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雙減”落地,家長們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2022-08-08由 泛心康 發表于 畜牧業

如何給家長解釋雙減

“雙減”落地,家長們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7月24日,中央釋出了《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

這份意見也被大家稱為“雙減”政策。政策一經公開,就引發了大家持續的關注和討論,很多家長表示歡迎,認為《意見》的落地恰逢其時,有望緩解大家的雞娃焦慮;也不少家長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和擔憂,覺得政策很難落實,甚至可能造成新的不公……

那麼,“雙減

政策到底是怎樣一回事?

又是否真能有效減負,緩解家長們的雞娃焦慮呢?

今天,小康君帶你一文讀懂!

“雙減”落地,家長們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0

1

史上最嚴減負政策,

到底說了什麼?

“雙減”政策的“減”主要包含兩點:

一是減輕學生作業負擔;二是減輕學生校外培訓負擔。

減輕作業負擔的措施,包括量化各個年級的作業時間,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要求教師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嚴禁給家長佈置或變相佈置作業等。

但真正引發關注的,還是對校外培訓的規定。

我們來看看具體的內容:

1. 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

2. 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

3. 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

4. 線上培訓機構不得提供和傳播“拍照搜題”等不良學習方法;

5. 嚴禁聘請在境外的外籍人員開展培訓活動。

這份規定,可謂有的放矢,招招擊中要害。

首先,不再審批新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就是讓資本進不了場,已經進場的,也得調整為非盈利性機構,就是你不能以賺錢為目的,賺到錢也要用來提升服務,而不是自己揣進兜裡。

簡單來說,就是沒錢賺了。

“雙減”落地,家長們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其次,一律不得上市融資,進行資本化運作,就意味著你沒辦法做大做強形成壟斷,擾亂行業秩序。

第三條不得佔用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更可以說是釜底抽薪,讓學科類培訓徹底“涼涼”。

所以說,這份史上最嚴減負令,是動真格的!

規定一發布,便引發了學科培訓行業的大地震,新東方、好未來、高途等頭部公司的股價急速暴跌。

“雙減”落地,家長們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更重要的是,在這份規定背後,我們看到了國家正在進行一場重大的教育改革,不惜一切代價,推進教育公平,降低學生和家長的焦慮,讓教育迴歸本質。

那麼,面對“雙減”政策的出臺,家長們又是什麼態度?

其實從官方訊息一出來,家長們就炸開了鍋,各種聲音都有:

“當分數不再是唯一,窮人真就更沒辦法出頭了啊”

“孩子馬上面臨初升高,如果以後沒有補習班,真不知道孩子沒學透的知識要怎麼補”

“如果明補變暗補,接下去要花的錢更多了,越減負擔越重”

“一刀切,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家長的雞娃焦慮,中、高考的成績壓力依舊存在,人的中年還得撿課本,白天當社畜,晚上當老師,怎麼感覺更捲了?”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接下來就是拼爹拼媽了”

“支援是支援,就是不知道效果咋樣,孩子假期不上補習班的話,沒人帶,還怕他學壞。。。”

顯而易見,這些關於“雙減”的聲音,或多或少都藏著家長們的焦慮。

“雙減”落地,家長們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0

2

“雙減”政策下,

家長的焦慮仍待化解

總結一下,可以發現家長們的擔憂和焦慮,主要有三點:

1.不補習,孩子成績提不上去,就考不上好大學;

2.中、高考擺在那,“雙減”實行後,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為孩子請家教,“普通家庭”的孩子怎麼辦;

3.在目前的評價體系下,名校文憑、高學歷就是競爭力,孩子考不上好大學,就是輸在了起跑線上;

而在新京報發起的一項調查中,針對“如果孩子不能在培訓機構補課學習,你有什麼計劃”,50%的家長選擇“會私下找‘一對一”老師進行培訓”,只有30。39%選擇“孩子只學習課堂上的知識就可以”。

看得出來,家長們的補習需求,依舊旺盛。

所以,在“雙減”政策釋出後,培訓機構的家長群裡,著急要求退費的家長並不多,大家最關心的反而是:

如果培訓班不能辦,有沒有什麼辦法私下補課?

“雙減”落地,家長們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因此有人稱,“真正戒不掉補習班的,是中國家長”。

毫無疑問,只要中、高考的篩選機制還在,提高分數的動力還在,家長的培訓需求就在,雞娃的焦慮就會一直存在下去。

“雙減”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力度也夠大,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生的負擔和家長的焦慮情緒,但最終的效果怎麼樣,還要看落地實施的情況,需要我們進一步觀察。

而從長遠來看,只有豐富教育資源、轉變教育模式,突破“唯分數論”的單一評價體系,推進個性化、多元化的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實現減負。

“雙減”落地,家長們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0

3

緩解雞娃焦慮,

需要家長們轉變思維

教育改革呼喚已久,“雙減”或許是個起點,相信國家在逐步落實有關政策的同時,還會出臺更多的配套政策,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減輕家庭教育開支,幫助家長們真正從雞娃焦慮中解脫出來。

而作為家長,也需要我們主動轉變思維,適應新政策,放下擔憂、減少給孩子施壓,把更多時間放在關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教育上,給孩子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讓他們自由成長。

其實,很多家長並未意識到,雞娃焦慮的產生,除了外在的現實環境壓力因素,也和我們對事情的認知歪曲有關。

容易導致焦慮的認知歪曲有兩種:

適應新政策,

高估風險:脫離客觀實際,嚴重高估壞事出現的可能性,會讓人感到焦慮不安。

“雙減”落地,家長們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我們可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過高地估計了“雙減”政策可能引發的不確定性,低估了它可能給帶來真正改變?

