·地理志》載,幷州“畜宜五擾”,顏師古注五擾為“馬、牛、羊、犬、豕”。“趙國有三分之一以上的領土屬於畜牧區或農牧兼作區。”北方發達的畜牧業為趙國的軍事活動提供了優良的馬匹,而以農業為主的冀中南地區則為趙國提供糧草後勤。以趙、秦長平之戰為例,秦軍與趙軍相持於長平,趙軍糧草的轉運路線應有兩條。一,自冀中南地區南下至河內地區,再向西抵達長平。二,從冀中南地區經滏口陘向西南抵達長平戰場。在秦趙相持時,白起出奇兵截斷趙軍的運糧通道,將趙軍分割包圍。《史記》記載:“秦王聞趙食道絕,王自之河內,發年十五以上悉詣長平,賜民爵各一級,遮絕趙救及糧食。”

由此可知,長平之戰時,秦國已經控制了河內地區,且將河內

15

歲以上的人都徵發至長平戰場,目的就是為了隔絕趙國援兵及糧草。這一舉措在“秦王聞趙食道絕”之後,所以趙軍之前被秦軍所斷的轉運路線應當是自冀中南經滏口陘再抵達長平這一線路。至此,趙軍兩條糧道均被截斷,徹底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隨著兩軍相持,趙軍出現了糧草缺乏的情況。《戰國策》記載:“趙無以食,請粟於齊,而齊不聽。”如果齊國徵發糧草援趙,也只能經冀中南轉運長平,於此也可見冀中南地區在戰時物資補給和轉運的戰略地位。

秦漢時期,冀中南地區被割據者相爭,淺談冀中南地區戰略位置的演變

秦統一後,隨著全國交通系統的進一步完善和軍事重心的轉移,冀中南地區仍然在支援北方戰場的方面發揮著作用。秦朝如向東北用兵,冀中南地區是糧草輜重轉運的必經之地。冀中南地區在秦朝北部軍事體系的戰略定位,應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人員補充和後勤補給基地。

西漢建立後,除西漢初年異姓王叛亂和景帝時的七國之亂之外,國內並未發生過大的戰爭。國防佈局主要在邊疆,以北方邊疆為主。而在北疆,又以匈奴威脅最甚。秦末以來,匈奴趁著中原地區戰爭頻繁的時機,攻取了秦時蒙恬所攻匈奴地。冒頓東破東胡王,西擊大月氏,其時

“匈奴最強大,盡服從北夷……匈奴貴人大臣皆服,以冒頓為賢”。而烏桓、羌、氐等少數民族也對西漢邊境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冀中南地區的地理位置上靠近東北地區,雖未直接同少數民族統治地區接壤,但其緊鄰幽、並二州。西漢北方的軍事壓力,主要來自西北和東北兩個方向。東北地區的軍事壓力主要來源於匈奴左部和朝鮮,《漢書》中相關記載較多,自高祖至武帝元光二年

133

戰爭開始前,匈奴南下侵襲

15

次。漢武帝欲徹底解決匈奴問題,開始向北疆用兵,在用兵之初西漢的主要軍事重心在西、中部。東北地區則以防守為主,以便策應中西部的進攻。元狩四年

119

,霍去病率軍從代、右北平出發,大敗匈奴,並向北追擊千餘裡。漢廷在東北地區轉守為攻,擊破匈奴左部,基本解決了匈奴在東北地區的威脅。

秦漢時期,冀中南地區被割據者相爭,淺談冀中南地區戰略位置的演變

由於匈奴勢力衰落,對東漢來說,除了防備匈奴,北方的軍事重心主要轉變為防禦和反擊來自鮮卑、羌等少數民族的進攻。冀中南地區有時成為前沿防禦陣地。光武帝建武十三年

(37

,“遣捕虜將軍馬武屯虖沱河以備匈奴”。東漢時,來自東北部的軍事壓力明顯大於西北。據《後漢書》記載,東漢時少數民族由東北南下進攻多達

45

次。其中,更有侵入到冀中南地區的記錄。例如,“建武二十一年,匈奴寇上谷、中山”。安帝永初二年

(108

,“先零羌滇零稱天子於北地,遂寇三輔,東犯趙、魏”。兩年後,匈奴再次南侵至常山。

兩漢對於加強北部邊防的政策和措施是具有延續性的。漢朝政府注重修築軍事防禦設施以防備北方民族。西漢長城的修建繼承秦代長城的基礎。除了長城之外,西漢還修築烽燧、亭障等設施。西漢初,針對東北防務,“為其遠難守,復修遼東故塞,至浿水為界,屬燕”。東漢也延續了這項舉措,漢光武帝建武十三年,遣杜茂率軍築亭侯,修烽燧。順帝永順元年

