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用動漫拉近傳統和流行的距離,《歷師》打響中國傳統節日復活戰

2022-05-30由 ACGx 發表于 農業

除夕到清明有多少天

用動漫拉近傳統和流行的距離,《歷師》打響中國傳統節日復活戰

題圖 / 歷師

本文由ACGx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尋根有日,不忘來歷”

“在下不知,汝為何如此愛為吾起外號?”

端午節前一天,網路上出現了數張海報,皆為傳統節日的擬人形態,其中手持竹簡的端午向網友們發出這句疑問。看到溫文爾雅的端午,不少網友紛紛表示“愛了,愛了!”

用動漫拉近傳統和流行的距離,《歷師》打響中國傳統節日復活戰

實際上,這是動畫《歷師》聯合新京報共同發起的“中國傳統節日復活戰”活動宣傳海報之一。在主海報中,中國傳統節日悉數以動畫形象登場。除了除夕、中秋、清明、端午這些國人耳熟能詳的節日外,還有寒食、花朝、中元這些較為冷門的傳統節日。

用動漫拉近傳統和流行的距離,《歷師》打響中國傳統節日復活戰

正如活動海報中所示“尋根有日,不忘來歷”,這一次是借國產動畫,透過各類更容易為當下年輕人接受的活動及內容形式,對傳統節日知識進行創新詮釋,引發當今年輕人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興趣。

傳統文化如何吸引當代年輕人?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發展程序中誕生的傳統文化,儘管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方式的變化逐漸被今人淡忘,但是中國的文娛內容創作者們,卻在嘗試著借當下流行的內容形式,喚醒大眾對這些傳統文化的記憶。

當代的年輕人,正在被重獲新生的傳統文化所吸引:他們會痴迷“非遺”手工銀匠在直播裡一錘一錘地敲打銀磚,也會饒有興趣地為敦煌《九色鹿》短片配上一段臺詞,還會在《QQ炫舞》裡試著跳上一曲孔雀舞。

不過,在大眾的印象中,借動畫進行文化、知識科普,其受眾主要是兒童觀眾。用動畫來激起當今年輕人對傳統文化的興趣,《歷師》是怎麼做到的?

以打動人心的動畫故事,點燃觀眾對傳統文化的熱情

《歷師》是由企鵝影視、視美影業聯合出品,騰訊影片獨播的動畫,講述了身為歷師的男主蕭南燭同傳統節日化身的歷神一起去除邪崇,保護人間的故事。

作為一部面向90後、00後的動畫作品,《歷師》動畫靠兩大特點去打動觀眾,其一是傳統節日擬人,其二是打動人心的故事情節。

用動漫拉近傳統和流行的距離,《歷師》打響中國傳統節日復活戰

擬人,即賦予事物以人的外形、動作和情感,是動漫領域一種常見的角色塑造手法。正所謂萬物皆可擬人化,小到人體細胞,大到一個國家,都可以透過擬人手法“活過來”。

傳統節日小年、除夕、大年、元宵、花朝、寒食、清明、端午等,都以各具特色的人類外形出現在《歷師》動畫中。可愛的小年與大年兄弟、奶萌的元宵妹子、溫潤的花朝公子、霸氣的除夕將軍、體貼的寒食和傲嬌的清明,這些擬人角色的外形塑造不僅貼合傳統節日的特點,同時也充分符合當下動漫愛好者們的審美需求。

用動漫拉近傳統和流行的距離,《歷師》打響中國傳統節日復活戰

動畫第一集,捧著鯉魚登場的小年,一如中國人傳統年畫上寓意富足豐滿的胖娃娃復活。如果說小年的塑造是根據國人對這個節日的固有印象而來,那麼該集片尾登場的歷神除夕,則是根據傳統節日除夕的來歷,結合動畫角色創作要點進行的量身打造。

排在小年夜後的除夕,是古人用擊鼓方式來驅逐“疫癧之鬼”的重要日子。在動畫中,除夕的人設是一位手持長柄大刀,身著黃金甲,自遠古時期就將斬除邪崇視為己任的將軍。

用動漫拉近傳統和流行的距離,《歷師》打響中國傳統節日復活戰

戰鬥力極強的除夕能在主角遇到危難時現身幫助男主,動畫運用了數段酣暢淋漓的打鬥畫面以體現除夕作為武將的特點。但是超高的戰鬥力之下,除夕因常年戰鬥以致常被邪崇上身,時常徘徊在痛苦邊緣。正氣的外表下隱藏著常人所不能體會的痛苦,這種複雜的人物設定也讓觀眾心疼除夕,更希望能夠在後續的故事中看到除夕走出痛苦。

顯然,在借擬人這種方式塑造傳統節日時,人形態的設定只是其表皮,更重要的是藉故事體現角色性格,達到深化傳統節日特點的目的。

同樣具有高人氣的另外兩位歷神寒食和清明,他們在動畫裡的故事也相當感人。

用動漫拉近傳統和流行的距離,《歷師》打響中國傳統節日復活戰

在現實世界,經過時代的不斷變遷、社會的變化融合,作為古代重要祭祀節日的寒食節幾乎被清明節取而代之。在動畫中,一手撫養清明長大的寒食變得越來越弱,而清明越來越強。透過“養成”的故事情節,結合動畫“節日逐漸被遺忘,歷神漸漸衰弱”這個巧妙的設定,形象地再現了現實世界裡傳統節日的變遷。

於端午節同期播出的《歷師》最新一集中,歷神端午登場,其古板人設彷彿和現實世界格格不入,他的遭遇又將會為觀眾帶來怎樣的思考呢?