下面,小康君將對大家關注的幾個重點問題進行解讀,幫助家長們瞭解補課和孩子教育的關係,減少潛在的顧慮。

災難化:把生活中遇到的正常改變當作災難,消極想象事件的最壞後果,把事情的後果災難化,這種想法也會使人陷入焦慮。

首先,對於校外培訓機構,“雙減”政策並沒有一刀切,不能在寒暑假、節假日補習,但在工作日補習是允許的。

1、孩子學習能力差,確實需要補課怎麼辦?

其次,檔案要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確保學生在校內學足學好”。要求學校最佳化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在校學習效率;嚴格按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做到應教儘教,確保學生達到國家規定的學業質量標準;要求政府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整體提升學校辦學水平。

“雙減”落地,家長們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還規定學校要充分用好課後服務時間,指導學生認真完成作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為學有餘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

如有必要,家長仍然可以給孩子報相關的培訓課程。

所以,如果孩子課內沒有學好,課後服務時間,老師會進行補習輔導與答疑。

規定還要求嚴查教師校外有償補課,現在的執法力度,我們也都看到了,所以,不必擔心孩子因為老師“校內不講校外講”而學不好。

“雙減”落地,家長們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如果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提升,孩子在校內就能學好,額外的補課需求也就會大大降低了。

孩子補習越多,成績就越好嗎?

2、不補習,成績提升不上去,怎麼辦?

2021年4月,北京師範大學劉堅教授、劉紅雲教授團隊釋出了“全國首個區域教育質量健康體檢報告”,《報告》全面梳理團隊七年多來在181個區縣的2638所小學、1322所初中和140所高中採集到的區域教育質量健康體檢結果,

答案,是否定的。

“雙減”落地,家長們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進一步分析發現,對成績優秀的學生來說,參與校外補課“有百害而無一利”:隨著每週參與校外補課時間的增長,他們的成績不增反降。

以初中階段為例,有34。9%的成績優秀初中生每週補課超過3小時。但無論是對成績優秀的學生還是成績中等的同學,

發現補課時間越長,學生學業成績反而下降。

每週參與校外補課的時間越多,學生內在學習動機和主觀幸福感越低。

“雙減”落地,家長們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由此可見,透過補習來提升成績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反而可能得不償失。

《報告》還指出,中學階段,父母過多關注子女學習,尤其是考試成績或名次,往往不利於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良好的家庭和學校人文環境,能夠幫助處境不利學生取得學業上的成功。

而且,過度補習還會導致學生睡眠不足,上課頻頻出現精神疲憊、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甚至引發厭學、焦慮、抑鬱等諸多心理問題。

“雙減”落地,家長們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所以,要想提高孩子的成績,比補課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

這是家長們焦慮的根源。

的確,在目前的社會評價體系裡,名校文憑、高學歷對孩子以後的職業前景、收入影響是非常大的。

但我們也可以看到,國家正在從教育入手扭轉這種趨勢。“雙減”政策要求,各地嚴禁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評價學校和教師,嚴禁考試排名,堅決克服唯分數的傾向,積極完善基於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模式。

3、考不上好大學,孩子就輸在了起跑線上,怎麼辦?

“雙減”落地,家長們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退一步來說,孩子在高考分數上競爭過了別人,就是成功了嗎?

可見,“唯分數”論的惡性競爭正在迎來重大變革,後續的高考改革,也勢在必行。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上了985、211就不愁工作了。

但是,如果以清北或985、211為目標,錄取率是5%甚至是1/1000,以這樣的標準來衡量,除去那5%的孩子,絕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普通人,除非你的孩子特別擅長考試,不然得多努力、多累才能達到這個目標?

別忘了,現在普通大學生的就業越來越困難,而有一技之長的高階技工卻供不應求,大學生比職校畢業的學生就業難多了。

“雙減”落地,家長們的焦慮該如何破解?

況且,“高分低能”已經很難適應這個時代對人才的要求。

孩子應該具備的學習力、內驅力、創造力這些核心競爭力,光靠上課和補習是永遠無法獲得的。

所以:

所以,你為什麼不接受自己的孩子是個普通人,又憑什麼要求孩子一定要超過那95%的人呢?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泛心康】

泛心康,致力於為大眾提供專業、可信賴、多元化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務。在這裡,200萬人和你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