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此夜曲中聞折柳”,鄧小嵐與孩子們最後的同臺讓人淚目

2022-04-16由 都市熱報 發表于 農業

夜曲歌詞表達什麼意思

4月8日上午,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表彰名單中有一個被方框特別標註的姓名,觸動著人們心絃,引發了全網致敬和關注。她,就是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領隊鄧小嵐奶奶。

3月21日晚,鄧小嵐因突發腦血栓溘然離世,享年78歲。人們無法忘記,她用真情的灌溉,讓大山裡的“馬蘭花”茁壯成長,驚豔綻放於世界舞臺。冬奧盛會上那質樸的天籟童聲打動了每一個人,它所展現的是關於中國脫貧攻堅和鄉村教育振興的故事,更是全世界都能讀懂的關於愛與希望的故事。

“此夜曲中聞折柳”,鄧小嵐與孩子們最後的同臺讓人淚目

就在鄧小嵐意外離開的五天前,她帶著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參與了中央廣播電視總檯《經典詠流傳·大美中華》的錄製,“希望你們繼續快樂地生活,健康,為家鄉的建設做出更多的貢獻”是她在舞臺上留給孩子們的深切祝福。

“此夜曲中聞折柳”,鄧小嵐與孩子們最後的同臺讓人淚目

本週六晚,《經典詠流傳·大美中華》第二期將在總檯央視綜合頻道和觀眾見面。節目中,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將用純淨清澈的聲音,唱響他們心中的大美,節目也將帶著一份神聖使命,用這首歌向鄧小嵐女士獻上由衷的懷念與敬意。逝者已去,精神永存。正如網友所說:“只要我們記得,她就活著!”

十八年桃李滿天下

歷屆學生的問候裡,藏著她送給馬蘭村的禮物

作為今年總檯文藝節目中心重點亮相的節目,新一季《經典詠流傳》從“新”出發唱響大美中華,以現代手法演繹傳統文化,生動展現中華民族的自然山河之美、歷史文化之美、幸福生活之美,在浪漫而深情的時代抒懷中,傳遞“大美中華”的深刻內涵與文化力量。

那麼,究竟是什麼鑄就了“大美中華”?美既是天然的,也離不開一代代人的發現、培育和創造。寄情思于山川湖海的古聖先賢,用詩詞歌賦留給華夏兒女無盡的美的滋養。在十八年的時間裡,鄧小嵐奶奶用愛和音樂,澆灌著一朵又一朵“馬蘭花”,她把音樂之美融進每個孩子的生命,同時也以音樂為橋樑,讓自然、祖國、家鄉之美沁入孩子們的心靈。

鄧小嵐為原人民日報社社長鄧拓同志之女。抗戰時期,她的父母在河北省阜平縣辦《晉察冀日報》,和當地的鄉親們結下了深厚情誼。鄧小嵐在那裡出生,並在馬蘭村度過了難忘的童年。2004年退休後,鄧小嵐回到馬蘭村從事兒童音樂教育,默默堅守,辛勤耕耘,把生命中最後的十八年,全情交付給了那片讓她眷戀一生的土地。

“此夜曲中聞折柳”,鄧小嵐與孩子們最後的同臺讓人淚目

“人家有的時候說,你怎麼能堅持那麼久,因為我做這件事很快樂,我一點不覺得累,不知不覺就過了那麼長的時間。”節目中,鄧小嵐表示自己已經記不清在馬蘭村教過多少孩子,《經典詠流傳·大美中華》節目組為她準備了一份特別的禮物——歷屆學生透過影片帶來的問候。如今在天南地北各個領域奮鬥打拼的學生們,紛紛向鄧老師獻上深深的感謝與濃濃的祝福。與其說這是節目組送給鄧小嵐的禮物,更不如說,這是她十八年來送給所有孩子們最珍貴的人生禮物。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當44個身穿虎頭衣、腳踩虎頭鞋的馬蘭村孩子演唱起希臘語版的《奧林匹克頌》時,一定是鄧小嵐最幸福欣慰的時刻。網友們相信,她沒有離開馬蘭村,只是化作了天上的星星,永遠守望著孩子們。

