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俄4歲女孩是如何掌握7門語言的?

2022-06-26由 軟實力英語 發表于 畜牧業

羅曼什語難嗎

俄4歲女孩是如何掌握7門語言的?

前兩天,我在文章中介紹了一個風靡全球的影片——-“俄4歲女孩會7門語言”。

新聞背景:前幾天,一名俄羅斯的4歲小女孩貝拉參加了一檔電視真人秀節目,上了各大媒體的頭條。在節目中,她用英語、德語、西班牙語、法語、中文和阿拉伯語和嘉賓流利的對答,驚呆了評委們和幾百萬觀眾。小貝拉的表演影片在YouTube上迅速走紅,一夜成名。

在研究了大量相關報道,並結合我自己教育孩子的經驗,今天我就來談談小貝拉是如何掌握7門語言的。

貝拉的媽媽於莉亞·德瓦特基娜(Yulia Devyatkina)說,因為自己會英語,所以從貝拉一出生就同時教她英語和俄語,在她兩歲半時,就已經能說兩門語言了。後來的六個月中,她又掌握了兩門新語言。這種學習節奏的確令人吃驚,驚歎孩子的語言習得能力。毋庸置疑,兒童時期i是語言學習的黃金階段。

貝拉每學一門新語言,她的父母都會聘請一位當地外教。這應該是最好的語言學習模式,因為語言是用來交際的,需要有真人活動,並在使用中逐漸掌握各種語言的發音和使用規律。

此外,為了提高學習效率,貝拉的媽媽給她制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每天學習外語 6個小時 ,從上午10點學到1點,晚上從5點學到8點。當然還有其他學習內容。

有人會說,對於一個三四歲的孩子來說,太辛苦了。玉不琢不成器。有句話說,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很苦!所有人都希望成為成功人士,真正能吃苦並堅持下來的人永遠不到20%,這就是著名的20/80法則。

其實,小貝拉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痛苦,因為 每門課都是由貝拉真心喜歡的好玩的遊戲組成的。在貝拉看來,她在玩耍,而不是在學習。

從一些資料圖片中可以看出,有的語言老師拿著單詞卡片和貝拉玩耍,有的老師和貝拉在戶外的小黑板上做單詞拼寫遊戲。

對此我有深刻體會。在苗苗小時候,我也經常用英語單詞卡片和她做各種遊戲,往往是我都玩累了,她卻仍然興致盎然,纏著我還要再玩一會兒。如果有兩三個小孩在一起玩單詞卡片遊戲,效果更佳。

每到假期,苗苗的表姐妹來我家玩耍,搶卡片是必玩遊戲之一。孩子天生就有好勝心,能夠搶到更多的卡片,會增強他們的成就感。

俄國神經心理學家安娜·賽門諾維奇(Anna Semenovich)說:在19世紀,對於王室的小孩來說,說好幾門外語是非常正常的事。“在革命前的俄羅斯,如果一個孩子出身高貴,到了五六歲卻不能說三四門語言,大人都不好意思帶他出門。”

這與歐洲的大多數國家的情況類似。瑞士有四個語言區,所以瑞士的官方語言分別是:德語(63。7%),法語(20。4%),義大利語(6。5%),羅曼什語(0。5%)。歐洲大陸國家中等教育階段,一般都必修或者普遍選修兩種外語,大學階段更是普遍必修兩種外語。

下面舉上幾個著名的案例:

1。卡爾·威特(Karl Witt)。在中國,大多數關心家庭教育的家長,應該都讀過《卡爾·威特的教育》(Karl Witt‘s Educational Law),雖然關於它的真實性頗有爭議,但是這本書無疑是大多數家庭的“家教聖經”。

卡爾·威特是19世紀德國的一個著名的天才。他八九歲時就能自由運用德語、法語、義大利語、拉丁語、英語和希臘語這六國語言;並且通曉動物學、植物學、物理學、化學,尤其擅長數學;10歲時他進入了哥廷根大學;年僅14歲就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16歲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並被任命為柏林大學的法學教授。

老威特是這樣教孩子學外語的。原則是先易後難,在小卡爾掌握本國語讀法的基礎上,學習相近的外國語。在他6歲的時候,先學法語,花了一年左右時間;然後開始學義大利語,用了6個月時間;之後開始學拉丁語,花了9個月時間;然後,用了3個月學會了英語;最後用了6個月時間學會了希臘語。

具體地說,有5條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第一、用“耳”學外語。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灌耳音”,外語學習第一關!

