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李世民對親人無比狠辣,為何被視為明君?他接近了封建帝王的上限

2022-03-25由 堂吉訶德的騎士 發表于 農業

輪作複種在中國什麼時候形成

中國漫長的古代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皇帝,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也有何不食肉糜的,有長在深宮大院的,也有自小乞討最後當了皇上做明君的,當然了,也有明成祖這種飲馬瀚海封狼居胥的。

同樣擁有傑出軍事能力的唐太宗李世民則是個另類,歷史上對於她的評價也一直兩極分化,有的人說他是個難得的明君,他一統了全國還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東突厥,國土面積空前強大,國家也在他的治理下欣欣向榮,有了貞觀之治。

反對者則是認為,他極端冷血,為了當上皇帝,甚至不惜埋伏自己的哥哥弟弟,並將二人的頭顱拿到李淵面前逼宮,為了斬草除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家人都被斬草除根。

李世民對親人無比狠辣,為何被視為明君?他接近了封建帝王的上限

究竟怎樣才是一個真實的李世民,究竟怎麼評價才能顯得客觀公正?

明君的標準

明君昏君暴君,是傳統的中國人民按照儒家的思想給皇帝定義的概念,按照儒家思想,當皇帝的人應該以百姓安康為己任,勤儉勤政,愛惜民力,廣開言路,放棄個人的享受而為國家奉獻終身,最終,為國家的發展起到作用,這才方為明君。

昏君的概念卻是,聽信佞臣不辨忠奸,安心享樂,不理朝政,無視黎民百姓的願望,殘害與自己意見相左的大臣。簡單來說,為國捨己者明君,棄國享樂者為昏君。

李世民對親人無比狠辣,為何被視為明君?他接近了封建帝王的上限

其實本質上來講就是各安其生,各謀其政,如果皇帝,大臣,百姓都能好好在自己的攤子上,奉獻自己的力量,不逾越規矩,不偷奸耍滑,那麼,國家必然就是一種盛世景象。

其實說到底,古代社會本質上就是一種人治而非法治,權力凌駕於法律之上時,法律就會成為有權者的庇護,國家遇明君則強,遇昏君則亡,因為一兩個人的道德水平而決定整個國家的興衰走向,勢必會導致國家發展不平穩。

而這種亂象,直到新中國時期才得到瞭解決,明君與昏君的概念此時才被徹底掃進垃圾堆。

李世民對親人無比狠辣,為何被視為明君?他接近了封建帝王的上限

於國的評價

李世民在帝王中,屬於極為罕見的一類,主動利用制度約束皇權,頗有後世君主立憲的味道,李世民當上皇帝之初,就下了一道詔書,設立了諫議制度。

皇上與臣子進行討論事務時,雙方都處於監督狀態,最終使得臣子之間不論高低皆為國暢所欲言。過去就有類似的制度,但從沒有任何一任皇帝,像李世民這樣身體力行,真正讓這個古老的職務發揮了真正的作用,也由此才有了魏徵這樣的千古名臣。

在軍國大事方面,起草文書的人必須在上面留下各方意見,每個官員都可以暢所欲言,這樣就可以避免個人意志對於國家整體治理的影響過強,唐王朝的決策很少出現失誤的時候,真正的儘可能做到人盡其用。

李世民對親人無比狠辣,為何被視為明君?他接近了封建帝王的上限

國家的治理不僅在於政策方面,還在於選拔官員的方面。現實中官員的任免呼叫,很大程度上會受到上級的個人喜好影響,在個人能力相差不多的情況下,誰都願意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人,但李世民偏偏相反,對於留須拍馬者深惡痛絕。

曾有一人想要利用反季節蔬菜討到李世民的歡喜,最終反倒使自己丟了官職。可以說,為了國家的良好治理李世民徹底丟棄了個人喜好。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每個朝代裡的都有忠臣,奸臣,直臣,佞臣,往往直臣都是不受待見的,這類人雖然一心為國為民,但是在情商方面有待提高,但是李世民偏偏喜歡這一類官員。

李世民對親人無比狠辣,為何被視為明君?他接近了封建帝王的上限

當李世民得知官員存在不同意見的時候,甚至為官員之間不客氣的直言直語感到龍顏大悅,而魏徵之所以能夠成為千古名臣,也是因為李世民的寬容,讓他能夠在朝堂上敢言直語。

在駕馭臣子方面,一般的地方都會選擇同一個等級設立兩名到三名大臣,讓他們之間的權力達到均衡,互相制約,互相利用,以此達到穩定朝堂的目的,這本是常規用人之道,但是李世民偏偏反其道而行。

面對臣子打小報告,他反而勸諫臣子要接受不同人的小毛病,容人所短,用人所長,而對於打小報告的大臣,他將其寬恕,因為這個人還算忠直,就沒有忍心廢掉這個人的官職。

李世民對親人無比狠辣,為何被視為明君?他接近了封建帝王的上限

有如此明君在上,何患朝堂無名臣。寬容的朝堂,生機勃勃的朝廷,幾乎是歷代帝王從未出現過的,如此寬容的國家,聖明的君王,說他幾乎達到了皇帝的上限應該不為過吧。

李世民對待親人

而在家人方面,玄武門之變,似乎成了李世民一生抹去的汙點,也成了後人懷疑他明君之實的依據。

事實上,唐朝的基業基本上都是李世民一己之力打下來的,李淵只不過是起到了一個穩定後方的作用,當時,李世民在朝中的呼聲也是極高,原以為當皇帝是理所應當,但是李淵偏偏封了李建成當太子。

李世民對親人無比狠辣,為何被視為明君?他接近了封建帝王的上限

若是此番還不至於讓李世民行極端之事,但是隨後李建成和李元吉勾結,想要加害李世民這就讓人不能容忍了,與其被動等待,倒不如主動出擊。

玄武門之變,大多數人都只看到了結果,而其中的過程,卻是李世民不得已而為之,事情既已發生就應該做到底,這才有了後來的逼宮以及斬草除根的諸多行徑。

其實李世民對於家人很寬容,李淵後來給他生了許多的弟弟妹妹,無論這些人多麼頭疼,李世民也沒有處死過其中一人,而太子李承乾胡作非為時,他也捨不得廢掉這個太子,直到李承乾造反才堅定了他的決心。

李世民對親人無比狠辣,為何被視為明君?他接近了封建帝王的上限

他對家人並非冷血,一個於國寬容的人,於家又怎會冷血。這樣與家人寬厚,與國家勤政,兢兢業業鑄就貞觀之治的人,豈能因為一個玄武門之變的小瑕疵就遮蓋了所有的功績。

瑕不掩瑜,他的確做到了帝王的頂點,他也是當之無愧的古代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