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秦楚風雲:國家被吞併,可憐一國之君被流放到十堰房陵

2022-07-10由 秦楚古今 發表于 畜牧業

秦國滅趙時的趙王是誰

秦楚風雲:國家被吞併,可憐一國之君被流放到十堰房陵

戰國時期,七國爭霸,趙王聽信小人奸計誅殺大將軍李牧,秦國離間計得逞,趙國被吞併,可憐一國之君的趙王遷被流放到千里之外的十堰房縣(房陵),演繹了一場王侯將相家國情仇的歷史悲劇。

趙王遷是春秋戰國時期趙國悼襄王最寵愛的兒子。其母本為娼妓,因有寵於悼襄王,便蠱惑悼襄王廢掉嫡子嘉而立遷為太子。趙悼襄王耳根子軟,經不起愛妃的軟磨硬扯。公元前235年,悼襄王廢子嘉而立遷,稱趙幽穆王。趙王遷素無德行,昏庸無能,國內政治一團糟。他聽信讒言,奸佞當道,排斥賢才,致使趙國內憂外患。

秦始皇親政之後,誅嫪毐、呂不韋集團,奪回了君權。同時對內廣交人才,任人唯賢;對外繼續執行昭襄王后期制定的遠交近攻政策,剿撫結合,東征西討,加快了統一步伐。

秦王政十七年(前230年),秦將統一戰爭的第一個目標指向韓國。韓國在七國中本來就弱小,加之秦幾十年的攻伐蠶食,早淪為秦的附庸,因此,秦滅韓如囊中取物一般。秦王派內史騰攻韓,虜韓王安,盡納其地,設穎川郡。滅韓後,秦又將第二個目標指向趙國。趙國本是軍事強國,但長平一戰元氣大傷,加之與鄰國燕多年相互攻伐,國力削弱,但趙終究不失為大國,因此,秦滅趙的戰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

秦王政十八年,秦派名將王翦率大軍攻趙。王翦自幼好兵,被秦王政任用為將領,為秦國東征西討,多有戰功,為戰國著名軍事將領之一。他曾率軍多次攻趙。秦王政十一年時,王翦率軍攻打趙國,大破趙軍,撥九城。當王翦的大軍攻趙時,趙在遷的領導下已經衰落,他看不清秦的虎狼之心,不能團結共同對付秦國,卻因瑣事與燕國爭論不休,以致交戰數年,兩敗俱傷,秦國漁翁得利,乘隙而人,蠶食趙國土地,趙已無抗秦之力。然而秦滅趙並不順利,主要原因就是趙國還有一位大將李牧。

李牧,是戰國時期一代名將,有勇有謀,繼廉頗之後為趙國大將軍。在對匈奴作戰中,運用奇兵,左右夾擊,大敗匈奴,斬殺十幾萬騎,滅簷襤族,破東胡,降林胡,匈奴單于倉皇逃跑。至此後,匈奴心有餘悸,十幾年,不敢接近趙國邊城。趙國攻燕時,李牧拔武遂、方城。曾在宜安大敗秦軍,因功封為武安君。他馳騁疆場,多次戰勝秦軍,成為秦克趙的一大障礙。在秦王政派王翦率大軍攻趙的危急時刻,趙王遷讓李牧、司馬尚率軍組織抵抗。李牧戰鬥經驗豐富,有謀略。面對秦軍的強大攻勢,李牧採取只守不攻戰略,消耗秦軍精力,使秦軍進退兩難,棋逢對手,秦軍一時難以取勝,秦王深以李牧為忌。於是秦決定再使慣用的反間計,借趙王遷之手除掉李牧。

