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恰得鹹”的湖南原來並不產鹽

2022-06-26由 華聲線上 發表于 畜牧業

淮鹽怎麼做

前年夏天,寫小說的王躍文兄來郴州飛天山講學,跟我開玩笑說,你還在鹽業公司?恰(吃)得鹹呀!我說,才恰了三十年,不算鹹嘞。其實,早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我爺爺就曾在靖港古鎮做鹽生意,與長沙鹽道坪的鹽商相往來。當時,家中有一棟四丈寬七丈長的鹽倉,就建在半邊街對岸的南岸堤上。抗戰時,經濟崩潰生計堪憂,爺爺只好把鹽倉賣了一筆錢,用以維持一家八口人的生活。沒想到我在1989年調到郴州市鹽業公司,成了鹽的傳人,如今已熬成一坨老“鹽巴”了。

“恰得鹹”的湖南原來並不產鹽

↑鹽田圓舞曲。1970年前,湖南的鹽全靠輸入。圖/視覺中國

糧食、淮鹽和茶葉為湖南“三大貿易”

湖南在1970年之前並不產鹽,歷朝歷代“例食淮鹽”,靠水運逆流輸入,極為不易。淮鹽的總集散地在江蘇揚州的十二圩,從十二圩到鹽場約2000裡許。鹽船自十二圩出江,過南京下關碼頭,然後逆長江西上,經大通、九江、黃石、漢口入岳陽城陵磯約2100裡,再轉運到省內各地,平均水路里程也有800裡,這樣算下來,淮鹽入湘的平均水程實有5000裡之遼遠,可謂是“粒粒皆辛苦”矣。除淮鹽外,清朝中後期,朝廷考慮到湘西、湘南皆山區,道路崎嶇,私鹽氾濫難禁,故又給湖南劃分了粵鹽銷區和淮川鹽並銷區。粵鹽銷區在南嶺北的湘南山區,包括郴縣(郴州)、宜章、永興、資興、桂陽、耒陽、嘉禾和藍山等十餘縣。粵鹽入湘有兩條主道,一條從廣東樂昌的坪石北江碼頭卸鹽,靠人挑騾運翻越南嶺山脈至宜章,走九十里青石板路到郴州再入耒水;另一條從廣東連州的連水星子碼頭卸鹽,也是人挑騾運翻過南嶺至臨武北江的水東碼頭上岸,或至桂陽的舂陵江舍人渡碼頭北上衡陽入湘江。淮川鹽並銷區主要是湘西里耶等地山區就近購食川鹽,而澧州六屬劃為準川鹽並銷區。從銷量來說,淮鹽區佔了全省的八成,粵鹽區和淮川鹽區各佔了一成左右。

“恰得鹹”的湖南原來並不產鹽

↑鹽道坪。圖/湯蕾

食鹽自古實行“徵鹽以致國用”的專賣政策,由政府設鹽政機構控制鹽的生產與運銷。清康熙三年(1664)正式定名湖南省後,在長沙設驛鹽糧儲道。雍正十二年(1734)將驛鹽糧儲道分設驛鹽道、糧儲道。乾隆四十四年(1779),將原驛鹽糧儲道分驛,傳歸按察司管轄,改正街為鹽法長(沙)寶(慶)道,駐長沙府。其舊址在如今的開福區鹽道坪社群如意街19號,清朝時,有一條叫作鹽運坡的麻石老街從這裡通往湘江邊的鹽碼頭,今已湮滅不存。太平天國起義後的1852年到1864年,淮鹽入湘中斷十餘年。光緒二十三年(1897),大詩人、維新派人物黃遵憲任長寶鹽法道,全力協助湖南巡撫陳寶箴推行新政,成為一段佳話。宣統元年(1909)廢鹽法道,湘岸設立督銷局。民國建立後又廢了督銷局,改設湖南鹽政處,在其後的幾十年間,負責行政、稽核和緝私。

湖南自古以來以糧食、淮鹽和茶葉為商業的“三大貿易”。晚清時,湖南鹽商的首富是朱元璋後裔朱昌琳,他於咸豐初年在長沙太平街開了“朱乾陞”總棧,從事“三大貿易”,所獲甚巨。同治三年(1864)太平天國被鎮壓後,淮鹽入湘的長江船運恢復,朱又開設“乾泰順”鹽號,每年領朝廷鹽票100張,約佔當時全省鹽票的五分之一。與朱昌琳齊名的有長沙大賢鎮人魏鶴林,他也主營“三大貿易”,開設了“德裕鹽號”。還有長沙河西人胡自成,在下太平街開了一家“利生”鹽號,銷售以食鹽、茶油為主,兼營棉紗、桐油等,也曾日進白銀千兩,可謂逞一時之盛。

