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武漢七校聯盟”暫停,“清華北大輔修”開啟,部分學科互認學分

2022-04-07由 教育思享 發表于 農業

輔修學分可以相互抵嗎

最近,非常火的一句話,就是再也不用糾結上清華還是北大了?

或許,

網友說,清華北大,自己就從來沒有糾結過

,因為當年高考與這兩所名校的錄取分數線也就是差了那麼一點。

但是近日,清華北大均釋出了一則訊息,

兩校教務部門達成共識,決定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且互認學分

,其中北大開放27門課,以人文社科類課程為主,清華開放12門課程,以理工科為主。

這樣的做法,可謂是強強聯合,將會形成了兩所高校的優勢互補

,對於學校來說,可以提高學生的培養質量,對於學生來說自然是能夠獲得更多優質教育資源。

“武漢七校聯盟”暫停,“清華北大輔修”開啟,部分學科互認學分

如果對某門課程感興趣,可以去旁聽、“蹭”課,這是一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積極探索。

然而,國內的高校眾多,不僅僅是高等學府,還有許多技工院校。尤其是在企業找不到合適員工和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

或許技工院校也應該與企業聯合,開設非常實用的相關“公益課”

,培養合乎時代的人才。

“公益課”這樣做,既能夠調動社會人群自我提升的積極性,也能夠提升全民技能,既利國又利民,而且還能夠解決企業無工可用,以及產業轉型員工技能跟不上的問題。

學校在“公益課”選擇上,也應該推出精品課堂,以實用為主,尤其是在企業需要量大的方面

。開設“公益課”讓更多人能有技能就業,也有提升自我的機會,有利於形成全民學習的氛圍。

“武漢七校聯盟”暫停,“清華北大輔修”開啟,部分學科互認學分

可能很多人認為“公益課”的課設不現實,沒收入誰願意幹,可能還認為會浪費社會資源

,其實可以嘗試新的人才培養機制,比如說,可以建立階梯式人才庫和階梯式培養機制。

簡單來說,就是保證人人有一技之長,這個技能有一定的技術含量,並且應該加入“公益課”,

在這個基礎上,可以開設更為高階的“精品課”,實現了免費與收費的聯合培養人才模式。

另外設計好階梯式培養機制,讓人才一級一級的培養,既可以極大限度地利用社會的教育資源,也能避免浪費,從而達到提升國民整體素質的目的。

當然,對於高等院校也是一樣。

“武漢七校聯盟”暫停,“清華北大輔修”開啟,部分學科互認學分

曾在1999年,

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7所在武漢的部屬高校簽訂聯合辦學協議,允許7所高校的學生從大二開始跨校輔修專業

,達到要求即可獲雙學位證書,被形象地稱為“一張錄取通知書,可上7所名校”。

不過,遺憾的是持續了20年的“七校聯合輔修”模式已經暫停,其中原因不得而知,但是曾經的經驗卻值得總結。

做任何事,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總結失敗經驗,再來的勇氣。

無論這種模式是否存在問題,但是做永遠比不做強。

清華北大這種模式值得肯定。

不過,也需要企業轉變識別人才的方式,改變一本文憑走天涯的局面,才能得到更大的推廣,降低學歷就業的影響力

。而考察人才也應增加個人能力的分量,這樣淡化了文憑,這種聯合輔修才能夠開花結果,表現出強大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