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海上記憶】新場、大團、六灶、鹽倉……這些地名記錄了浦東煮鹽的歷史

2022-04-08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農業

石灰淋灰前存放幾天

【海上記憶】新場、大團、六灶、鹽倉……這些地名記錄了浦東煮鹽的歷史

【海上記憶】新場、大團、六灶、鹽倉……這些地名記錄了浦東煮鹽的歷史

浦東瀕臨東海,自五代至清中期,鹽業生產是浦東地區的支柱產業。鹽場範圍內,逐漸出現了服務於鹽業生產,以鹽民為主的一批早期聚落,有的還逐漸發展為市鎮。下沙鹽場,自南宋起至元代中期,下沙鹽場的鹽課司署先設在浦東鶴沙(今航頭鎮下沙地區),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下沙集鎮。自元代中期至明朝中葉止,下沙鹽業逐漸興盛,鹽場逐漸向東南延伸,此時此課司署遷至原下沙鹽場南場址,新場集鎮因此而繁盛。自明代中葉起至清朝中葉止,隨著長江口逐漸向東南延伸,鹽課司署又遷到了一團址,大團集鎮得以形成。

時至今日,一些與鹽業生產有關的機構早已消失,但還有部分鹽業生產的機構及所屬團、灶、路等名稱轉化為歷史地名儲存並延續下來,併成為浦東鄉鎮建置和行政村及自然村的名稱,如新場鎮、航頭鎮、大團鎮、六灶鎮、惠南鎮鹽倉等。清道光十年(1830年),浦東官辦鹽場所屬的鹽灶基本停煎,但與鹽業生產相關的書畫、詩歌、民謠、舞蹈、故事、地名等“鹽文化”流傳了下來,成為浦東文化的一部分。

其中,由元代下沙鹽場監司陳椿編著的《熬波圖》,是浦東先民艱苦創業的實錄,是千年熬波煮鹽的縮影。

【海上記憶】新場、大團、六灶、鹽倉……這些地名記錄了浦東煮鹽的歷史

陳椿(1293~1335)是元代下沙鹽場監司,他根據前人所作舊圖,增補而成了《熬波圖》,《熬波圖》是中國最早系統描述海鹽生產技術的專著,全書現存圖47幅,每幅圖都配有圖說並附有一詩,生動形象地記載了從建造房屋、開闢攤場、引納海潮、澆淋取滷到煎煉成鹽的完整海鹽生產過程。《熬波圖》這部陳椿匠心獨運之作,是中國歷史上留傳下來的第一部記載海鹽生產技藝的專著,反映了元代我國海鹽生產的總體面貌,史料價值很高。

查詢史料,看到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寫了一篇研究陳椿《熬波圖》的文章,刊載在1927年《小說月報》第18卷第2號上。書中將陳椿四十七圖分為十組,可以看出“熬波煮鹽”的生產工藝流程:

一、蓋造房舍。有《各團灶舍》,《築壘圍牆》,《起蓋灶舍》,《團內便倉》四圖。

二、裹築灰淋與池井。有《裹築灰淋》,《築壘池井》,《蓋池井屋》三圖。

三、引入海水。有《開河通海》,《壩堰蓄水》,《就海引潮》,《築護海岸》,《車接海潮》,《疏浚潮溝》六圖。

四、闢治攤場。有《開闢攤場》,《車水耕平》,《敲泥拾草》,《海潮浸灌》,《削土取平》,《棹水潑水》六圖。

五、曬灰淋滷。有《擔灰攤曬》,《篠灰取勻》,《篩水曬灰》,《扒掃聚灰》,《擔灰入淋》,《淋灰取滷》六圖。

六、載滷入團。有《滷船鹽船》,《打滷入船》,《擔載運鹽》,《打滷入團》四圖。

七、斫柴運柴。有《樵斫柴薪》,《束縛柴薪》,《砍斫柴玍》,《塌車 車》,《人車運柴》,《車運柴》六圖。

八、治制鐵盤。有《鐵盤模樣》,《鑄造鐵柈》,《砌柱承柈》,《排湊盤面》,《煉打草灰》,《裝泥柈縫》六圖。煎鹽之盤,是用數鐵塊拼成。

九、煎鹽。有《上滷煎鹽》,《撈灑撩鹽》,《幹柈起鹽》,《出扒生灰》四圖。

十、收鹽運鹽。有《日收散鹽》,《起運散鹽》二圖。

【海上記憶】新場、大團、六灶、鹽倉……這些地名記錄了浦東煮鹽的歷史

《熬波圖》之日收散鹽

朱自清先生把陳椿《熬波圖》47幅圖,歸納為十大類:從鹽場建設房舍、建造團灶、開挖池井、開通海渠、斫柴運薪、曬灰淋滷,到治制鐵盤、熬波煮鹽、收鹽運鹽等製鹽生產環節,完整地反映了陳椿《熬波圖》“熬波煮鹽”的生產工藝流程。

