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張紅雷:為什麼家長拼盡一切也不讓孩子上職高

2022-05-17由 張紅雷1121 發表于 農業

製藥廠面試主要面試什麼

最近雙減政策落地,職高50%分流的政策,也是讓各大家長為孩子的未來操碎了心,據瞭解,目前北京的很多家長還在頂風作案,偷偷的給孩子補課,由於我一直在中關村工作,地處海淀六小強附近,對於教育行業的動盪也是深有體會,曾經一個家說過,之所以為孩子拼盡一切,也不是一定要孩子考上清華北大,更重要的是不能讓孩子進入職高,所以很多家長即使知道現在教育市場的嚴峻,但還是選擇頂風作案。究竟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職業高中真的那麼可怕嗎?能夠讓家長拼盡一切,所作所為僅僅只是為了不讓孩子進入職高。這一點呢,我也是職高出身,並且也接觸過頂尖高校的學生,對於兩者之間的不同也是深有體會,更是體會到了一個職高畢業生轉業的艱難,除了單一的技術什麼都不會,只要是涉及人生髮展的知識體系,能力體系,全部都得從頭再來,再學習一遍,僅僅是溝通力這一項,就讓我後期消耗掉了大量的時間,而且在技術領域,偏向腦力勞動的方面並不是很多,長此以往人的腦力就會逐漸退化,但是這個社會上要想真正獲得發展,還是以腦力勞動為主,因為所有的事業,財富,都是一個人智慧的體現,而智慧的誕生是離不開大量知識體系的,當一個人只會技術,腦力卻全面退化之後,還談什麼智慧,談什麼發展。直到現在,因為只學習單一技術導致腦力降低,以及知識體系不全面的問題我都還在克服階段,轉業也是十分艱難。所以今天我就從事業發展,技術週期性,以及環境對於人生的影響這三方面來談一談為什麼很多家長拼盡一切也不讓孩子選擇職業高中。當然,本文儘量從客觀角度進行分析,本人雖然不是黨員,但本人政治立場堅定,絕對是黨最忠誠的擁護者,本文所有的觀點均不存在對頂層設計的質疑。本文也僅僅是從社會發展視角以及環境倫理等角度進行客觀分析,更多的是給與教育界的一種思考以及啟發,希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本土教育的變革。

事業發展

什麼是事業發展?發展就是給自己制定一份切實可行的向精英階層流通的上升通道,但既然是向精英階層發展,那麼最後擺脫技術,來依靠腦力創造價值這是必須要經歷的,因為所有的上層社會的群體都是以腦力勞動為主要工作方式來創造價值。

張紅雷:為什麼家長拼盡一切也不讓孩子上職高

但是我們發展幾乎所有的技術性行業都是偏向體力型的工作,這些工作不管技術門檻有多高,在所有的技術性行業除了最尖端的技術研發需要運用大量的腦力以外,幾乎都是體力型工作方式,特性就是重複性很高,但是現實當中一個人的事業發展卻並不是由體力決定的,而是由一個人的腦力決定,如果我們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社會上的高收入階層,他們所做的事情幾乎大部分都是偏向腦力勞動,或者乾脆都是依靠腦力來取得的發展,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那個人透過打工幹活能夠有所發展的。不要說什麼很多人都是底層出身,不一樣有成就嗎,那隻能說明那些人士的過去經歷過這個過程,但他們的事業卻絕不是靠單純的體力工作來實現的,只是會傻乾的人是不會有成就的,這一點我是切實深有體會的,我記得那是我在來北京初期,當時深刻意識到自己的溝通談判能力存在嚴重的缺陷,所以就經常預約一些面試,去磨練自己的溝通能力,當時遇到過一家餐飲公司,我當時是以面試酒店經理的角色進行的面試,結果當時接待我的那位高管一跟我介紹情況我感覺大吃一驚,當時那位高管跟我說上一任經理是被她給開除的,開除的原因是因為這個經理拿著掃把掃了一下地,然後就被開除了。當時那位高管就跟我明確表態了,說我們耗費大量的資金招聘一位管理人員,是讓他來創造更高的價值,讓他來助力企業發展的,不是讓她來掃地幹活的。當時這件事情給我的思考也是非常深刻,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一個人如果只是依靠體力去傻乾的話,是不可能有成就的。

技術領域另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知識面狹窄,長期從事這樣的工作,很容易讓人腦力停滯,思考力退化,從而讓思維模式形成固定的線性思維,說白了就是一根筋,腦子不靈活,但是真正高附加值的事情,往往是由很多因素組成的,這就要求從事高附加值工作的人能夠思考儘可能的全面,需要的是擴散性思維,而不是線性思維,線性思維的人由於對事物觀察的不夠全面,很難做出正確的決策,尤其是對於長遠的發展規劃,這樣的人是更不可能做出正確的決策的,因為越是長遠的規劃,越是需要強大的前瞻力,需要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出未來發展的規律,而這種能力需要的是更宏觀的視角,考慮事物越全面,決策正確率才會越高,這也是線性思維的最大缺陷。

