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緊急提醒!2021“玉米癌症”強勢來襲,防治方法在這裡

2021-06-16由 火爆農資網3456 發表于 農業

灌漿期指什麼時間

玉米粗縮病

是由玉米粗縮病毒引起的一種玉米病毒病,俗稱“小矮子玉米”、“座坡”,也被稱為“

玉米癌症

”,它主要是有帶病毒的灰飛蝨永續性傳染。

玉米粗縮病是玉米苗期的主要病害,嚴重影響玉米的生長,降低玉米產量,

一般可造成20%~30%的減產,嚴重的高達60%以上,甚至絕收!

專家預測,今年玉米粗縮病將會強勢來襲,您準備好了嗎?

玉米粗縮病發病特徵

1、病株生長受到抑制,平均身高卻只有幾十釐米,節間粗腫縮短,嚴重矮化。

2、病株根系少而短,不及健株的一半,易從土中拔起。

3、病株光長葉子不拔節,葉片密集叢生,又短又尖。

4、葉片上原本清晰平滑的葉脈也會變得斷斷續續雜亂無章。隨著病情發展,植株的葉背、葉鞘上的葉脈還會出現明顯的條狀突起。

5、輕病株雄穗發育不良、散粉少,雌穗短、花絲少、結實少。重病株雄穗不能抽出或雖能抽出但分枝極少、無花粉,雌穗畸形不實或籽粒很少。

玉米粗縮病的發病規律

玉米粗縮病以帶毒灰飛蝨傳播病毒。灰飛蝨若蟲或成蟲在地邊雜草下和田內麥苗下等處越冬,為翌年初侵染源。春季帶毒的灰飛蝨將病毒傳播到返青的小麥上,以後由小麥和地邊雜草等處再傳到玉米上。

玉米粗縮病發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灰飛蝨田間數量和帶毒個體的多少,早播玉米發病重於晚播玉米,靠近地頭、渠邊、路旁雜草多的玉米發病重,靠近菜田等潮溼而雜草多的玉米發病也重,不同品種之間發病程度有一定差異。

玉米粗縮病的防治措施

一、農業防治:

1、提倡不種春玉米,近幾年,正處玉米粗縮病流行年份,若改革耕作制度,不種春玉米,改種其他農作物,切斷毒源傳播途徑,可促使該病及早消退。

2、選用抗病品種,這是解決玉米粗縮病危害的最經濟有效的途徑,不同的玉米品種對粗縮病的抗病性有一定的差異。

3、調整玉米播期,避開灰飛蝨的傳毒高峰期。5月上中旬播種的玉米,出苗後正趕上灰飛蝨的傳毒高峰期,再者玉米的3-5葉期易感病,因此發病率最高。

故調整播期可使苗期避開傳毒高峰期,減輕發病程度。應因地制宜,實行春玉米適期早播、覆膜早播,夏玉米適期晚播的方法,重病區儘量減少種植面積。

4、清除雜草,田間、地頭、溝邊等處的禾本科雜草是灰飛蝨傳毒的中間寄主,在玉米出苗前,清田邊、路邊及溝內雜草,減少中間寄主,防止灰飛蝨在玉米出苗後遷移到玉米上為害,從而壓低毒源。

5、強田間管理。玉米苗期要加強田間管理,促苗早發,及時間苗,發現感病植株及早拔除;同時及時澆水,防治乾旱加重病毒病的發生。

二、藥劑防治:

藥劑防治要抓4個關鍵時期,選擇低毒高效農藥,統防統治,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1、玉米播種期使用含有內吸性殺蟲劑的種衣劑或玉米拌種劑,對玉米種子進行處理,以達到驅避灰飛蝨的目的,同時對種子帶毒也可以起到較好的防治作用。

2、小麥灌漿期5月中旬小麥灌漿初期,正值防治一代灰飛蝨低齡若蟲的關鍵時期,此時,及時把握灰飛蝨的發展動態,針對低齡若蟲高峰期集中統一用藥,採用吡蟲啉(10克/畝)或撲蝨靈(50克/畝)等具有內吸性的農藥,對麥田及路邊、溝內未清除的雜草噴霧處理,噴藥時注意用足水量,噴勻噴透保證治蟲效果。

3、小麥成熟期由於灰飛蝨有趨嫩綠性,5月底6月初,小麥成熟後,一代灰飛蝨成蟲由麥田大量向周邊春玉米田遷飛,轉移為害春玉米苗,此時的3-5片葉的玉米苗正值感病敏感期。

因此必須把握好時機,在灰飛蝨遷飛初期,在玉米田用藥,每畝用撲蝨靈50克或用吡蟲啉20-30克與病毒A50克混合兌水噴霧,隔3-5天一次,連噴3-4次,對該病有很好的預防效果。

4、感病初期可選用也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20毫升,加入玉米專用液肥混合後噴施,可有效控制發病。抗病毒製劑的使用一定要突出個“早”字,過了玉米的5葉期,其控制和治療效果就差了。

特別注意事項

1、噴施藥劑的時間偏遲,一般在玉米的7~8葉期,這時灰飛蝨已把病毒傳播到玉米上,其防治效果自然就會不盡如人意。

2、即使防治的時間比較及時,但往往會忽視道旁田邊地頭灰飛蝨的棲息場所,防止噴藥過後,再次遷移到玉米田中繼續為害。

3、灰飛蝨、薊馬、跳甲等傳毒昆蟲喜飛善跳,白天多潛藏在土縫中,傍晚出來取食為害。在噴藥時間的安排上,一般應掌握在下午四五點鐘或傍晚。有些人無視這些害蟲的生活習性和活動規律,想當然地選擇上午噴藥或打工下班後的午休間隙噴藥,不能有效殺滅害蟲,影響了藥效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