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無論是北平還是北京 這兒的人年年都離不開這口兒

2022-06-24由 帶言 發表于 畜牧業

北京豬肘子 哪裡做得好

無論是北平還是北京 這兒的人年年都離不開這口兒

北京人愛吃醬肉,大部分家庭都不會自己做醬肉。好像自古以來,到外面買醬肉就是北京不可改變的傳統。

時間軸往回轉百來年,那時候北京還叫北平,還沒像今天一樣被踩在全國美食鄙視鏈的底端。好歹有些館子有些名菜,是可以在民國大家的妙筆下,見諸報端,香傳萬家。

無論是北平還是北京 這兒的人年年都離不開這口兒

北京人排隊買醬肉

比如盒子鋪,也就是以賣燻醬肉品等熟菜為主,生豬肉為輔的豬肉鋪。西單牌樓的天福,跟東城金魚衚衕的便宜坊,都是當年的網紅店。排著大隊在天福買切好的醬肘子,一定要選偏肥一點的,然後再趕緊跑到對面寶元齋叫上兩個剛出爐的叉子火燒,趁熱夾好醬肘子,吃得熱油四濺舌頭髮麻,直往嘴裡嘶嘶涼氣——跟如今大家排隊買喜茶差不多。

富貴人家吃飯講究,差小廝去叫個“蘇盒”送到家裡,往往是福建產的硃紅色金漆木盒子,盒外有精描的金飾圖樣,裡面不同種類肉食分格碼放:晶瑩肥膩的醬肘子、色澤微黃的燻肘子、外皮酥脆的爐肉、帶皮斬件的燻雞、入口即化的魚凍……層層疊疊,團花錦簇一樣在盒子裡盛開著。

二月二炒幾個菜吃春餅,或是飯點兒臨時又來了客人,叫上這麼一個盒子,都能吃得痛快淋漓。

無論是北平還是北京 這兒的人年年都離不開這口兒

民國時盒子鋪和盒子菜,如今是隻存在於文字記憶中的老物件,許多精細入微的烹飪技法就此失傳。但幾個世紀以來,北京人愛吃醬肉的心沒變過。

為了做好這款醬肉,本家走遍了北京、河北、內蒙等地的大小養豬場,發現用產自內蒙大草原,和牛奶同樣產地,吃草原料長大的草原豬肉味道更好,做成的醬肘子格外美味,遂決定以此肉作為醬肘子的原料。

無論是北平還是北京 這兒的人年年都離不開這口兒

這回推薦的醬肘子做法追根溯源應從明正德年間說起,最初是韓氏先祖韓世寧在北京門頭溝戍邊時,每年春節為祈禱來年好運,必殺年豬,做成醬肘子為來年祈願。至清朝,這裡成為京城、內蒙的必經之路,醬肘子也漸成來往客商的必點美食。

無論是北平還是北京 這兒的人年年都離不開這口兒

這款醬肉使用炒糖色給肉上色,不新增色素,使得肘子呈自然清透紅亮之光,呈色誘人,讓醬肘子吃上去口感更加鮮美。同時,選用豬排骨、老母雞和豬棒骨等原料熬足6小時的老湯,全程一滴醬油都不放,使醬肘子醬香濃厚誘人。

無論是北平還是北京 這兒的人年年都離不開這口兒

做到美味健康,還要做到更加營養,在製作時加入了黨參、川貝、白芷、陳皮、山參、白果、肉蔻、玉竹、香葉、杜仲、冰蘭等三十餘味名貴草本香料,讓醬肘子吃起來在保證美味可口的同時還能做到營養健康。

小編這次奉上的北京醬肉,一點沒有大廠豬肉的腥臊氣,根根毛擇乾淨的,不拿骨頭壓分量,件件規範製作,切開了直接捲餅,您要是細緻可以拍個蒜末調個三合油兒,那味就別提了,絕了!

無論是北平還是北京 這兒的人年年都離不開這口兒

傳統美食,傳承自明正德年間,以百年老湯秘方為根本,草原豬肉為食材,加入30餘味益於身體的名貴草本香料製成,不加醬油、不加防腐、不加色素,以“肥而不膩,瘦而不柴,爽滑可口,醬香濃郁,平補平洩”的風味聞名京城,有“京城名吃之一”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