第二、與其背不如練。不繫統地教授語法,透過說和閱讀訓練來掌握。任何一個孩子,就是這樣學會了本國語言的。受其影響,我到現在也沒有系統教過苗苗英語語法,這並不影響她看懂故事書。

第三、用不同的語言去讀同一個故事。將各種語言融會貫通,提高學習效率。這方法我嘗試過,但有難度。

第四、弄清詞源。理解語言發展變化的規律,幫助快速記憶詞彙。

第五、最有效的辦法是各種遊戲。愛玩、好動是孩子的天性,透過遊戲學語言就是順應孩子的天性。專業的說法叫做“寓教於樂”。這也是我經常在家使用的方法,變枯燥為有趣。

2、維尼夫雷特。她的母親斯特娜著有《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詳細介紹了維尼夫雷特的成長過程。他歲就會寫詩歌和散文,4歲能用世界語寫劇本,5歲是能夠熟練地運用8個國家的語言,並能把不同的語言翻譯成世界語。

斯特娜夫人的方法是先學拉丁語。古羅馬人用拉丁語 。羅馬帝國分裂之後日常拉丁語逐漸分化為義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羅馬尼亞語等 (均屬於印歐語系羅曼語族)。 所以,學會了拉丁語,就容易學會法語、西班牙語和義大利語。

梵蒂岡還是用拉丁語做官方語言。大部分的天主教徒在祈禱時使用拉丁語。拉丁語被譽為“與上帝溝通的語言”。

其次,遊戲是她教授兒子學外語最有效的方法。

3、辜鴻銘。清末民初學術界最具喜劇色彩、最受爭議的大師級人物。當時的西方流傳這這樣一句話:“到北京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 他是學遍西洋、精通9國語言、獲贈13個博士學位、名滿歐美的國學大師。(《傲世的怪傑辜鴻銘》)

背誦是辜鴻銘學習語言的最主要的方法。英語學習從背誦著名詩人米爾頓的《失樂園》開始,接著是莎士比亞的所有劇作,最後是布萊爾的《法國革命史》。德語學習從背誦歌德的史詩《浮士德》開始。

下面是他學習語言的一段回憶:

“學習希臘文、拉丁文,我不知哭了多少次。開始教多少,背多少,不覺得困難。可後來,自己開始讀希臘文、拉丁文文史哲名著,就不行了。我堅持背下去,說也奇怪,一通百通,像一條機器線,一拉開就拉到頭。”

從以上幾位多語言學習者的經歷可以看出,學習拉丁文對於歐美的其他語言學習非常有幫助,所以外語學習可以從臨近的語言開始。

所以我找到了苗苗學習日語的理論依據:日語和漢語在書寫和發音上非常接近,可以觸類旁通。因為她還學了8年英語,現在學習法語就比較容易入門。因為英語和法語也是近親。

此外,語言環境有助於語言輸入的準確性,還可以啟用大腦中的語料儲備。當然,我們不可能每個人都有小貝拉的語言學習環境,但是在家庭外語啟蒙過程中,我們可以藉助網路音影片資料建立語言學習環境,讓語言輸入無孔不入。

我家有好幾個迷你播放器,裡面下載的有英語、日語和法語的音訊資料、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車上,聽外語音訊資料已經成為我們的習慣。

遊戲是提高孩子語言學習興趣的最好手段。美國教育家杜威認為遊戲活動最適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親子游戲不但可以加深家長和孩子的情感,還有益於外語輸入,提高學習效率。我經常收集各種外語學習遊戲資源,讓孩子在快樂中學到實用的語言。

背誦是古今中外語言學習者的秘密武器。在中國幾千年的私塾教育中,背誦一直是獲得知識的重要手段。在讀了有關辜鴻銘的語言學習經歷之後,我準備調整苗苗的外語學習方向,增加她經典作品的背誦內容。先從準備資料開始。

今天就聊到這裡。

我們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