這時,因呂不韋事發,其門下舍人司空馬避禍逃入趙國,被趙王遷封了個小官。司空馬自然不滿意這個職位,於是他遊說趙王遷,想受重用。他對趙王遷說:“秦趙二國交戰,不知誰勝誰敗。現在請問大王,趙與秦哪個大?民眾哪個多?哪個國家金鐵糧草更充足?哪個國家安定?哪個丞相賢明?哪個將領更英武?哪個國家政令更明?”對此問題,趙王遷信心不足,皆答不如秦國。於是司空馬道:“現在大王之國,處處不如秦國,兩國交戰,大王之國必亡。”趙王遷一聽,擔憂起來,忙向司空馬討教救國之策。司空馬道:“如果大王分一半國土給秦國,秦國必然接受,秦不費吹灰之力得半個趙國,必然大悅而受地卻兵。秦國受趙地而實力增加,山東各國必然驚恐,唇亡齒寒,諸侯們必然懼而救趙,於是合縱之事乃成。這樣,大王雖然名義上亡趙一半,實得山東各國支援以抗秦,秦國就有可能不足抵抗而亡。”

趙王遷一聽司空馬的餿主意,不免十分失望,回答道:“前日秦攻趙,趙國賄以河間十二縣,仍不免於秦禍,如果又割國之一半,趙國力不能生存,這是亡國之計,望君再想一個好辦法。”

司空馬又道:“臣本為秦刀筆吏,未嘗領兵作戰,請大王任臣為將,與秦軍交戰。”趙王遷無法同意他作將領,於是司空馬告辭離開趙國。

司空馬行至平原渡時,守令郭遺問道:“請問客人,現在趙國形勢如何?”司空馬便說趙王不用其計,趙必亡。平原令又問:“以客人推斷,趙國何時亡?”司空馬道:“趙王若用武安君李牧為將,還可維持一年,若殺武安君,不過半年,現在趙王聽信奸佞韓倉,這個人嫉賢妒功臣,如今趙國危在旦夕,趙王必用其言,武安君必死。”

果不出司空馬所料,武安君李牧因戰功赫赫,遭韓倉的嫉妒,於是他在趙王面前極力誣陷李牧。另一奸臣郭開收受了秦國的重金賄賂,也向趙王誣告李牧謀反,昏庸的趙王遷不辨忠奸,信以為真,馬上下令逮捕李牧,讓趙蔥及齊人顏聚代替李牧、司馬尚。李牧自知為奸人所害,拒不受命,但終於被趙王派來的人逮捕,李牧被押解到邯鄲,韓倉當面誣陷李牧:“有一次,將軍獲勝,大王向將軍敬酒,將軍藉口為大王祝壽,欲行刺大王,罪當死。”武安君申訴道:“臣身長臂短,不能及地。為此,請工人以木材接手,大王不信,請親自觀看。”李牧出示雙手讓韓倉觀看,並請求韓倉向趙王言明。韓倉本欲置李牧死地,一口回絕:“大王賜將軍死,不赦,臣不敢言。”李牧知自己必死無疑,只得向北面拜後,赴死。因趙制人臣不得在宮中自殺,李牧便迅速出宮,舉劍自誅,因臂短不能及,便銜寶劍抵柱自刺而死。名將武安君終被潛殺,司馬尚被廢,這樣,趙王遷自毀長城,為秦滅趙鋪平了道路。

秦將王翦聞知李牧死,大喜過望,遂率大軍攻趙。趙蔥、顏聚率軍抵抗,這二人哪是王翦的對手一仗下來,一敗塗地。趙王遷八年(前228年)秦軍攻入邯鄲,虜趙王遷及顏聚軍。趙國滅亡。

秦王將趙王遷流放房陵(十堰房縣)。趙王遷到房陵後,住在城北一個茅屋裡,想起自己聽信讒言,錯殺李牧,導致國破家亡,被流放到深山老林之中,悔恨交加。趙王遷在房陵思念故鄉,常到山頂北望,他把思鄉之愁,化作山木之謳,聞者莫不零涕,不久,趙王遷餓死在茅屋裡。他死後,葬於趙家灣,修有“趙王墳。”後人嘆道:“趙王一旦到房陵,國破家亡百恨生,魂斷章臺歸不得,夜來明月為誰升。”

歷史或許不會重演,然而,陰謀詭計卻不會被歷史永久封存!

參考資料:《史記.趙世家》《戰國策產趙策》《中國曆朝紀事本末.王翦滅趙楚》《房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