如果想要透過技術來獲得成就,除非是去搞研發,因為研發需要大量的創造,而創造需要強大的腦力,因為技術本身並不會突破,促進技術發生突破的根本性變化在於技術研發人員的智慧,知識,研發人員透過發現問題,思考研究,持續攻關,最終才導致了技術的突破。也就是說知識,智慧,是促進技術進步的本質性原因,但是知識,智慧具體體現在一個人的腦力水平上,這就跟我寫作是一樣的道理,寫作需要很強大的腦力,創作的背後,更多的是體現思想跟智慧,顯然如果我只會用技術來幹活,卻沒有思考力的話,是沒有辦法讓我完成文章創作的,研發也是需要大量的腦力,但是唯獨依靠技術打工卻並不需要多少腦力,能幹活就行了。

所以技術性工作的體力特性以及知識面的狹窄就決定了很大一部分人的發展天花板,而且由於技術形成的線性思維很難讓一個人在後期向其他領域專業,除非你還是選擇一個技術性行業,讓自己的思維固定下來,要不然轉業歷程是十分艱難的,因為一個人的思維想要固定下來很容易的,但是想要一個人的思維從固定模式轉向扇形思維是很難的。

技術的週期性

技術性行業的明顯特徵就是具備很強的週期性,今天的先進技術,十年之後一定會被淘汰,從技術的發展規律來看,大的技術革命,上百年為一個週期,中型的技術週期十年左右為一個週期,小的技術週期一般都是三五年一個週期,不同的行業會巢狀很多的小型技術週期,最終就形成了一個大的技術週期,影響社會變革的革命性技術週期都是大型技術週期,像我們現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這就是典型的大型技術週期,像通訊行業,醫藥研發,就是典型的中型技術週期,一般以十年左右為一個週期,像手機制造,軟體開發,這些都是小型的技術週期來驅動的,因為企業要不斷的推出新產品來驅動增長,所以這一類的技術產品更新很快,三五年,甚至是一年就會被淘汰。這是技術的週期性特徵。

如果只是從投資的視角來看,技術型行業是典型的增長型行業,是值得長期追蹤的行業,但是如果從就業來說,在所有的行業當中,我認為唯獨技術型行業是強週期當中的強週期,這種特性就要求技術從業人員必須能時時刻刻跟得上技術的發展,要不然隨著技術進步的程度越來越深,必然將慢慢被淘汰,

張紅雷:為什麼家長拼盡一切也不讓孩子上職高

職業高中幾乎都是以技術為主的教育,畢業之後,如果你學的技術未來要是走研發的路線還好一點,畢竟處於研發一線的人員一直是走在技術的最前沿,技術方面的變革會第一時間跟進,如果只是想要學一門技術,做一個普通的工廠工人,想當然的要讓自己擁有鐵飯碗,那是不可能的,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鐵飯碗一說,由於技術的週期性存在,你一旦選擇了技術作為謀生的手段,那就要必須時時刻刻緊跟時代前沿,緊跟技術前沿,因為當你所掌握的技術,一旦被新生的技術替代之後,那麼就只剩下被淘汰的命運,很多人說,我就是學一門技術,上個班,我怎麼會被淘汰,但是我們不要忘記,不單單是人,即使是行業當一項新的技術誕生之後,也會經歷一番變革,先進技術淘汰落後技術,生產先進的企業淘汰低效落後的企業,回過頭來看看過去手機市場的老大哥諾基亞,手機邁入智慧化時代,卻沒有抓住技術的變革,結果是什麼,這就不用說了。對於技術從業者,如果沒有在新技術誕生初期掌握新技術的話怎麼可能安穩的工作,所以說當一個人一旦選擇以技術的方式來作為發展路線之後,那就意味著要不斷的掌握新的技術,只要一跟不上,那就只能被淘汰。

這一點我還是深有體會,像我的老家,都是農民,沒有什麼很寬廣的視野,很多的家長還是侷限在很傳統的觀念中,認為技術是鐵飯碗,可以做一輩子,然後很多人就讓孩子畢業之後去學技術了,我親身經歷過的一個事情,是一位家長居然讓孩子選擇去學習傳統的汽車維修,給孩子找了一家職業高中,報名了這樣的一個學科,我們知道,現在汽車新四化正在高速發展,燃油車被取代是必然的,到那個時候汽車還會跟大量的資料產生連結,有眾多的電子元件,那這個時候傳統的汽車維修技術還能滿足汽車修理行業的發展了嗎?那你在這樣的環境下還去學習傳統的汽車維修,你說你怎麼可能不被淘汰。所以,由於技術的週期性存在,一旦你的選擇踩錯了節點,那可就是白費力氣。這是技術行業的週期性對事業發展的影響。

