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不負農時“鬧”春耕|多種一季作物多得一份收入:涪陵區在適宜區域推廣“稻菜輪作”

2022-03-27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農業

菜葉還田好嗎

“小任,麻煩再寄10袋大米。”

“收到,張大哥!馬上叫人安排。”

3月9日,重慶日報記者在涪陵區龍潭鎮龍騰社群七組榨菜基地裡採訪時,聽到了這樣一問一答,心裡不由得冒出一串問號:一個青菜頭種植大戶,為何忙於銷售大米?砍收完青菜頭後,他們不是應該忙於育秧、翻耕、回填青菜葉嗎?

原來,這是“稻菜輪作”技術帶來的改變。

搞青菜頭產業之前,任浩淼是一個種糧大戶。今年31歲的他,大學畢業後返鄉跟著父親任長江在龍騰社群從事水稻種植。由於採用綠色種植,他家的稻穀供不應求。後來他們逐漸在周邊流轉了900多畝耕地擴種水稻。

“水稻每年三月育種,八九月收割,稻穀歸倉後田就閒下來,要等到第二年的二三月才開始翻土、育種、移栽,中間有幾個月的‘檔期’一直沒有很好地利用。”任浩淼說,“那時候大家都一樣,哪會想到在這個‘檔期’種植青菜頭嘛。”

變化始於2019年,由於涪陵榨菜名氣越來越響,對原料青菜頭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當地政府開始大規模推廣“稻菜輪作”。簡單來講,就是每年十二月利用冬閒田種植青菜頭,然後次年三月青菜頭砍收後再翻地種植水稻,以此迴圈讓土地不閒,多種一季作物,多得一份收入。

涪陵區榨菜發展中心主任陳偉介紹,以前也有農戶嘗試“稻菜輪作”,但規模小、行情一般,大家根本沒當回事。“現在要是種得好,一畝青菜頭能有2000元收入,且承諾保底回收。”

看似穩賺不賠的好事,龍騰社群起初卻沒農戶願幹。為啥?青菜頭從田裡搬運到公路邊是個體力活,需要找人搬運,扣除種植、工錢等成本,大夥擔心剩不了幾個錢。

為打消村民的顧慮,2019年底任浩淼拿出320畝冬閒田進行試種。第二年3月青菜頭首次收穫,扣除工人工錢、農資成本後,還賺了20萬元。看到任浩淼種青菜頭有賺頭,周邊的村民也陸續跟著種了起來。

“稻菜輪作”不僅能增加收入,菜葉還田發酵還能有效改善土壤,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減少了化肥的使用量。“由於品質好,青菜頭地裡種出來的大米都要比普通大米每斤貴四五元。”任浩淼說,3年下來,“稻菜輪作”增加了七八十萬元收入,他打算一直將“稻菜輪作”進行到底,面積穩定在300畝左右。

截至今年,涪陵區青菜頭種植面積73。3萬畝,其中近30萬畝採用的是“稻菜輪作”,按照每畝2。5—3噸、每噸收購價800元計算,畝均增收2000元以上。“稻菜輪作”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保護了耕地,增加農民收入,實現了一地生“多金”。

今年,涪陵區還將鼓勵更多農戶在適宜區域推廣“稻菜輪作”,並將這種方法向更多區縣推廣,成為當地群眾增收的一把“金鑰匙”。

【來源:重慶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