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昔日亞洲黃土第一壩 如今變身城市水源地

2022-06-24由 中國甘肅網 發表于 畜牧業

巴家咀水庫可以釣魚嗎

昔日亞洲黃土第一壩 如今變身城市水源地

昔日亞洲黃土第一壩 如今變身城市水源地

位於慶陽市西峰區後官寨鎮的巴家咀水庫

影片:巴家咀水庫管理所黨支部書記、所長魏國樑介紹水庫情況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王佔東

“我們眼前的巴家咀水庫,是慶陽市西峰區規模最大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在1958年建設時被譽為‘亞洲黃土第一壩’,它是慶陽人民在水利事業上的一個壯舉,也是黃委會在黃河流域較早建設的攔泥試驗壩,曾為三門峽水庫等黃河流域大型水利工程建設提供了攔泥設計參考資料。”

金秋時節,站在風景秀麗的巴家咀水庫堤壩上,巴家咀水庫管理所黨支部書記、所長魏國樑向記者講述巴家咀水庫的悠久歷史。

看著眼前的綠水青山,魏國樑感慨頗多:“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裡還是荒山禿嶺。閘門兩側山坡上的樹木,是1995年前後栽植的,現在已經成林。60多年來,巴家咀水庫為黃河流域攔截的泥沙超過3億立方米。”

昔日亞洲黃土第一壩 如今變身城市水源地

魏國樑(左)介紹水庫情況

這是一座與黃河密切相關的水庫。

位於慶陽市鎮原縣、西峰區交界處的巴家咀水庫,地處蒲河中段。蒲河發源於慶陽市環縣磚城子,流域面積352平方公里,最後注入涇河,涇河入渭河再注入黃河。

1952年10月,黃委會多次委派專家赴慶陽考察,於1956年正式寫出巴家咀建庫報告,並於1962年7月建成竣工,屬全國12座重點攔泥水庫之一。

“建成之初,它的主要功能是攔泥試驗,就是透過攔截上游泥沙,得出來水含沙量、攔沙量等資料,為黃河流域水利建設中設計攔泥能力和方案做資料積累。後來,水庫又在蓄水、攔峰消洪、灌溉上發揮著重要作用。”魏國樑說,“作為黃土高原地區,能蓄這樣一汪水,是非常難得的。不僅改善了流域生態,還力挽汛期河流的狂瀾,為下游群眾生產生活和生命財產安全上了一道保險。透過提灌工程,每年為三四萬畝耕地提供春灌,下游農業更是連片的豐收田。”

進入新世紀,伴隨城市化快速發展,慶陽市西峰區出現供水壓力,尤其是為保護地下水資源,慶陽市西峰區開始謀劃地表飲用水水源地,2006年巴家咀水庫被確定為西峰城區30多萬居民飲用水水源地。

“這使得慶陽人民更加珍視這一水庫,生態保護的力度空前提高。從2016年開始,在嚴格落實飲用水源保護區管理制度下,自壩體到上游105公里的蒲河發源地,落實一級保護區圍網隔離,保護區界標、界樁及道路警示牌、宣傳牌設立等保護措施。對水源地一級保護區內498戶居民實施了集中搬遷安置,2萬多畝庫區耕地推出。”魏國樑指著庫邊一艘工程船說,“那是我們專門配備的清漂船,用於打撈漂浮物。”

昔日亞洲黃土第一壩 如今變身城市水源地

位於庫區的清漂船

同時,慶陽市開展水源地及上游汙染源排查整治,督促鎮原、慶城、環縣、西峰等縣區透過建設汙水收集池拉運處理、建設汙水處理站或併網處理等方式,完成了巴家咀水庫水源地上游18處鄉鎮排汙口清理整治。

2017年以來,慶陽市對巴家咀水源地保護區內環境違法問題以及環境風險隱患進行了集中摸底排查,對排查出的4個型別9個具體環境問題,責成有關縣區和部門及時進行整改,2019年至今,對整改工作進行了“回頭看”。

慶陽市環境監測中心每月對巴家咀水庫水源地水質開展監測,全年開展一次109項全指標監測,及時全面掌握水源地水質狀況,並向社會公開。

昔日亞洲黃土第一壩 如今變身城市水源地

庫區附近的青山

“我們現在面臨一個關鍵問題,是加快實施水庫排沙清淤、提升庫容工作。”魏國樑說,“巴家咀水庫總庫容5。4億立方米,但是經過60多年的沉澱,如今攔截的泥沙就佔到了3。3億立方米的庫容。今年汛期,我們協調水務部門啟動實施了水庫排沙清淤工程,利用洪水水力對庫底淤泥進行沖刷。”

魏國樑介紹,慶陽市政府正在論證有關專案解決巴家咀水庫泥沙淤積問題。初步設想,在主汛期七八月開閘放水,沖刷淤泥;於8月底下閘蓄水,再用鉸吸盤把剩餘泥沙攪拌起來,把泥沙排出去。而這需要建設調蓄水庫、新的備用水源地。2020年,位於下游3公里的五臺山水庫建成,可部分替代巴家咀水庫水源,並可作為應急備用水源在巴家咀水庫“停供”期間,向市區正常供水。

“60多年來,巴家咀水庫從最初的攔泥試驗壩到如今的飲用水水源地,周邊的荒山禿嶺變為如今的綠水青山,發生了巨大變化。但不變的是其蓄水、消洪、攔泥、安瀾的功能。如今,它已形成了黃土高原上集防洪、蓄水、發電、灌溉、供水、旅遊等為一體的大型綜合型水利工程。”魏國樑說。

昔日亞洲黃土第一壩 如今變身城市水源地

庫區附近的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