例如圖一“各團灶舍”:

【圖說】:各團灶舍歸併灶座,建團立盤。或三灶合一團,或兩灶為一團。四向築迭圍牆,外向遠匝濠塹,團內築鑿池井,盛貯滷水,蓋造鹽倉柈屋,置關立鎖;復撥官軍,守把巡警。

【圖詠】:東海有大利,斯民不敢爭;並海立官舍,兵衛森軍營;私鬻官有禁,私鬻官有刑;團廳嚴且肅,立法無弊生。

元朝官府為了禁絕私鹽,採取歸併鹽灶措施:或三灶合一,或兩灶為一,四面築起圍牆,外面還掘有濠塹,院內築鑿池井盛貯滷水,蓋造鹽倉柈屋。還置關立鎖,指派官軍守把巡邏。陳椿《各團灶舍》詩也說明了元代官府對食鹽的重視程度。

其他四十六幅大致相同,均以一圖一說加一詠,讓人一目瞭然。

文章最後談了陳椿《熬波圖》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除編入明《永樂大典》、清《四庫全書》外,近代羅振玉陸續編印了三種版本的《熬波圖》。這三種刊本,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浙江圖書館以及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均有藏本。日本學者吉田寅研究陳椿的《熬波圖》,就是從美國哈佛大學圖書館搞到《熬波圖》影印件才開始的。《中國通史》(元代卷)《中國鹽業史》《中國鹽法志》《中國鹽書目錄》《兩浙鹽法志》(浙江古籍版)、《浙江鹽業志》等史籍,或對陳椿《熬波圖》作出高度評價,或收錄陳椿《熬波圖》47首鹽詩。

1000多年前,惠南還是浦東東南沿海的一片灘塗。宋皇祐四年(1052年),華亭縣令吳及帶領百姓用兩年時間修築了捍海塘,後人稱裡護塘。裡護塘自奉賢往北,經大團、惠南、祝橋一直到龔路、黃家灣一線。這是惠南成陸後最早的一條海塘。裡護塘建成後,從四面八方遷徙而來的惠南先民,在灘塗上開始了艱苦創業勞動,出現的最早產業是鹽業和漁業。

【海上記憶】新場、大團、六灶、鹽倉……這些地名記錄了浦東煮鹽的歷史

南匯博物館內的熬波煮鹽模型

浦東煮鹽製鹽始於五代(907-960年)。在漢著的古籍中,已有吳郡“沿海之濱,鹽田相望”的記載。五代時期已有下沙鹽場,泛指著航頭、下沙、周浦、川沙等一帶的沿海地區。在當時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生產能力很低。

在宋代,鹽利是一項重要的財政收入,朝廷設定縣鹽監、支盆監、場鹽監,以監督鹽的生產。至北宋中期,改進鹽的生產組織,實行集灶為甲的結甲法,在場下設灶,集中三灶至十灶為甲(後又改甲為分場);改進生產方法,推廣煎鹽“鐵盤”。鐵盤由數塊鐵片拼裝成圓盤狀,直徑可達數丈,重萬餘斤。各塊中的間隙,用泥拌石灰填塞。鐵盤擱在用泥塊砌築成的、與鐵盤直徑相同、高約二尺的矮堰上,即為灶。灶內砌若干磚柱,以承擱盤塊,留出煙門。盤上四周用泥、石灰、茅草混合而成的灰料築成二尺高的圍邊,灌入濃滷,盤下灶內點火,以蘆葦、茅草等為燃料,即可煎熬。

元初,鹽場又進行一次重大的改革,立團定界,歸併灶座,建團立盤。或三灶合一團,或二灶合一團,並灶之後,打破一家一戶的分散生產狀況,以“團”為生產單位,連續使用大型煎盤生產,使下沙鹽場的生產在元末明初達到了鼎盛時期。

明代,朝廷將下沙鹽場所屬的土地分為有司地和鹽場地兩部分,在鹽民中分劃出濱海灶戶和水鄉灶戶。濱海灶戶依舊靠煮鹽納課,領取工本為生;水鄉灶戶雖仍屬籍鹽民,但不再從事鹽業,改行種植、養殖業,將鹽課折銀繳官府。明代晚期,濱海灶戶也可以折銀代鹽課,為灶戶擺脫煎鹽的勞役提供了條件。明代後期,“東南地漲”,河道淤塞無人疏浚,加上倭患的影響,額定鹽產量僅為明初的三分之一。

清代,沙漲水淤,鹹潮漸遠,鹽灶逐漸停煮。清道光十年(1830年),全部鹽灶基本停煮。

欄目主編:沈軼倫

文字編輯:沈軼倫

圖片編輯:項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