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立秋時節,迎秋咬秋貼秋膘的傳說與講究

2022-05-16由 齊魯壹點 發表于 農業

立秋這天有什麼講究

立秋時節,迎秋咬秋貼秋膘的傳說與講究

文|戴永夏

如同寒冬臘月盼春來一樣,人們在炎夏酷暑中也盼著涼爽秋天的到來。這樣盼著盼著,秋天便飄然而至——今年8月7日,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到了。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一般在每年8月8日前後。立秋不但預示著炎夏即將過去,秋天就要開始,也預示著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將到。我國古代將立秋後的十五天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意即一候時涼爽的秋風吹來,二候時清晨草木的葉子上出現了白露,三候時寒蟬開始鳴叫。

立秋後暑熱並不會馬上消除,還有“秋老虎”的餘威,但總的趨勢是天氣逐漸涼爽起來。

立秋時節,迎秋咬秋貼秋膘的傳說與講究

自古以來人們都很重視立秋這個節氣,由此也產生了許多習俗,其中一個重要習俗就是“迎秋”。

周朝時,每到立秋這天,天子要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到京城西郊設壇,祭祀白帝少昊和秋神蓐收,以隆重的禮儀迎接秋天。

東漢時,百官在立秋這天都穿上黑領緣的內衣和白色的外衣,到洛陽城外西郊迎秋,禮畢再換上紅色的衣服,到東門宰殺牲畜祭祀神靈。這一天,天子還要射獵,將士們也要操練兵法,比賽騎射,炫耀武力。

至宋代,立秋這天宮內要把栽在盆裡的梧桐移入殿內,等到立秋的時辰一到,太史官便高聲奏道:“秋來了!”奏畢,梧桐應聲落下一兩片葉子,以寓報秋之意。

而在民間,婦女兒童都在立秋這天佩戴楸葉迎秋,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中曾記載說:“立秋日……都城內外侵晨滿街叫賣楸葉。婦人女子及兒童輩,爭買之,剪如花樣,插入鬢邊,以應時序。”還有的婦女以石楠紅葉剪刻花瓣簪插在鬢邊。

清代在立秋這天還有“懸秤稱人”的習俗,將稱得的體重數和立夏日所稱之數相比較,以查驗這段時間身體之肥瘦強弱。

立秋時節,迎秋咬秋貼秋膘的傳說與講究

立秋的另一重要習俗是“咬秋”。

立秋時節,許多瓜果成熟,大量上市,很多地方都有立秋這天吃西瓜等瓜果的習俗,俗稱“咬秋”或“啃秋”。在北京、河北、天津等地,家家都在立秋前備好西瓜。到了立秋晚上,一家人將西瓜分而食之,據說可免除秋後餘暑和瘧痢之苦。誠如《津門雜記》所載:“立秋之日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

在江蘇無錫、浙江湖州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白酒同食,認為這樣可以更有效地免除瘧痢。

在杭州一帶,還流行立秋日吃桃子的習俗。這天,大人孩子都要吃桃,每人一個。吃完後把桃核留起來,等到除夕這天,再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俗謂這樣可以一年不染瘟疫。

當然,由於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咬秋習俗也不盡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如黑龍江雙城等地,立秋日忌食瓜果,認為食瓜果會使人消瘦。安徽和州立秋禁食用井水浸泡的西瓜,認為吃這樣的西瓜容易腹瀉。

而山東一些地方立秋後不再吃甜瓜,認為這會加重身上的溼氣。

立秋時節,迎秋咬秋貼秋膘的傳說與講究

立秋還有“貼秋膘”的習俗,就是在立秋這天吃美食佳餚補養身體。《京都風俗志》雲:“立秋日,人家亦有豐食者,謂之貼秋膘。”此俗過去在我國北方地區十分流行。

過去在農村,夏收夏種十分繁忙勞累,人們的體力消耗很大。同時,夏天炎熱潮溼,也容易對人們的身體造成損害,很多人會出現食慾不振、乏力疲憊、精神萎靡、身體消瘦等症狀。到了立秋,天氣開始涼爽起來,正是補養身體的好時機。透過貼秋膘,讓體內貯存更多脂肪和能量,既能補夏天之不足,又可抵禦秋後的寒冬,有益於強身健體。

貼秋膘所吃的美食,各地不盡相同。過去在北京等地,人們立秋這天主要是吃肉。普通百姓家多吃燉肉、紅燒肘子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遼寧地區有立秋日“吃秋飽”的習俗,其中海城、錦縣等地主要吃肉面,義縣等地多吃餅、餃子等麵食。

山東地區立秋這天多吃餃子,有“立秋的餃子入伏的面”之說。

立秋時節,迎秋咬秋貼秋膘的傳說與講究

由於立秋所處地位的重要,古人認為這天的雨晴及立秋時辰的早晚跟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這又產生了立秋“占卜”習俗。

占卜的內容主要有:

以立秋日之雨晴占卜此後的天氣情況,如浙江杭州有農諺雲“立秋晴,一秋晴;立秋雨,一秋雨”;

以立秋日期的早晚占卜秋收早晚、豐歉,在貴州平壩,人們認為立秋在農曆六月莊稼會歉收,在七月則會豐收,當地農諺說“六月秋,減半收;七月秋,得全收”;

以立秋時辰之早晚占卜秋收豐歉,如黑龍江雙城有農諺說“早秋收,晚秋丟”,意思是說,白天立秋,莊稼會豐收,晚上立秋,莊稼會歉收;

以立秋時辰之早晚占卜此後天氣涼熱,民間認為,立秋的時辰在早晨,預示著此後天氣涼爽,若在中午或夜晚則預示著秋季會比較熱,河北新河等地有農諺說:“早晨立秋涼颼颼,晚上立秋熱死牛。”

立秋的占卜習俗多數都是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和生活中的經驗總結,實踐證明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所以直到今天,有一些習俗仍然有實用或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