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急診室的故事丨定格父子情:白髮老人背中年兒子進診室

2022-06-26由 黑龍江民聲民生 發表于 畜牧業

脊背疼掛什麼科

急診科就如同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

每一名醫護人員都是全副武裝

準備隨時衝鋒的戰士,

在他們與死神的博弈中,

他們的每一次勝利,

都是從死神手裡奪回一條生命,

拯救一個家庭。

2018年5月22日,

記者走進哈爾濱市第五醫院急診科,

參與了一場緊張而又激烈的“戰鬥”。

一個夜班16小時 提前準備急診必備物品

16時,外面下著中雨,溫度驟降。在急診科值班室,今晚的值班護士趙琳和付研正忙碌地交接著工作,值班時間從16時到第二天8時。“姐,今天可真冷。”付研一邊清點當晚急診必備物品一邊和趙琳說。

急診室的故事丨定格父子情:白髮老人背中年兒子進診室

付研1992年出生,在急診科工作5年,趙琳1989年出生,在急診科工作7年,兩人是多年搭檔。“是啊,這麼冷的天,估計今晚吃大排檔喝酒打仗的、酒精中毒的急診患者會少一些。突然降溫,發燒感冒、胃腸疾病患者會多。”氣溫變化,對於急診科醫護人員來說,也是他們判斷接診情況的“風向標”。

急診室的故事丨定格父子情:白髮老人背中年兒子進診室

在隨後不到一個小時時間裡,接連有3名發燒感冒、胃腸感冒患者來到急診,付研和趙琳也開始忙著為患者量體溫、輸液、觀察記錄。

最大的心願是患者能多一分理解

17時35分,一名手上纏著紗布的中年男子和他的同伴來到急診科,紗布已被鮮血染紅。骨科三病房田碩是當晚值班醫生。他馬上對患者進行了檢查和處置。患者手部受傷情況不是很嚴重,但也要進行個小手術。田碩下了醫囑,趙琳馬上聯絡手術室,準備為患者手術。“從現在開始,你不能飲水不能吃東西。一會兒手術前要進行麻醉。記住啊,千萬記住。”趙琳一遍遍叮囑患者,就怕患者忘記了延誤手術。

急診室的故事丨定格父子情:白髮老人背中年兒子進診室

過了半個多小時,手部受傷的中年男子找到趙琳,“我還得等多長時間才能手術啊,這都等多久了。”中年男子語氣顯然不滿。“再等等,前面還有幾臺重患手術,再等等。”除了包紮、靜點、抽血這類工作外,對於急診科護士來說,與患者交流也是必備的基本功。

急診室的故事丨定格父子情:白髮老人背中年兒子進診室

“有時因為有危重患者需要先搶救,有的患者就不理解,認為自己先來的,就應該先接受治療。所以經常會遇到不耐煩的或者大吵大鬧的患者,醫護人員被誤解被說被罵也是常事。”趙琳告訴記者,患者心情我們能理解,對於有情緒的患者,我們都是耐心勸解,但也希望患者和家屬能夠對我們的工作多一分信任和理解。

就診高峰醫生被患者團團圍住

20時,急診科迎來就診高峰。診室外走廊裡站滿了就診患者和家屬,醫生更是被患者團團圍住。“醫生,能不能給我們先看看,孩子胳膊摔折了,疼得受不了了。”一家六口抱著一個7歲的小女孩衝進骨科診室。“快快快,先給孩子看。”候診人群不約而同讓出了一條通道。“把孩子先放床上。”田碩馬上為孩子查體。經初步檢查,孩子右手肘關節骨折,需先復位、消腫,然後進行手術。

急診室的故事丨定格父子情:白髮老人背中年兒子進診室

復位過程相當疼,小女孩忍不住“哇哇”大哭,陪同一起來的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躲到診室外走廊裡,抹著眼淚。“好了好了,復位了,打上石膏就好了。”復位過後,田碩一邊迅速為孩子打上石膏,一邊安慰小女孩。“謝謝,醫生,叔叔。”臉上還掛著淚珠的小女孩,抽噎著感謝田碩醫生。

急診室的故事丨定格父子情:白髮老人背中年兒子進診室

手部受傷的中年男子做好了手術,跟朋友一起離開了急診科。臨走前他特意找到趙琳,“剛才有點急了,感謝。”中年男子顯然對剛才的態度覺得不好意思。“沒事,能理解。千萬要記得回家按時吃藥,隔天來換藥。”趙琳又耐心叮囑了一番。

21時30分,又一位腳踝骨折的患者被送到手術室。在手術室門口,有家屬來回踱著步焦急等候,有家屬則靠在了椅子上,眼睛盯著手術室大門。“我們手術室的醫護人員很辛苦,每個夜班幾乎都是徹夜忙碌。你看,今晚的手術就挺多,估計又是一個不眠之夜。”趙琳向記者介紹。