找到了兩個大鹽礦,湖南成為產鹽大省

1949年8月5日,湖南和平解放。9月27日,在長沙市五一西路31號成立了“湖南省鹽務處”,負責辦理鹽務運銷和商鹽徵稅工作。次年3月1日,改稱中國鹽業公司湖南省公司,並在全省迅速組建了地、縣級分公司。到1955年,對私營鹽業批發商的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鹽業批發業務由國營鹽業獨家經營至今。而全省食鹽零售業務,由原兼營或專營食鹽的商戶,改為城市由副食、醬食、蔬菜等商店經營,農村主要由供銷社經營。

國營鹽業體系佈局全省城鄉後,舊社會的種種鹽業弊政所造成的亂象,如鹽價暴漲、私鹽氾濫、幣值巨貶、擔谷斤鹽和“淡食餐裡說荒年,民眾怨聲一片”等,都徹底銷聲匿跡,湖南鹽業進入了社會主義歷史時期,並由歷朝歷代銷售淮鹽、粵鹽、川鹽逐漸向自主找鹽、自主生產一步步發展。

1970年以前,湖南省一直是純銷鹽口岸,史稱“湘岸”,唯一的鹽井試鑿記載,是五代十國時期馬希範的南楚小朝廷(932—947年),曾於湘鄉縣鑿井煮鹽,然收效甚微。新中國成立後,透過地質普查和勘探,發現湖南境內鹽礦資源超級豐富,探明岩鹽儲量及開發遠景高達136億噸。於是,省政府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期著手在湘北、湘南籌建兩家鹽礦。1969年6月,湘北的湘澧鹽礦在澧縣鹽井鄉破土動工,同年12月,湘南的湘衡鹽礦在衡陽市郊的茶山坳開始興建,從而形成了南北互為補充的生產銷售格局。1970年12月18日,湘澧鹽礦生產線試車。從此,湖南有糧又有鹽,解決大問題了。如今,湘澧、湘衡兩個鹽礦的年產量合計達360萬噸,早就滿足了全省的生產和食用的需要,大部分銷到了外省甚至出口到了南亞和非洲,完全顛覆了往昔“例食淮鹽”的概念。

1983年7月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發文,同意重新組建湖南省鹽業公司,直屬輕工廳領導,湘澧、湘衡兩個鹽礦也劃歸省鹽業公司管理。

湖南生產的最純的鹽已達到了99.7%

記得小時候,亦即上世紀七十年代末,郴州地區仍然從鄰近的廣東調進海鹽也即粵鹽,這鹽顆粒大小不一,用麻袋包裝,裡面還夾雜著不少泥屑,觀感十分不好,每斤一角三分錢。我媽媽講衛生,把海鹽重新用鐵鍋煮一道,用濾紙過一遍,便得到了雪白晶瑩的細鹽。現在,湖南生產的最純的鹽已達到了99。7%的全行業之最,幾乎與生理鹽水一樣了。

2016年底,全國啟動鹽業體制改革,現已在全國取消了食鹽產銷區域限制,允許省級食鹽批發企業、食鹽定點生產企業開展跨省自主經營。鹽行業已由原來的地域壟斷經營轉為全國大市場競爭,它對鹽業市場的監管執法權也已完全剝離。令人欣慰的,是湖南鹽業於2018年3月率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了全國鹽業體制改革後第一個上市的鹽業公司。

鹽業系統是垂直管理,我經常要到長沙小吳門的省鹽業公司出差。幾十年來,我每到長沙或省外,總喜歡“職業習慣”地瞄一瞄超市貨架上的鹽品。現在的鹽,品種多得眼花繚亂,包裝是萬紫千紅美不勝收,讓你盡情選購,換著輪著吃。可是湖南人,包括我這個“老鹽巴”,仍然難以改掉千百年來“恰得鹹”的湘人習慣,但總的趨勢,是越來越多的湖南人追求恰好鹽、恰得少、恰得高端了。

令人欣慰的是,前兩年,長沙市開福區政府和鹽道坪社群在原鹽法長寶道舊址,重修了一座青磚灰瓦的“鹽道”衙門,兩邊的牆上還嵌了幾塊青銅浮雕,內容是過去的苦力在山道馱鹽、在碼頭卸鹽、鹽業買賣場景等,鹽文化氛圍濃郁,確實是一個值得一遊的好處所。(文/徐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