環境影響

我一直堅信好的環境可以讓壞人變好,不好的環境可以讓好人變壞。環境是怎麼來決定的?環境的好壞不是由小部分群體決定的,而是由環境當中的絕大部分共同組成,在大的環境中,個體的力量是很微小的,個體很難改變整體的環境,

張紅雷:為什麼家長拼盡一切也不讓孩子上職高

不可否認,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夠上職高的人大部分一定是學習成績不好的,那這樣的一個群體,他們的生活有多糟糕,那是可想而知的,即使是有一部分優秀的人進入職高,長期在這樣的環境成長,影響究竟會有多大,我是很難想象的,畢竟每個人的家庭環境,教育背景都是不同的,沒有辦法做準確的定論,但是環境在很大的程度上確實可以影響一個人一生的命運,這是現實當中存在的,尤其對於處於人生髮展初期的學生來說,是最缺少對環境的抵抗力的。就拿我自己來說,我也是職高出身,但是職高三年我清楚的記得,逃課,看小說,頂撞老師,這些都是常態,也從來不知道學習為何物,整整三年,陪伴我的幾乎都是小說,但是直到我來到北京,接觸到更高的社會階層,我意識到了什麼叫做發展,什麼叫作為,什麼叫學習,這個過程中我逐漸的學會了有意識的學習,去刻意打造自己,慢慢開始嘗試定下目標。這些都是環境對我帶來的改變,如果當初我不是來到北京,接觸了清北人這種頂尖高校,如果不是接觸了海淀六小強這樣的教育環境,怎麼會給我帶來改變,甚至現在朋友們連看到我作品的機會都沒有,因為這是我後期自學的,如果我沒有改變,或許現在我還在某製藥公司過著一眼望到頭的養老式生活,或者是在某工廠車間裡的一個角落默默無聞埋頭苦幹,連線觸真正領導的機會都不多,那還談什麼發展,還怎麼拓展視野。即使獲得了很大的改變,但是由於腦力的下降,以及知識體系的缺失,現在的轉業依舊很不理想。

我的前半生是一直在渾渾噩噩當中度過,沒有自己的意識,家長看著別人誰幹什麼掙錢,然後就讓我學習什麼,家長覺得鐵飯碗好,然後就讓我去搞鐵飯碗,最後出來了我卻發現社會發展不是這個樣子。最後的工作也是不知道自己要幹什麼,只是知道自己很缺錢,要去掙錢,但是具體做什麼行業能掙錢,也是一不清二不楚,最後跟很多當時的同齡人隨波逐流的找了一家制藥公司過了三年一眼望到頭的生活,我現在所有的自我驅動都是在我來到北京之後,受到優秀人士的環境影響,才慢慢打開了視野,建立了行業概念,要不然我一個不愛學習的人能經常去寫作嗎?能經常去研究基本面嗎?所以這都是環境的力量,好的環境會讓壞人變好,不好的環境會讓好人變壞,對於處於沒有自主意識時期的學生來說,更是這個樣子,這樣的時期很容易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即使這個學生在原來的學校是很優秀的,也很有上進心,但是如果一旦在環境不好的群體當中紮下跟來,適應了那種環境,那這個學生我認為就是徹底完蛋了。所以環境對於一個人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從這一點我能夠理解很多父母的做法。

總結:

對於學習這件事,不管你學習什麼,但一定要超前,你當下學習的東西一定是未來可以用的,而不是當下看著誰幹什麼掙錢你就要去學習,尤其是技術的週期性存在,如果你是看著誰現在靠什麼技術掙錢,那麼當你透過三四年學成之後,一輪的技術週期已經過去大半,也就沒你什麼事了,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我們的父母們具備一定的前瞻力,即使你不具備前瞻力也可以資訊一些專業的人士。

其實知識不適用的問題不單單是家長需要考慮的問題,是所有教育從業者要思考的一個問題,這更是我們教育體制需要改革的地方,尤其是技術性教育,我們不能現在需要工人就高喊工匠精神,現在需要創新,就高呼創新型教育,教育培養的一定是面向未來的人才,而不是為了滿足當下的發展而去培養人才,任何的教育一定要保證適度的超前性,只有教育體系適度超前才能夠保證培養的人才處於時代發展的前沿,縱觀發達國家的教育體系,很多超前性的教育課程已經被納入基礎課程之中,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在學有所成之後推動社會的發展,這一點我們需要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走出一條適合我們中國本土市場的教育改革之路,更是需要暢通高階技術性人才,研發型人才的上升通道,只有這樣技術型行業才會具備吸引力。

張紅雷

2021/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