作為一部動畫,《歷師》在賦予傳統節日人格化的同時,透過豐富的劇情以強化傳統節日習俗特點,也向觀眾傳遞了傳統節日是中國人最重要的情感和精神儀式。

內容創作與文化傳承,本就相輔相成

內容創作的原始目的,是對文化、社會的記錄、傳播和探討。關於傳統文化的再現,在上世紀後半葉上海美影廠的上百部動畫中,其實早有體現。

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海外動漫作品大量湧入國內,對當時的國產動畫創作造成巨大沖擊,以至於彼時的國產動畫作品對傳統文化的繼承有所減弱,更注重作品在商業層面的表現。

而今,隨著國產網路動畫產業的高速發展,動畫成為90後、00後年輕人的一種娛樂方式。富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動畫,對於再現傳統文化極具優勢。這些直面“後浪”的動畫,有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也有著最艱鉅的責任。

用動漫拉近傳統和流行的距離,《歷師》打響中國傳統節日復活戰

早在《歷師》之前,在騰訊影片動漫頻道播出的《非人哉》動畫,就對包括寒食節、清明節在內的中國傳統節日進行過貼合時代的創新演繹。

此外,騰訊影片動漫頻道播出的《魔道祖師》,在服化道和聲樂方面大量運用中國傳統文化、道家文化元素,不僅吸引了大量國內動畫觀眾,也在海外市場引起較高關注。《狐妖小紅娘》《一人之下》這些動畫作品以傳統文化為背景,糅合動畫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表現力,向年輕動畫觀眾傳遞出積極的價值觀。

用動漫拉近傳統和流行的距離,《歷師》打響中國傳統節日復活戰

而今,《歷師》在借動畫發揚傳統文化方面,讓傳統節日直接化身為人,借擬人這種創作方式,讓傳統節日變得鮮活生動,一改它們在書籍上的枯燥感,向觀眾更明確、更直接地講述這些即將被大眾淡忘的傳統節日的故事。

顯然,利用年輕人喜愛的媒介表達方式來展現傳統文化,進行創新解讀,不僅使傳統文化煥發新生,而且也讓年輕人能夠更加直觀地瞭解中國歷史的發展歷程,感受到傳統文化之美。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年輕人也會對傳統文化、傳統節日的重生做出迴應。

借動畫作品擴大影響力,讓傳統文化獲得新生

傳統文化是古人智慧的體現,是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文化,也是根植於中國人骨子裡的文化,它最終將獲得當代年輕人的認可和接受,比如漢服愛好者們就在嘗試著在花朝節期間去還原這個節日。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去推廣、引導傳統文化,就顯得相當重要。

如《歷師》這樣將千年文化習俗和二次元文化相結合,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要將這種優質內容推向範圍更廣的年輕人,還要依靠背後的運營方。

在“中國傳統節日復活戰”中,《歷師》聯合新京報對常見的傳統節日冷門tips進行科普,吸引年輕人關注上巳節、天貺節、天灸日、觀蓮節等曾經盛行現已幾乎被遺忘的冷門傳統節日。同時,還特別邀請合作中國民俗學會常務理事楊秀及中國民俗學會理事王曉濤進行節日冷知識科普把關及指導,透過直播形式介紹傳統節日知識。

用動漫拉近傳統和流行的距離,《歷師》打響中國傳統節日復活戰

年輕人對此也進行了積極迴應,在社交平臺上發起關於傳統節日的討論和安利。

用動漫拉近傳統和流行的距離,《歷師》打響中國傳統節日復活戰

用動漫拉近傳統和流行的距離,《歷師》打響中國傳統節日復活戰

用動漫拉近傳統和流行的距離,《歷師》打響中國傳統節日復活戰

將傳統文化以動漫內容為煥新起點,借微博、直播等多種內容渠道進行傳播,同時聯合配音演員、其他動漫IP實現多元化的宣傳方式,讓喜愛動漫的年輕人可以從多種渠道、多樣方式獲得傳統文化科普引導,這是網際網路時代讓傳統文化獲得新生的重要手段。

從聽說到接觸,從有趣到沉浸,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正在透過網際網路,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在這個過程中,諸如騰訊影片在內的網際網路平臺,正在以年輕人喜愛的方式,拉近傳統文化和年輕人的距離,讓傳統文化更緊密地與年輕人的日常生活產生聯絡。以《歷師》動畫這種內容形式對傳統文化的再演繹,或許也將成為中國內容行業在創新傳統文化的內容創作方面值得借鑑的一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