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專家分組“透物識人” 從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多角度研究 “笮”和青銅文化

2022-06-24由 封面新聞 發表于 畜牧業

族群是怎麼建立的

專家分組“透物識人” 從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多角度研究 “笮”和青銅文化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攝影 陳羽嘯

漢代司馬遷在《西南夷列傳》中對這片土地的記載,吸引著多個世代的人們對中國西南土地進行更深的理解。在鹽源地區數千年的歷史發展長河中,不同文明、不同民族在此交流匯聚,最終形成了中國古代文明的一朵絢麗的奇葩。考古學作為一門現代科學出現之後,與歷史文獻進行雙向對照,成為考古學家探究西南地理文化歷史的強有力手段。而考古的成果也反過來佐證或者糾正相關的文獻典籍記載,幫助歷史學家進一步研究、分析,最終幫助大眾對過去有更精準、全面的認知。

上世紀80年代以來,考古工作者在鹽源老龍頭墓地發掘出土了種類繁多、數量豐富、風格獨特的陶器、青銅器、石器、鐵器、金器,其中以青銅器最多,將鹽源地區青銅時代上溯到商代晚期。

6月18日下午,“探秘定笮古文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首屆鹽源青銅文化與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學術研討會”,繼續在涼山鹽源舉行。來自全國多地的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民族學的專家、學者,分為“民族、歷史文化研究”組和“文物考古”組,進一步深度探討鹽源,重點聚焦“笮”文明,青銅文明,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專家分組“透物識人” 從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多角度研究 “笮”和青銅文化

鹽源縣位於四川省涼山州西南部,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設定定笮縣,已有2100多年建制歷史,曾以“潤鹽古道”而繁榮,以鹽鐵之利而興盛,而今又以山川之勝、湖海之秀、林木之長、文化之韻而遠近聞名。皈家堡新石器時代遺址、老龍頭墓葬群、旱船遺址等遺蹟遺存歷史悠久、文化厚重,青銅文化、笮文化、鹽文化源遠流長。

在這裡,人們曾經是怎麼具體生產、生活的?歷史上記載的“笮人”活動在地理上的具體活動範圍到底有多大?“笮”這個字是什麼意思?“笮”這個字寫法的演變,意味著什麼?“笮人”這個族群是怎麼生產、生活的?他們遷徙的路線如何?在運用考古資料與文物典籍對歷史進行復證時,應該注意哪些可能出現的偏差? 在“民族、歷史文化研究”組,來自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四川師範大學等高校的教授學者們,分別從歷史學、人類學、民族學的角度,重點討論了這些問題。學者們表示,鹽源這個地方地理位置重要,自古以來,自然、文化資源稟賦深厚。老龍山出土的這批青銅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學界對“邊地”概念的看法。此外,歷史上鹽源對外交通不便,但這裡族群眾多,彼此交往交融交流、和諧共存,也提供了一面歷史的鏡子。

出於學術本身的嚴謹性,學者們同時也提到,由於目前歷史的面貌複雜豐富,根據目前的考古和歷史研究進展,還不能夠完全解開塵封千年的面紗,還有很多未解之謎,有待進一步深入探究。尤其是人類學學者彭文斌提到,當我們在引用司馬遷對“西南夷”記載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當時司馬遷當時所處的時代,跟現在的語境有很大區別。

鹽源青銅器對我們理解和重新審視“邊地研究”正規化帶來改變

西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教授、民族研究院副院長楊正文說,在鹽源出土發現了在地鑄造的青銅器,而青銅器代表著文明的高階階段。這對我們理解和重新審視“邊地研究”的正規化,帶來了一個改變的重大契機。“過去先入為主的觀念,需要更新了。”

從考古學家目前披露的發掘成果資料來看,在鹽源地區,農業發生發展比較早。四川大學古文字與先秦史研究中心主任彭邦本教授在發言中,特別提到他的一個思考:鹽源這個地方在礦產資源上有優勢,蘊含金、銀、硃砂等資源。尤其鹽是至關重要的戰略物資。而這些物質不能完全是自己消費,而要大量用來交易。另外一方面,這裡位於橫斷山脈、南北來往的走廊上。所以曾經生活在這裡的‘笮人’,一定會有很多智慧,充分利用這個走廊,使得他們的經濟生活方式,帶有鮮明的工商業色彩。”

專家分組“透物識人” 從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多角度研究 “笮”和青銅文化

彭邦本

彭邦本教授特別提到,跟考古學家的任務有所不同,歷史學家不能只停留在文物本身,而是要藉著考古文物,透物識人,進一步進行科學分析,儘量在細節上還原古人的生產生活樣貌。

人類學博士拉馬文才發言的主題是“作為文明的區域或者是作為區域的文明”,他引用人類學家王明珂的“華夏邊緣”觀念和人類學家拉鐵摩爾關於“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闡述,開始了他的發言。他提到,在很長時間內,鹽源都有“蘋果之鄉”、“花椒之鄉”之美譽。而一批青銅器的出土,也讓鹽源更豐富的面向被外界所認知。

