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未來誰種地?

2022-05-17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農業

穀子地裡能打除草劑嗎

當記者多年,參觀過的農業大棚不計其數。以前看大棚,一般都會被現代化的設施所吸引,如立體栽培、工廠化車間式栽培等。最近記者參觀的一批大棚卻有些逆向返古的勢頭。

5月7日,在陽曲縣西北部卷子頭村丘陵地帶的大棚裡,65歲的史潤俏正蹲在水蘿蔔地上拔草。史大媽一邊忙著手中的活兒,一邊開心地和記者聊天。“我從去年開始到大棚上班,按月領工資。家裡還有十幾畝地,主要種玉米和穀子。家裡有四個孩子八個孫輩,家家都有孩子上學。我現在每月掙2400元,不用伸手和孩子要錢。沒想到我老了,自己還能掙上工資。”史大媽忍不住笑了起來。

史大媽拔草有講究,記者認識的灰灰菜、苦苣、嫩掃帚苗等放一堆,純粹的雜草放一堆。史大媽說這大棚地裡施的肥料是牛糞、雞糞,不打農藥,拔出來的野菜回家做菜,有營養還不花錢。

和史大媽在一個大棚裡拔草的李味蘭61歲,是羊圈村人,還做別的活兒,月收入3300元。自家地裡還種著玉米、穀子和土豆,李大爺覺得到大棚上班對他們這些還留守在村裡的老人來說,“解決了花錢問題。”

像史潤俏和李味蘭一樣,60多歲還能掙上月工資的還有37人,其中包括17個貧困戶農民,這一福利來自於2020年4月在卷子頭村興建中式塑膠大棚種蔬菜的燕子生態園。

這個生態園為啥工人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又為什麼要到這麼僻靜的地方種菜?

陽曲縣卷子頭、羊圈村一帶比較偏僻,年輕人外出工作,村裡留下的都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

燕蘭俊大學畢業後,找了一片離市場近,土地又沒有汙染的菜園就開始種菜。他發現卷子頭村農民種玉米、穀子等方式比較落後,但土地品質好,於是立即行動,採用傳統的梯形堆土方式建起了大棚,聘請農民進棚種菜。地裡不打除草劑,全靠史潤俏、李味蘭等人工拔草。園區裡面養著魚、雞,雞在大棚裡養,雞糞種菜,拔的草和菜的藤蔓剁碎餵魚雞,養魚的水澆菜,成為了迴圈的種養植系統。下一個週期再換一種蔬菜種植,保持地力也防止長蟲。

因為品質好,蔬菜很大一部分供給學校、醫院、企業和一些高檔飯店;再加上網際網路銷售渠道,高品質蔬菜價格雖高客戶認可度也高。

在真正的土地上長東西是燕蘭俊的理想。卷子頭村、羊圈村最年輕的農民李五毛告訴記者,“我60歲,是最壯的男勞力。”

榆次區東陽鎮逯村的西紅柿產業,由於其土地條件好發展很迅速。薄素梅和郭建新夫婦種植新品種西紅柿已經10年了。當時30多歲的夫妻倆和家裡人商量後,決定種那時還不多見的普羅旺斯西紅柿。透過摸索學習,在他們的示範引領下,全村已有100多個大棚種西紅柿,成了遠近有名的番茄產業基地。他們成立了逯寶專業合作社,帶動本村和周邊村200多戶農民種植西紅柿、嫩玉米、葡萄、草莓等水果蔬菜並透過傳統和網際網路方式銷售,農民受益不小。2020年農民當年新建大棚當年就能回收十幾萬元的投資。

48歲的薄素梅夫婦是村裡最年輕的農民,他倆不僅有豐富的種植經驗,還負責在網上銷售合作社的農產品,聯絡安排物流企業運送,成為種植銷售的多面手。薄素梅告訴記者:“現在種地的都是老年人,只能靠科技發展和農業機械化。我們澆地用滴灌設施,通風降溫用環形風機,冬天有補光燈,採摘好的蔬菜用電瓶車運輸。但是採摘本身必須人工,要考量成熟度。包裝也是人工,要挑揀。”

燕蘭俊認為,蔬菜品種多生長不同期做不到種植精細化,發展趨勢是小型機械化。現在的園區是智慧化種植,有自動化體系、視覺化儀器等,但是操作也要人。生態園是山西春泥院士工作站陽曲試驗基地,山西大學生實訓創業基地,透過這些方式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和新人,是燕蘭俊的出發點,也希望能解決一些現實問題。

農業是一個週期長、見效慢的產業。從開始種菜到種出一定規模,薄素梅夫婦用了10年,燕蘭俊前後也用了12年。他們種菜都帶動了周邊留守農民流轉土地、成為在大棚上班的工人,實現了不出村也能有錢掙的理想。榆次區給逯村修好了路,觀光農業發展了,採摘也成為農民的一份收入。燕蘭俊的生態園也有采摘專案,但是他自己並不十分喜歡做觀光農業,而是想真正讓種植業達到綠色化、生態化。

未來誰種地?這不僅僅是農業生產的現實問題,也是鄉村振興的現實問題。有了農業產業化企業,農民在家門口能掙錢,而且能掙到心目中的數字,才會留住人。薄素梅對此比較有信心:逯寶合作社入社農民一年一個大棚種幾茬菜能掙十幾萬,再加上農業科技的發展,應該不愁種菜的人。在條件略差的陽曲縣大盂鎮卷子頭等幾個自然村,引人迴流還需時日。即便如此,史潤俏從家庭婦女成為每月拿工資底氣十足的工人,比起以前純粹種糧食的日子,已經很有成就感了。要是再發展,能把孩子吸引回來,上班種菜,下班種自己家的地,大家在一起,其樂融融就更好了。

畢竟,農民離不開土地,農業是基礎產業,也是永遠離不開的產業。

本報首席記者崔曉農

本文來源:山西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