(126

,令幽、並、涼三州刺史加強邊境的防禦設施。要長期保證邊疆安定,只依靠防禦工事是不現實的,還需要在臨近邊界的郡縣中駐軍防守。“時代國常有屯兵以備邊寇。”這表明西漢時,邊防地區常有駐軍衛邊。

東漢同樣有屯兵邊境的措施。如光武帝時,“遣驃騎大將軍杜茂將眾郡施刑屯北邊”。漢明帝時,經常在朔方、五原、敦煌等邊地屯兵。長期的邊防軍駐防,需要大量的兵源和物資補給。除了日常駐防,戰時對兵源物資的消耗更是巨大。而不論是日常駐守還是作戰,從當地進行補給毫無疑問是成本最低的,但幽、並二州人口稀少,經濟發展水平低,不能支撐東北防線的後勤補給任務。

秦漢時期,冀中南地區被割據者相爭,淺談冀中南地區戰略位置的演變

充實邊疆人口,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邊防軍的兵源問題,增強邊防力量。而冀州是關東人口最為稠密的地區之一,西漢時馮唐的祖父便是從趙地遷徙至代,東漢的耿弇、竇融、馬援、杜林他們的祖輩也都是由鉅鹿、常山、邯鄲、魏郡遷徙至扶風。東漢時,還有冀中南地區的軍隊直接支援東北防線的記載。

“順帝永建元年,鮮卑犯邊。庚寅,遣黎陽營兵出屯中山北界。”黎陽,西漢置,屬魏郡。冀中南地區緊鄰幽、並二州,軍隊行軍和民眾遷徙至東北邊郡的距離較近,加之交通便利,與幽、並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差異不大。從冀中南地區向幽、並移民,可實現以較小的成本鞏固國防的戰略意圖。所以,在漢代移民實邊的政策下,冀中南地區應是向幽、並輸送人口、軍隊的主要地區。

除了兵源補充,還有邊防軍的物資補給問題。兩漢政府在邊境實施屯田政策。漢文帝時,

“使三將軍軍屯北地,代屯句注,趙屯飛狐口”。景帝令中尉不害率車騎材官屯田於代、高柳。武帝時,派遣韓安國在漁陽屯兵,以備匈奴,之後韓安國還在右北平屯田備胡。昭帝時,“發三輔及郡國惡少年吏有吿劾亡者,屯遼東”。同時,還遣趙充國屯田於上谷。東漢繼承了西漢邊郡屯田的政策並廣泛使用,“邊郡置農都尉,主屯田殖穀”。光武帝時,匈奴、鮮卑、烏桓聯合擾邊,朝廷派遣諸將分別屯田北疆。建武十三年

(37

,馬武屯田下曲陽備匈奴。明年,馬成又屯田常山、中山,以備北邊。明帝時,鄧鴻率五營士屯田於雁門。

順帝時,令幽、並、涼三州“嚴勑障塞,繕設屯備”。這些舉措顯然是為東北戰事而作的後勤準備。兩漢邊郡屯田的推行,一方面解決了邊防軍部分軍糧的問題,同時客觀上推動了邊疆地區的開發。當然,由於邊防軍數量眾多,邊地戰事頻繁,持續時間長,所以單靠軍隊屯田是不能完全解決邊防軍後勤補給問題的。每逢邊境戰事,朝廷不得不從別處轉輸糧草,無論是西漢對匈奴用兵,還是東漢時對羌人、鮮卑用兵,史籍中都有轉運糧草的相關記載。

秦漢時期,冀中南地區被割據者相爭,淺談冀中南地區戰略位置的演變

冀中南地區地處華北平原,開發時間早,自然條件優越,農業發展較好。與北邊距離也較近,可從此地轉輸糧草至東北邊防。東漢初年,政府已經致力於打通從冀州通向幷州北部的水運航道,其目的便是在戰時轉輸糧草至幷州戰場,雖然每次轉運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但由此也可知冀州地區糧草充足,即使

“溺死者不可勝算”也需從冀州轉運糧草。此外,雖然史籍中未發現有從冀州轉輸糧草幽州的記載,但根據幽、冀兩州交通路線的暢通,其轉運難度要遠遠小於向幷州北部轉運,可以合理推測在東北邊疆發生戰事時亦透過冀州轉運糧草以保障軍需。

在國家統一時,戰爭多發生於邊疆地區,冀中南地區獲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發展空間。根據其自身較為優越的自然條件,富足的人口,再輔之四通八達的交通線路,使其在秦漢大一統時期成為經濟發達的地區。在秦漢北部國防體系的建設下,關中地區是西北國防的重要後勤補給基地。而在東北,冀中南地區相較於中原更加靠近北部防線,在秦漢實行移民實邊、轉運糧草等措施的背景下,冀中南地區成為東北防線的人口、糧草的主要輸出地,從而成為秦漢構建東北邊防體系當中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