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畜牧業

“讓更多人懷抱‘金雞’,過上好日子”

2022-06-23由 中國青年報 發表于 畜牧業

三黃雞原產地是哪裡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海涵 通訊員 夏麗麗)“在合作社指導幫扶下,我養殖肉雞,成功摘掉貧困帽子。如今,女兒已上初中,我再也不用為家庭生活而擔心……”對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楊柳鎮村民孫金山而言,日子越過越好,工作也起勁兒、有奔頭。

孫金山患有先天性小兒麻痺症,他嘗試外出打工,但經常遭遇閉門羹,他家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2014年,在宣城木子禽業專業合作社(下稱“木子合作社”)重點幫扶下,孫金山慢慢走上脫貧致富路。

和孫金山一樣,該區很多村民和貧困戶都是肉雞養殖產業的受益者。拿木子合作社為例,合作社每年帶動1000多戶村民從事家禽養殖,2014年,合作社推出“111”精準扶貧模式:幫一對夫婦建一棟面積1000平方米的雞舍,指導貧困戶建設標準化雞舍。

宣州區是“宣州雞(皖南三黃雞)”原產地,家禽養殖歷史悠久。2001年,在外務工的李朝木返鄉創辦木子合作社,幫助村民解決養殖技術難題,轉變飼養模式。

開始創業起,李朝木就定了發展思路:主動“攀窮親”,透過“貧困車間”等舉措,結對幫扶貧困村民。

“以前不敢多養,因為銷售問題不解決,自己就沒膽量擴大規模。”面對村民疑惑,合作社尋找破解方法,組建銷售團隊,拓展長三角地區市場,很快打開了銷路。

為了給養殖戶提供優質雞苗,2010年,木子合作社成立了孵化中心,對養殖環節進行創新。免疫裝置由電腦控制,提高工作效率,滿足規模化養殖。

“本地養殖的土雞質量高,味道鮮美,在外地市場供不應求。怎麼養,怎麼喂,生了病怎麼看,都有合作社全程指導,有了養殖訣竅,我們底氣十足。”宣州區楊柳鎮興安村村民黃家保感慨。

此外,合作社統一標準化雞舍建設、統一生產資料供應、統一技術管理、統一社會化服務、統一產品銷售、統一收益分配,幫社員解決銷售難題、資金互助難題、解決社會化服務難題、解決技能培訓難題等。

木子合作社的發展探索是宣州區家禽產業轉型發展的縮影。2016年起,該區在安徽省率先探索肉雞目標價格指數保險和養殖保險,2019年,全區實現家禽一二三產業總值80。16億元。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背景下,宣州區又以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平臺,以家禽產業為主導,推動現代農業要素向產業園集中。同時,該區家禽企業紛紛在長三角地區建立門店,發展代理商,從事家禽產品電商銷售。

2020年,宣州區獲批建立以家禽為主導產業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發展模式和技術在改變,但政府和企業幫助百姓致富的初心不變。

目前,全區從事家禽養殖、加工、運輸、銷售超過5萬人,人均增收1。27萬元,建成家禽扶貧養殖基地8個、扶貧產業園2個。

近兩年來,木子合作社還帶領農民科學化、規範化、標準化養殖商品雞。合作社現有982戶社員,其中貧困戶292個、殘疾人35人,全社年出欄商品雞達3000萬羽,產值6億多元。“讓更多人懷抱‘金雞’,一起過上好日子。”李朝木說。

宣州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該區將進一步健全貧困戶參與機制和利益分享機制,對吸納貧困戶參股、帶動增收效果好的家禽經營主體,給予相關政策支援。並實現產業扶貧、產業到戶專案多樣化,充分激發養殖戶內生動力。

“讓更多人懷抱‘金雞’,過上好日子”

“讓更多人懷抱‘金雞’,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