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張新斌:建議圍繞老龍頭墓地建立西南民族地區的考古文化譜系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與考古研究所原所長、河南大學特聘教授、中國先秦史學會副會長張新斌是第一次到鹽源。鹽源的地理風貌,燦爛陽光,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參觀了鹽源老龍頭出土的這批文物後,他的第一感覺是,“風格很接地氣,很真實,有很高的研究價值。而且在我看來,從鹽源出土的青銅器鑄造工藝水平看來,比相關文獻記載的水平要高。所以,這裡面還有不少問題,需要進一步解決。”

專家分組“透物識人” 從考古學、歷史學、人類學多角度研究 “笮”和青銅文化

張新斌

張新斌還注意到,鹽源發掘的墓葬群很特別。比如說,墓葬裡的馬器很發達。在北方、中原,除非是像兵馬俑那樣,在墓葬裡出現馬器,出現的機率很小。還有,墓葬群這些主人,在哪從事生產?在哪居住?在常見的考古發現規律中,在墓葬群的附近,一定會發現一個同時期的城邑。這些,考古學家還需要進一步做工作。而且,考古發掘使得文物亮相之後,對之進行詳細的資料整理,還需要一段時間。

張新斌說,老龍頭墓地的發掘對西南地區民族考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建議今後圍繞老龍頭墓地,建立西南民族地區的考古文化譜系,構建區域的考古學年代體系、族群體系。在墓地周邊找相關的城邑,找相關的手工作坊,尤其是要注意當地古代鹽資源的利用,比如鹽的加工做法,鹽的加工工具,鹽資源交易的商貿線索。從而使鹽源地區的考古發現成系統、成系列,是鹽源青銅文化真正成為蜀地三大青銅文化的高地。

鹽源地區風光秀麗,人文特色鮮明,尤其是夏季涼爽宜人。張新斌建議,在挖掘文化資源、民族風情的基礎上,打造成中國人避暑的西南勝地。要讓國人形成這樣一個觀念,到川西南鹽源去體驗難忘的夏季涼爽記憶。

在鹽源,高峽平湖星羅棋佈、蔚為壯觀,特別是瀘沽湖優美的自然風光與獨特的母系氏族人文風情舉世聞名,被譽為“神仙居住的地方、香格里拉的源頭、母系氏族的家園”。來自四川社科院民族宗教所的學者楊環,在她的發言中就以摩梭文化為例,講述了“藏羌彝走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曹鵬程先生則詳細講述了“摩梭人的歷書、曆法及其與周邊族群的關係”。

戰國晚期至西漢笮人青銅文化已顯示出四通八達的文化交流資訊

來自四川師範大學歷史文化與旅遊學院的龔偉老師則重點探討青銅時代古蜀與西夷文化的交流史。龔偉說稱:“從考古資料顯示的資訊看,青銅時代古蜀與西夷各族群的文化交流存在時代和內涵兩個方面的差異。如古蜀與岷江流域的冉駹文化交流年代,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早期,而笮人與古蜀文化交流或晚至戰國中晚期。”他認為,“笮人活動地區的青銅文化主體與各時期的蜀人差異較大,在戰國晚期至西漢笮人活躍鹽源盆地,創造了璀璨的西南夷青銅文化,不過這一時期古蜀已經進入秦政權時期。目前還很難直接看出古蜀與笮人文化交流的發生年代、及其與古蜀的政治關係等內涵。不過,戰國晚期至西漢笮人青銅文化已顯示出四通八達的文化交流資訊,這一現象也是整個西南夷的共同特徵,這應與秦政權延續古蜀對西夷的政治策略密切關係。”

在“文物考古”討論組,在上半場分享中,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戴宗品擔任了主持。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韋革,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連銳做了“西昌市羊耳坡遺址考古發掘與收穫”的報告,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趙德雲則重點談了“鹽源青銅器中的骨骼式藝術”,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蔣志龍談到“論石榴壩文化”,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代玉彪的發言主題是“巴蜀文化合葬現象觀察”。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楊勇,以“雲貴高原出土漢代銅鐘”為題,分享了他對雲貴高原上出土的編鐘所進行的全面梳理,並考察其源流以及與內地樂鍾文化的關係。他說,“對雲貴高原的西南夷來說,銅鐘在社會生活中不僅是樂器,也是象徵權力、地位的物品,具有和內地樂鐘相似的非常重要的禮儀功能和政治功能。” 楊勇認為,雲貴高原的漢代銅鐘是在內地樂鍾文化的影響和誘發下產生的,屬中國古代樂鐘體系的地方型別;由於地域特色濃郁,它們又是當地西南夷青銅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於這些銅鐘的具體演奏方法、律制特徵以及製作技術等,是今後可以繼續關注和探討的問題。這些方面的研究將更多地依賴於多學科的合作。

在下半場中,主持人由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方剛和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四川省考古學會副會長李映福一起擔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館員高寒分享了“鹽源縣旱船遺址初步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