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相伴 30 多年 他對麥冬一往情深

2022-04-01由 四川農村日報 發表于 農業

麥冬多少歲

相伴 30 多年 他對麥冬一往情深

名片

劉志偉,三臺縣花園鎮琴山村明志麥冬加工專業合作社理事長。30多年致力於麥冬產業的發展壯大,帶動周邊鎮鄉貧困戶400餘人就近就業,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心語

力爭實現麥冬標準化種植基地面積達到4000畝,建立10個分社,20個加工點,並透過合理規劃,資源整合,引導農民在種植、收穫和加工、營銷方面向集約化方向發展,為麥冬產業強鎮做出貢獻。□特約通訊員 劉玉明

從認識麥冬,到種植麥冬,再到從事麥冬加工生產,47歲的劉志偉與麥冬——這一味道地的藥材打了30多年的交道。

“麥冬養活了我們一家人,也是涪江兩岸無數家庭的主要經濟來源,多年來,發展和壯大麥冬產業,一直是我的理想。”近日,在三臺縣花園鎮琴山村麥冬種植基地裡,劉志偉向筆者講述了自己與麥冬的“不解之緣”。印象

小小麥冬養活一家人

“父親去世早,家中兄弟姊妹多,母親養活一家人不容易,家裡的主要經濟收入就是麥冬。”劉志偉說,小時候大家都不富裕,除了基本的田地用於種植傳統作物,勉強能填飽肚子外,經濟收入主要來源於生產隊給每戶人家分的兩分麥冬地。

劉志偉告訴筆者,為了有個好收成,他時常跟隨母親,天不亮就挑著糞桶去澆灌麥冬。“當時價格不太高,但比養豬和種植其他作物收入高多了。”劉志偉說,哥哥懂事早,在外務工受傷,手術費就花了3000多元,這在當時簡直是天文數字,全家因此揹負上沉重的債務,幸好當年麥冬豐收,兩分多地收入800元,解了家中的燃眉之急。奔波

收購麥冬成就家業

上世紀90年代,隨著麥冬需求量的增加,麥冬種植面積逐漸擴大,一些小販也開始走村進戶收購麥冬。這讓劉志偉看到了機會。

“一斤麥冬只賺得到幾分錢,但量多了,收入也就提高了。”劉志偉說,當時他和村子裡的幾個年輕人一起深入農戶家中收購麥冬,再將麥冬交給商販賺取差價。積少成多,一年下來,不但還清了家中債務,還有了部分積蓄。

劉志偉拿著積蓄買了一輛腳踏車,這在村子裡引起了轟動。同時也堅定了他從事麥冬生意的信心。為了收購到質量上好的麥冬,劉志偉騎著腳踏車跑遍了涪江兩岸出產麥冬的所有鎮鄉。“常常天不亮出發,晚上兩三點才能趕回來。”回想起奔波的艱辛,劉志偉直言,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正是有了這份艱辛,才有瞭如今這一份家業。發展

研發裝置建立加工廠

2005年,劉志偉和幾個朋友修建了兩組土炕,用於麥冬的烘乾。“兩個月下來能烘乾麥冬50噸左右。”劉志偉說,當時烘乾技術落後,採用含硫煤烘烤,對人的身體損害很大,對麥冬的品質也有很大的影響。

為了提高麥冬品質,劉志偉和合夥人著手研發機械化烘乾裝置。經過3年多的努力,一臺帶有攪拌和烘烤功能的麥冬烘乾裝置試驗成功。2016年,劉志偉成立了花園鎮明志麥冬加工專業合作社,該合作社主要從事麥冬產品初加工,麥冬標準化種植,為社員提供所需的生產資料,引進新技術,推廣新品種,提供銷售、運輸和儲存服務,是一家多功能、複合型的農業專業合作社。

在合作社裡,30餘臺滾筒式烘乾裝置整齊排開。“到現在我們的裝置升級換代已經達到7次了,烘乾效果和速度顯著提高。”劉志偉介紹,滾筒式麥冬烘乾、脫根一體化機械裝置,具有操作易、環保好、品質佳、增值明顯等功效,可年加工優質麥冬2000餘噸。

為從根本上保證麥冬品質,劉志偉帶領合作社在鎮江村建立了麥冬標準化種植可追溯基地,該基地面積達300畝,包括麥冬標準化種植試驗區、麥冬最佳化配方施肥試驗區、麥冬施用富硒元素生產高品質麥冬試驗區,聘請四川農業大學、四川省中醫藥科學院等高研院校專家進行指導栽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