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女人體、鳥與夜空,米羅的超現實主義知覺故事

2022-04-09由 藝知現代 發表于 農業

面有相生是什麼意思

女人體、鳥與夜空,米羅的超現實主義知覺故事

胡安·米羅《Woman and Bird in the Night》1975

在米羅的這幅畫裡,哪個是女人?哪個是鳥?哪裡又是憂傷的夜晚?答案初看似有若無。因為形式是離散的,形體好像在好像又不在。

你仔細地看去,在離散的元素中,我們還是能把女人體給定義出來。女人是存在的,因為她所特有的生理特性。女人之存在是真實的,儘管她的外形已大大地背離她原先的模樣,但在我們的知覺裡,我們已經把她identified出來,因而她便是真實的存在了。一般而言,存在這個概念永遠是主觀,儘管存在本身是客觀的永恆的。

知覺

元素與視覺元素的分離是現代藝術的特徵之一。從視覺元素的角度

出發

不美的東西,在

知覺

的空間裡是否是美的呢?這個似乎很難定義。在我們的知覺裡什麼是美的這好像是一個過於抽象的概念。

認知過程大抵是這樣的。一旦我們對於美的認識不再寄託於視覺的外在形式之時,美的定義便從狹義的階段進入到了廣義的階段。所謂的狹義與廣義,

在於

概念的外延不一樣了。後者的外延會大上許多。

外延的擴大也就意味著可以想象的空間更大。關於米羅這幅超現實主義畫作而言,我發現了這樣一個特點。從知覺空間的角度,當我們識別出了女人(左上角靠中)、鳥(右下角)以及虛無的夜色之後,我們會接著識別到在畫的標題裡沒有出現的一個元素:山峰。

隨後,略為神奇的事情出現了。當高聳的山峰確定,女人飄忽在山的頂端,鳥兒盤旋在山腰,無盡的夜空裡,女人與其他不知為何的生物在跳著生命的舞蹈,畫面感瞬即出現了,一種具有獨特韻味的美感躍然而出。知覺的形式被定義了,它忽然間從不確定變成了一個確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