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寸中牽掛事,寄託絕命詩

2022-07-29由 閃閃發光的歷史星空 發表于 畜牧業

塵若何作品

俗話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亡,其鳴也哀。生老病死人人有份,不死就成妖怪了。說到底,我等都是時間長河中的一朵小小浪花,轉瞬即逝。“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區別只在於臨終之時的心態罷了。今天,我們一起欣賞五首古詩,皆是作者臨終所作。

一、霸王時不利,空自氣蓋世

《垓下歌》 秦·項羽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寸中牽掛事,寄託絕命詩

項羽雕像

寸中牽掛事,寄託絕命詩

垓下

我力大無窮能拔山,氣勢蓋世無雙,奈何時運對我不利,烏騅寶馬不肯為我馳騁。烏騅馬不願意奔跑,我該怎麼辦呢?虞姬啊虞姬,我該怎麼辦呢?

垓(gai一聲)下:在今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騅(zhui一聲):即項羽的坐騎烏騅馬,通體烏黑,唯有四個蹄子白如雪霜,故也稱踏雪烏騅;虞:即項羽的侍妾虞姬。

西楚霸王力能扛(gang)鼎,回頭一聲怒斥,“人馬俱驚,辟易數里”(即士兵和戰馬都受到驚嚇,被迫退避幾里地之遠,“闢”通“避”),破釜沉舟大敗秦軍時何等的意氣風發。可惜太陽照劉不照項,終於被以漢王為首的諸侯聯軍圍困垓下,四面楚歌,面對大勢已去的局面,霸王也不得不唱出這首歌。所謂英雄氣短,美人遲暮,總是令人不忍看見,可人總是要踩著別人的肩膀才能上位,所以自然也有人樂於見到這樣的場景。

項王之敗,有其性格缺陷的原因,也有出身背景的原因,但無論如何不能歸咎於天時。直到眾叛親離,他還在將自己失利的原因歸於上天。說明他沒有好好的反思過。但好在,他並不是寂寞而亡,還有烏騅馬,還有美麗絕倫的虞姬相伴,“騅不逝”也可以理解為寶馬不願背主,就像赤兔馬不願背叛關二哥一樣。隨後,項王便因無顏面見江東父老,而自刎烏江岸邊,延續四百餘年的炎漢正式開啟了。

二、臨死悲放翁,中原不屬宋

《示兒》 宋·陸游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寸中牽掛事,寄託絕命詩

陸游像

寸中牽掛事,寄託絕命詩

家祭

我原本就知道人死如燈滅,完事都將歸於虛空,讓我悲傷不已的,只是看不到九州一統的那一天了。當朝廷大軍北上,平定中原那一天,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了把這件喜事告訴你們的父親。

這首詩我記得入選初中語文課本。“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朝廷偏安東南一隅,恐怕早已把收復中原、還都汴梁拋擲腦後了吧?或許是溫暖的魚米之鄉,容易消磨人的鬥志,我國曆史上南北對峙的結果,總是北方勢力統一南方,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有很多人讀歷史文章時發現,金國、蒙古大軍裡都有不少漢人,例如張弘範,疑問他們為什麼要為異族效力,攻打自己的母族?這是不公平的。“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他們受盡胡人蹂躪的時候,同族同胞在做什麼?可曾想過他們的苦難?可見,不是他們拋棄了大宋,是大宋先拋棄了他們。

三、生死何有異?處處俱相似

《臨終詩》 明·唐寅

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也何妨。

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漂流在異鄉人。

寸中牽掛事,寄託絕命詩

唐寅像

寸中牽掛事,寄託絕命詩

《秋風紈扇圖》

活在陽世間終有散場的一天,死了迴歸地府又有何妨?陽間地府都差不多,就當是在他鄉流浪了。現實中的唐寅,可不是星爺電影《唐伯虎點秋香》裡那樣瀟灑,富甲一方妻妾成群,呼朋喚友好不痛快。原本他也應該有一個燦爛的人生,輕輕鬆鬆就考取了解元(鄉試中的第一名,鄉試是全省秀才考舉人的考試),結果到了京城牽扯到考場舞弊案,被罰終生不得做官。一切美好的想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瞬間成了鏡中花水中月。後來不甘心,進入寧王幕府,想要依靠王爺謀取一官半職,察覺對方竟有謀反意圖,嚇得裝瘋賣傻才逃脫。

之後的唐寅,就徹底放飛自我了,也可以說自甘墮落了。因為生活困頓,只得以賣畫為生,倒是在書畫領域取得了極高的造詣,畢竟是自己吃飯的傢伙什,不努力不行。這首詩是54歲他臨終前所作,從內容看,他看開了,不再執著於功名利祿,生死有什麼區別?陽間是老家,地府是他鄉,就當遊山玩水去了。能夠得到心靈的解脫,也是一種幸運吧。

四、中堂人已沒,功過誰人說

《臨終詩》 清·李鴻章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寸中牽掛事,寄託絕命詩

李鴻章照片

寸中牽掛事,寄託絕命詩

寶劍

蕭瑟的秋風,蒙塵的寶劍,孤臣老淚縱橫。夕陽餘暉,旌旗招展,大將壇獨單矗立著。海外窺伺我國的氣氛仍未消除,各位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啊。李鴻章是極具爭議的歷史人物,儘管已經去世120年了,似乎仍舊難以蓋棺論定。在晚清中興四臣中,李鴻章是功績最大,也是口碑最差的一個。這或許和他代表清廷簽署了不少不平等條約有關,和他“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貪墨有關,和對內強力鎮壓對外屈膝卑躬有關。為他辯解的人會說,罪不在他,總需要有人出面簽字,而李中堂不避物議,竭盡全力爭取有限的利益,可謂苦心孤詣有誰知。

在簽訂完《辛丑條約》後,李鴻章舊病復發,臨終前留下這首絕命詩。前兩句似是回顧自己的一生,本是書生出身的他,卻因為命運的際遇,拿上寶劍走上了戰場。秋風、落日、孤淚,無一不透露出悲涼的氣氛,或許他也預見到了他效忠一生的大清,和他自己一樣,已是風蝕殘年,一口氣就能吹倒了。儘管如此,他還是勸慰眾人注意列強併吞中華的野心。囿於時代,他不知道或者不願意承認,以慈禧太后為首的權貴階層才是中國最大的敵人,而不是歐美日列強。

五、早知天下怨,何必將國叛

《自嘲》 近代·汪兆銘

心宇將滅萬事休,天涯無處不怨尤。

縱有前輩嘗炎涼,諒無後人續春秋。

寸中牽掛事,寄託絕命詩

汪精衛像

寸中牽掛事,寄託絕命詩

書法作品

心中的房宇即將毀滅,萬事皆休。天下之大,沒有一個地方不埋怨我的。縱然之前有前人嚐盡世態炎涼,估計不會再有後人像我這樣子做了。

“卿本佳人,奈何做賊”,除了被憎恨,汪某也是很令人惋惜的一個歷史人物。當年“慷慨歌燕市,從容做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氣勢,隨著年齡的增長,消失的無影無蹤。先是陷入爭權奪利的漩渦中不可自拔,後直接投敵叛變,成為民族的千古罪人。

抗戰勝利後,蔣某命人炸開汪某墳墓。士兵扒開棺材後,在其衣袋裡發現此詩,字跡歪歪扭扭,顯然是臨終前所手書。原來汪某自己是知道被國人埋怨的,可他還是為自己辯解了,以前也有人這樣做,莫非是秦檜?或者這裡說的前輩就是他自己?但看到他的下場後,以後應該不會再出現第二個汪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