白髮老人一步步將兒子背進急診

22時,這個時間大多數人已進入了夢鄉,可急診科裡的每一名醫護人員仍在不知疲倦地忙碌著。一個胖胖的小男孩身上披著衣服,跟著爸爸媽媽直奔燒傷科診室。小男孩9歲,撩起上衣,胸口部位的面板通紅。“都怪我,沒看好孩子,被燙了。”男孩媽媽眼圈兒通紅不停自責。“媽媽別哭,我也不哭,”小男孩雖然疼得齜牙咧嘴,但終究沒哭。

23時,一輛計程車停在急診科大門口,一名頭髮花白的老人急匆匆跑進急診科先掛了骨科急診號,隨後轉身回到門口,背起一名中年男子往骨科診室裡走。“爸,你把我放下吧,沒多遠,我跳著走也能行。”兒子掙扎著想要從父親背上下來。“沒事,我能背動,你別亂晃。”兒子看上去三十多歲,他母親用手攙扶著老伴的胳膊。從急診科大門口到骨科診室路程只有短短二十幾米。父親走得很穩,兒子趴在父親脊背上也不再亂晃,濃濃父子情定格在這一刻。

急診室的故事丨定格父子情:白髮老人背中年兒子進診室

急診科作為夜間第一時間接診的唯一診室,也是醫院總值班重點關注的地方。總值班護士長鬍德智今晚就多次來到急診科巡診,協同醫護人員處理突發狀況。

急診室的故事丨定格父子情:白髮老人背中年兒子進診室

胡德智護士長告訴記者,“醫院年均接診急危重症患者近6萬人次,急診科在接診中,需要配合的,我們會舉全院醫護人員之力,盡全力挽救患者的生命。”

白髮老人一步步將兒子背進急診

22時,這個時間,大多數人已進入了夢鄉,可急診科裡的每一名醫護人員都忘記了時間,仍在不知疲倦地忙碌著。一個胖胖的小男孩身上披著衣服,跟著爸爸媽媽直奔燒傷科診室。小男孩9歲,撩起上衣,胸口部位的面板通紅。“都怪我,沒看好孩子,被燙了。”男孩兒的媽媽眼圈兒通紅,深深地自責著。“媽媽別哭!我也不哭!”小男孩雖然疼得齜牙咧嘴,但是終究沒有哭。

23時,一輛計程車停在了急診科的大門口,一名頭髮花白的老人急匆匆地跑進急診科先掛了骨科的急診號,隨後轉身回到門口,背起了一名中年男子往骨科診室裡走。“爸,你把我放下吧,沒多遠,我跳著走也能行。”兒子掙扎著想要從父親的背上下來。“沒事,我能背動,你別亂晃!”兒子看上去30多歲,他的母親在他父親的身旁,用手攙扶著父親的胳膊。從急診科的大門口到骨科診室路程只有短短20幾米,父親走得很穩,兒子趴在父親的脊背上也不再亂晃,這一刻,濃濃的父子情就定格在了這一幕。

連忙幾個小時抱著水杯“咕咚咕咚”喝

24時,忙碌的急診科漸漸安靜下來。趙琳抱著大水杯“咕咚咕咚”喝了大半杯,前半夜忙得她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

在過去的8個小時裡,記者粗略統計了一下,前半夜大概接診了近60名急診患者。“不過,從目前來看,今夜接診的多是一些骨折和小面積燒燙傷患者,還有就是發燒和胃腸感冒患者,沒救護車送來的危重病患。”身為一名醫護人員,趙琳最希望的還是沒有病患,每一個人身體都健健康康的。

急診室的故事丨定格父子情:白髮老人背中年兒子進診室

零時已過,外面是漆黑的夜,急診科裡卻依然燈火通明,留觀室裡還有發燒的患者打著點滴,手術室的燈還亮著。手術室外,等候的家屬有的已在椅子上打起了盹兒。骨科診室的患者已經處置完畢,離開了診室。田碩站起身來伸展了一下痠痛的腰。值班護士趙琳和付研又利用這段時間檢查了急救裝置和物品。

對於急診科每一名醫護人員來說,無論任何時候,他們都要時刻做好準備,因為他們永遠不知道下一個患者什麼時間來,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情況。

離開急診科時,已是深夜,

外面的雨停了,風很大,氣溫很低。

可此時記者心裡,卻是暖暖的。

2018年5月22日,

這個原本平凡的一天,

記者卻在急診科裡親歷了

一個個不平凡的故事,

有忙碌的、有悲傷的、有爭吵的、有哭泣的……,

可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有溫度的。

走到醫院的大門口,

記者回頭望向急診科的大樓,

漆黑的深夜裡,那裡的燈光格外地明亮,

那裡是生命的戰場,

那裡有時刻堅守的戰士,那裡有生的希望。

更多新聞

男子砍死前妻,傷3人!依安警方懸賞2萬元捉拿

“有料你就來”新聞爆料臺

黑龍江晨報記者 李波

編輯/劉璐 責編/賈傑 稽核/肖勁彪

為了我們的健康,醫護人員24小時“不打烊”,很是辛苦忙碌,我們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點個,送份祝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