古老的精神永遠不朽

此夜曲中聞折柳,大山裡的天籟再度唱響

在排練希臘語版《奧林匹克頌》時,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的孩子們記住了歌詞裡的一句話:“古老的精神永遠不朽”。某種程度上,《經典詠流傳·大美中華》就是一個以現代表達來致敬古老精神、汲取古老精神、傳承古老精神的節目。博大精深的詩詞歌賦,飽含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治癒力,當我們重拾它們,就能感受到五千年文明的滋養和力量。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第二期節目中,馬蘭花兒童聲合唱團將在楊柳依依、清風拂面的唯美意境中,唱響詩仙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舞臺用心再現了鄧小嵐教孩子們學音樂的場景,自然的綠色、熟悉的黑板、親切的笑容……相信當孩子們清澈的歌聲響起時,此情、此景、此聲將深深鐫刻進觀眾們的記憶。

除了這份獨特的紀念,本期《經典詠流傳·大美中華》還將帶來更多集思想之美、藝術之美和文化之美於一體的優秀作品。

“此夜曲中聞折柳”,鄧小嵐與孩子們最後的同臺讓人淚目

楊千嬅深情演繹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這段表演將交響樂隊搬到臺上,並由節目音樂總監劉卓進行鋼琴演奏。楊千嬅以歌寄情,將自己的思考融入歌聲:“我相信,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個大林寺桃花。”詩中描繪的春光,也代表著我們內心的理想、愛與希望。正如撒貝南所說:“很多人感嘆春天太短暫了,但如果你對美的感受始終都在,你就有了一個永遠不會消失的大林寺。”

“此夜曲中聞折柳”,鄧小嵐與孩子們最後的同臺讓人淚目

如果說豪放派翹楚蘇東坡是一位“搖滾詞人”,那麼蘇見信帶來的《赤壁賦》就是一支“以搖滾致敬搖滾”的作品。高亢的嗓音,燃燒的舞臺,西方樂器混搭餘音嫋嫋、不絕如縷的簫聲,將讓觀眾真切感受東坡先生化解自我、超越苦難的心境歷程。

“此夜曲中聞折柳”,鄧小嵐與孩子們最後的同臺讓人淚目

《蘇幕遮·懷舊》中,范仲淹把無盡相思化為一筆遼闊深遠的秋色。本期節目,胡夏將透過深沉動聽的歌聲把這份秋之美唱給大家,帶領觀眾在“碧雲天、黃葉地”的舞臺意象裡,感受一代名士范仲淹的三分柔腸、七分風範。

“此夜曲中聞折柳”,鄧小嵐與孩子們最後的同臺讓人淚目

曾在《經典詠流傳》舞臺上精彩演繹過《知否知否》《鷓鴣天·桂花》等曲目的鬱可唯,這次帶來周敦頤的《愛蓮說》。她將以細膩溫潤的演繹,傳遞濂溪先生內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尚堅守。

“此夜曲中聞折柳”,鄧小嵐與孩子們最後的同臺讓人淚目

南京藝術學院古典舞系老師劉迦且歌且舞,把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化作一曲充滿力量美的《鳳凰遊》。他在表演中結合現代舞、古典舞和流行舞的元素,並融入鳳凰飛起的舞蹈設計,以此表達對家鄉南京厚重文化和獨特氣韻的一份理解。

大美中華,美不勝收。在《經典詠流傳》中迎面走來的每一種美,都將是我們和傳統文化的一場欣喜重逢,和高潔心靈的一次溫柔對話。本週六晚,讓我們鎖定總檯央視綜合頻道,繼續開啟大美之旅!

撰稿:萬里

編輯:戴林

稽核:劉鵬飛

總值班:丁香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