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變態心理學:越是缺愛的人,越有可能患上極端心理疾病

2022-04-20由 第一心理 發表于 農業

心理變態的人能治好嗎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覺得自己不缺啥的人,比較稀少吧?

感覺自己完全不缺愛的人,可能沒有吧?

完全沒有感受過愛的人,比較喜歡虐待小動物並報復社會

,這你一定是聽說過的。

可明確的是,這些人的心理,已屬於變態。造成心理變態的原因有很多種,而最為重要的一種,就是從小到大一直都缺乏愛的滋養和浸潤。

變態心理歷史源遠流長

對於變態心理的研究,最早於公元前4、5世紀的古希臘就開始了。

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已對人的變態心理進行著描述和研究,並試圖用當時階段較為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去解釋人的心理異常現象,並認為要從患者的身體和大腦中尋找致病原因。

約公元前一世紀,另一位古希臘醫生阿斯克列皮阿德斯則率先用“心理障礙”與“心理不健全”的專業術語來表述變態心理這種症狀。

變態心理學:越是缺愛的人,越有可能患上極端心理疾病

在古代中國,“狂”這一病名詞彙就已經出現在公元前11世紀殷代末期的文獻中。而成書於秦漢時期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是我國最早列出“癲狂篇”,對變態心理作醫學描述,並且存錄了有關治療方案的書籍。

愛是什麼?為什麼我們需要它?

【埃裡希·弗洛姆】美國心理學家

天真的、孩童式的愛情遵循下列原則:我愛,因為我被人愛。

成熟的愛的原則是:我被人愛,因為我愛人

不成熟而幼稚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

成熟的愛則是:我需要你,因為我愛你

【亞伯拉罕·馬斯洛】美國心理學家

當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滿足之後,就會產生被尊重的需要,被愛的需要。

【尼采】

愛是一種偉大的自私。

我們熱愛生活,並不是因為我們習慣了生活

而是因為我們習慣了愛。

變態心理學:越是缺愛的人,越有可能患上極端心理疾病

讀過這些哲學家及心理學家關於愛的總結與判定,你會發現,

愛是一種生物本能,每一個人都需要這一情感和身體觸達,才能激發出更為高階的生物屬性。

造物主給人類設定愛的情感體驗,也許就是為了讓人與動物在殘酷自然環境生存中,以另一種力量變得強大而不可戰勝。

從另一方面來說,似乎這種情感的功效還不止於此。

因為從變態心理學而言,缺乏愛會導致人在各方面的畸形與不正常,有可能,愛是必須要必須的,人始終與機器屬性有明顯的區隔。

回想社會上多種犯罪行為都跟情感的畸形和不健全有密不可分的關係。而愛這種能量極強的情感,如果沒有被激發、被模仿、被體驗,那麼人的心理幾乎可以被斷定為不健康且不健全的。

變態心理學:越是缺愛的人,越有可能患上極端心理疾病

想要了解一些詭異的個體虐待行為,對變態心理學的研究就不可避免。

因為類似研究將能夠幫助人們從異常與正常的對照中更清楚地觀測到人的心理本質,也就是從揭示心理現象開始,可瞭解心理與大腦的依賴關係。

缺乏愛的人往往是被環境戕害了的人

我們都知道心和大腦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依賴的關係。當人在實際的生活環境中,總是遭遇冷漠、挫折、暴力、冷暴力、責打、辱罵等惡性情節時,各種反應匯聚到大腦後,大腦就會為了規避這些傷害而發出一系列身體指令。

比如規避和封鎖自己的情緒情感,身體上變得強硬僵直,以時刻抗打擊的防守姿態準備著,在冷暴力期間,會完全關閉自己的內心,斷絕與外界的溝通交流。

變態心理學:越是缺愛的人,越有可能患上極端心理疾病

久而久之,施暴者給予被施暴者的種種方式和感受,就會深深地烙印在被害者的內心深處,並轉化為潛在意識,等待釋放出來。

當一個人長期處在冰冷環境中,則其情緒、情感、身體、心理都會受到嚴重戕害。

這種戕害發展到最後,就會綜合形成一種

大腦警戒狀態

大腦警戒狀態

在日常生活中,日後無論其他人是否對被害人造成威脅,都會被心理已經失去正常狀態的被害人所埋怨並記恨。

又因為被害人心理上遭受極度創傷,所以也變得極度敏感,加之生活中形成的思維定勢,就會認為所有人都在害他,受害者心理也疊加進來,讓心理狀態更為失衡。

變態心理學:越是缺愛的人,越有可能患上極端心理疾病

凡此種種,對一個人的精神狀況而言都是難以承受的壓力。

,使其始終對外部環境充滿仇恨和怨憤。

心理學家們一直都認為,當深受心理創傷的人將這些怪異行為展現在公眾面前時,他實際上不僅僅是在做某一件事情,而是在他的潛意識裡,有一種想要被人瞭解和知曉的衝動,長久以來所受的委屈和痛苦,他希望被人們看到和評判。

實際上,可以理解為是一種自我拯救和吶喊。

變態心理學:越是缺愛的人,越有可能患上極端心理疾病

而當這種怪異的“吶喊”行為發生在人們身邊時,人們要做的,不僅僅是譴責和批判,而是在制止之後,充分了解其人行為背後的動機和背景,才能從根本上解除一個出了問題的社會人的問題,也才能真正拯救一個人。

無論緣由如何,我們都需要以充滿悲憫的心態明白,變態者的狀態並不是天生的。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Jacobson, S。 (2019, October 11)。 The Victim Mentality - What it Is and Why You Have It。 Harley Therapy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