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收穫季,秸稈稻殼裡採摘蘑菇。

2022-03-16由 光明網 發表于 農業

稻稈菇可以食用嗎

收穫季,秸稈稻殼裡採摘蘑菇。

收穫季,秸稈稻殼裡採摘蘑菇。

□文/攝 孫健 黑龍江日報全媒體記者 韓波

5月,春耕正酣,而尚志市東安鴻泰食藥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大棚裡,正迎來菌菇收穫季,一簇簇肥厚矯健的大球蓋菇(赤松茸)長勢喜人。而更神奇的是,它們“隱身”在厚厚的稻草、秸稈中,撥開覆蓋的碎秸稈,一枚枚赤松茸就探出頭來,一片片白花花的菌絲也隨處可見。

秸稈稻殼裡怎麼能育出美味菌菇?合作社理事長高世玲揭開奧秘。原來,這是在省農科院的科技“加持”下,實現秸稈三次利用的迴圈新生態。

“秸稈稻殼簡單粉碎後鋪在大棚裡,用上省農科院的菌種,過45-60天,赤松茸就會‘野蠻’生長。” 高世玲笑著說,收穫高峰時段,一棟600米大棚,一天能收穫近萬斤赤松茸。

過了赤松茸一季的生長,秸稈混合菌種的“基料”,就可以再迴圈用來種香瓜、茄子、辣椒、草莓柿子、甜玉米等“菌菜”“菌果”。高世玲告訴記者,“菌菇基料中的秸稈會逐漸分解有機質,腐殖質、養分含量高,種出的果菜不僅產量高,而且非常美味。特別是種香瓜,非常香甜。”

去年,尚志市東安鴻泰食藥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承包了長壽鄉永慶村的50棟扶貧大棚。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帶動鄉村振興,合作社在拓寬增收渠道上下功夫,省農科院植保所全程技術支援,將秸稈、玉米鬍子、稻殼、稻草等隨處可見、可能形成焚燒汙染的資源進行迴圈利用,形成了棚室菌菇、“菌菜”生產新模式。

“每棟600米的大棚,一季赤松茸生長,能消耗5-7噸的秸稈稻殼等,一年可以栽培兩季。”正在和工人忙著採摘赤松茸的高世玲告訴記者,如果可以擴大種植規模,將在秸稈的迴圈利用上探出新路。

變廢為寶不僅利用了資源,也給周邊無法外出打工人員以及脫貧不穩定農戶、下崗人員等提供了就業機會。菌菇大棚大批量出菇時,需要幾十人同時作業,日工資達到150元。而常年在合作社打工的人員,年收入接近3萬元。

高世玲告訴記者,科技“加持”,蘑菇菌種不生雜菌。現在進入收穫季的赤松茸,將在8月完成一季生長,菌床上將立刻種植香瓜,9月中旬就能上市。“能賣上個好價錢!”高世玲說。

高世玲最大的心願,是能夠帶動更多的農戶共同從事風險小、效益好、技術易掌握,同時又保護生態的菌菇、“菌菜”特色種植,今年她還打算做品牌、闖市場,和農戶一起奔小康。

作者: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