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今年二月十八是春分,六大習俗要知道,老祖宗的傳統,早看早知道

2022-03-25由 鄉土鄉人 發表于 農業

晝長夜短的變化是由於什麼產生的

春分節氣即將到來,今年農曆的二月十八是春分,

春分節氣有啥習俗?老人說:春分要“1吃2祭做3事”,分別指的是啥?

今年二月十八是春分,六大習俗要知道,老祖宗的傳統,早看早知道

春分有什麼含義?

一、平分春季

春季屬木,從立春開始,冬水隱藏,春木顯現並開始增強,隨著木氣的增長,隱藏狀態的冬水也在不斷消耗而減弱。到了春分節氣,木氣增長到頂點並開始減弱,所以春分節氣就是木氣從上升轉為下降的轉折點,也是木氣最強的頂點。

從時間上來劃分,春季三個月分別為寅月、卯月和辰月,卯月是春季的仲月,春分位於卯月之中,所以春分就是春季九十天的中間點。所以《月令一七十二候集解》中說:

“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

今年二月十八是春分,六大習俗要知道,老祖宗的傳統,早看早知道

二、平分晝夜

冬至之後,太陽直射點開始北返,白晝開始加長。到了春分節氣,太陽直射點到達赤道上方,此時的白晝和黑夜幾乎一樣長。過了春分之後,北半球的白晝就比黑夜時間長了,因此春分平分晝夜。白晝為陽,黑夜為陰,所以春分陰陽各半。

在《春秋繁露》中說:

“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當太陽黃經到達零度時,就是春分節氣交節的時間,所以春分也是太陽黃經新一圈的開始。因此春分節氣平分春季,平分晝夜,平分陰陽,平分木氣。

今年二月十八是春分,六大習俗要知道,老祖宗的傳統,早看早知道

春分節氣有啥習俗?

一、祭日

由於春分是太陽黃經新一圈的開始,也就是太陽黃道到達零度,所以古人常在春分這一天祭拜太陽。《禮記》中記載:

“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意思就是天子在春分這一天的早晨,出東門外祭拜太陽,秋分出西門外祭拜月亮。

而這種祭拜活動就是為了“迎氣”,當然古人在四季都有祭拜活動,以

“春分祭日,秋分祭月,夏至祭地,冬至祭天”,

其祭拜的場所就是日壇、月壇、地壇和天壇,分設於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禮記·祭義》中說:

“祭日於壇,祭月於坎”,“祭日以牛,祭月以羊彘特”。

意思就是在春分這一天祭日,而祭日時要在高臺上,用牛來祭拜。祭月時則在低窪處,用羊來祭拜。

今年二月十八是春分,六大習俗要知道,老祖宗的傳統,早看早知道

二、祭祖

上古文明大多來源於兩種信仰:一種是對天地的崇拜,一種是對祖先的信仰。春分祭日就是來源於人們對天地的崇拜。除此之外,春分也是祭祖的開始。從春分到清明之間,都是上墳祭祖的時候。

所有的祭祖活動都是與早已離開的人打交道,所以古人在祭祖之時,最注重彼此之間的平衡,也就是要選擇一個陽氣旺盛的日子去祭拜。春分平分晝夜,陰陽各半,過了春分之後,白晝就比黑夜長了,也就是陽氣比陰氣強了,並且處於陽氣的上升階段。

夏至是陽氣上升的頂點,夏至過後,陽氣就開始減弱了,所以從春分到夏至之間,就是上墳祭祖的時間,早不過春分,晚不過夏至。春季祭祖與秋季不同,春季陽氣旺盛,人們就會前往祖先居住之地去祭拜,也就是上墳,而秋季屬陰,所以祭祖只在家裡。

今年二月十八是春分,六大習俗要知道,老祖宗的傳統,早看早知道

三、吃春菜

春季屬木,春分是木氣上升的頂點,此時的綠色植物木氣最強。因此就有了

“春分吃春菜”

的習俗。所謂“春菜”也就是綠色的蔬菜,是用來增強木氣,以順應季節的變化特徵。於是每到春分這一天,人們就會去野外採摘春菜。

春菜是一種野生的莧菜,俗稱“春碧篙”,當然並不是非要吃這種野菜,所有綠色的,可以食用的綠色野菜都可以,比如香椿芽,榆錢,菠菜等,其意義都是一樣的。俗話說:

“春湯灌髒,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意思就是用綠色蔬菜熬湯,可以洗滌肝腸。

在四季之中,自然界中成熟的食物,都是該季節最好的食物。春季屬木為綠色,夏季屬火為紅色,秋季屬金為白色,冬季屬水為黑色,所以春季吃綠色蔬菜,夏季吃紅色,秋季吃白色食物,冬季吃黑色,都是為了順應季節的變化。

今年二月十八是春分,六大習俗要知道,老祖宗的傳統,早看早知道

四、戒火草

古人居住的房子大多都是土木結構,春分之後,天氣變暖,火災增多。於是每到春分這一天,人們就會在屋頂上放一些“戒火草”,其用意就是防止火災發生。《荊楚歲時記》中記載:

“春分那天,民並種戒火草於屋上”。

有些地方將仙人掌稱為戒火草,在《泉州府志》中說:

“戒火,一名仙人掌,形如人掌,人家以罐植之屋上,雲可御火災”。

有些地方則以“景天”為“戒火草”,“景天”是一種野草,別名“戒火”、“闢火”、“慎火”等,有些地方則以黃楊和柳樹來防火。

今年二月十八是春分,六大習俗要知道,老祖宗的傳統,早看早知道

五、立蛋

因為春分平分晝夜,平分春季,也就是各種力量均分的時候,於是在春分這一天就有了“立蛋”的習俗,也就是將雞蛋豎立在桌面上。俗話說:

“春分到,蛋兒俏”,

當然秋分也有“立蛋”的習俗,很多地方還會舉行“立蛋”比賽。

其實春分立蛋的習俗很古老,早在四千多年前就有了,但並不是春分這一天的雞蛋才能立起來,所“立”的不過是一種心境而已,也就是在陰和陽趨於平衡之時,讓雞蛋立起來,在立蛋的過程中,讓自己心靜下來。

今年二月十八是春分,六大習俗要知道,老祖宗的傳統,早看早知道

六、送春牛

過了春分之後,溫度回升,降雨就多了,植物也進入了快速生長階段。人們為了不讓鳥兒偷吃莊稼,就用煮好的無心湯圓或者將五穀放入田間,讓鳥兒吃。寓意著將鳥兒的嘴巴粘住,不要再來吃莊稼了。

俗話說:

“春分送春牛,秋分送秋牛”,

而送春牛也就是“送春牛圖”。每年的“春牛圖”都不一樣,是根據干支歷的五行來決定的。比如今年是壬寅年,壬水為黑色,所以牛頭就為黑色,寅木為青色,牛身就為青色,壬寅納音為金箔金,也就是白色,故而牛腹部為白色。

今年二月十八是春分,六大習俗要知道,老祖宗的傳統,早看早知道

寅年的芒神為老人,人在牛左邊,與牛並列,衣服為黃,腰帶為青色等。所以從“春牛圖”上就能看出一年的年景。每到春分這一天,“春官”也就是送圖者會挨家去送,並且會說一些吉祥的話,俗稱“說春”,主人也會送給“春官”一些散錢,寓意著五穀豐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