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蘭大非洲學子——一碗麵“拉”近中非友誼

2022-07-09由 蘭州新聞網 發表于 畜牧業

如何鍋中舀湯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耿睿

揉麵、搓面、扯麵、拉麵、下面,面起鍋,澆上紅油辣椒,佐以香菜、蒜苗,撒上白片蘿蔔和醬香牛肉。麵筋道,湯鮮美,動作嫻熟,一氣呵成。做出這碗地道牛肉麵的,是蘭州大學文學院漢語國際教育專業2017級碩士研究生,來自非洲奈及利亞的留學生——金佑琪。

愛上蘭州拉麵

金佑琪的本科專業是語言學,學習過程中,對漢語和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於是她在當地的孔子學院報名,開始正式學習漢語,並於2017年申請到孔子學院獎學金,到中國留學。來中國前,金佑琪心裡充滿了好奇,中國是什麼樣的?中國菜好吃嗎?能交上當地的朋友嗎?2017年秋天,懷著好奇和興奮,她開啟了人生的新旅程,來到蘭州,成為蘭州大學文學院的一名留學生。

初到蘭州,金佑琪就注意到這裡的大街小巷開滿了牛肉麵館。醇香鮮美的牛肉麵深深吸引著她,每次去吃麵,她都會在店裡仔細打量,看師傅們拉麵、下面,漸漸地,她萌生了學做牛肉麵的想法。她找到專業的拉麵學校開始學習,從熬牛肉湯到和麵,從扯麵到舀湯,每一步都親自體驗,認真操作。她說,剛開始遇到不少困難,尤其是扯麵,特別費力,幾天下來胳膊疼得抬不起來,而且每天學完專業課後,才能趕到拉麵學校,幾乎沒有休息時間。但努力沒有白費,她交出了合格的畢業作品——一碗原汁原味的牛肉麵。

金佑琪有一個願望,把中國美食帶回奈及利亞。2018年秋天,她回到奈及利亞UNIZIK孔子學院,擔任漢語實習教師。除了教授漢語,她喜歡分享中國的生活,展示中國的美食。她告訴學生,中國的麵食與非洲的麵食有很大區別,還親手展示如何和麵和拉麵,學生們覺得有趣極了。做好的面端出來,一清(湯清)、二白(蘿蔔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蒜苗綠)、五黃(麵條黃亮),鮮香濃郁的牛肉麵,讓師生們讚不絕口。從此,金佑琪成了有名的“拉麵師傅”,牛肉麵也成了奈及利亞UNIZIK孔子學院的“招牌菜”。金佑琪開玩笑說,實習的時候做了太多的牛肉麵,再也不想做了,但是從她爽朗的笑聲中可以聽出來,她很開心學生們能夠喜愛中國美食。

在非洲傳播漢語

蘭州大學2009年開始招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研究生,10年來,已經培養出畢業生600多人,其中外國學生100多人,透過國家漢辦和校際交流專案,已向30個國家選派了300餘名漢語教師志願者,奔赴世界各地傳播漢語和中國文化,金佑琪就是他們中的一員。

金佑琪說,“我非常喜歡蘭大,老師同學都很關心我,我也喜歡中國文化,經常過中國的傳統節日,我在蘭大留學沒有孤獨感,感覺自己就是蘭大這個大家庭裡的一員。”她交了很多中國朋友,漢語水平進步很快。對她來說,最大的困難是學寫漢字,剛開始的時候,看見方方正正的方塊字,不知道該從哪裡下手。擔任漢語實習教師時,她常常提醒學生,一定要重視漢字書寫,她給學生們傳授了好多學習秘訣,希望他們進步更快。

金佑琪說她的工作就是“民間大使”,要向奈及利亞的朋友介紹漢語和中國文化,促進兩國人民有更多的瞭解和合作。她還說,如果有機會,她想留在中國繼續攻讀博士。

只有透過交流互鑑,不同民族和國家間的文明才能交相輝映、生生不息。“一帶一路”倡議下,中非在教育和文化領域的交流合作不斷加深。像金佑琪一樣,越來越多的青年,用語言,用美食,用真誠與熱愛,推動著中非人民相互瞭解,他們是新時代的絲路大使,播種友誼,譜寫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