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觀察丨甘南有種超級別致的房子,外不見木、內不見土

2022-03-13由 隴上非遺 發表于 農業

大草甸子上有房子嗎

05:17

▲四川甘孜州藏族碉房製造過程

在人類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莫過於衣、食、住、行,除了吃穿,最重要的便是住了。在中國,由於各地氣候條件以及各民族生活方式的不同,居住的房屋樣式和風格也完全不相同。最具特點的民居有北京四合院、西北黃土高原的窯洞、蒙古包等。除此之外,在甘肅還有一種特殊的民居模式,那就讓小編為大家揭開它的神秘面紗吧。

觀察丨甘南有種超級別致的房子,外不見木、內不見土

在全國各地,有許多朋友在暑期會選擇來甘南遊玩。一路上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虔誠的信徒、綿延的草原……在驚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同時,大家是否注意到不遠處十分獨特的民居模式呢?當你走進卓尼一帶藏區,到處可以看到一種外牆利用卵石、塊石和土坯砌築的房屋,這種房屋叫碉房。

觀察丨甘南有種超級別致的房子,外不見木、內不見土

碉房是青藏高原地區常見的藏族人居住的建築形式。據《後漢書》記載,在西南一帶漢時或更早已有碉房,“冉馱夷者,武帝所開,元鼎六年以為墳山郡……皆依山居止,累石為室,高者至十餘丈,為邛籠”,由此可以看出,碉房在漢元鼎六年(公元111年)以前就已存在。

觀察丨甘南有種超級別致的房子,外不見木、內不見土

在唐代,李賢注:“邛籠,案今彼土頤人呼為碉也”。清人陸次雲《峒溪纖志》載:“松潘,積雪凝寒盛夏不解。人居累石為室,高者十餘丈,名曰碉房”。碉房除了青藏高原一帶存在之外,在西康和內蒙古一帶也有分佈,屬於由藏族遷出的分支或屬於同一文化體系的羌氏族系。

觀察丨甘南有種超級別致的房子,外不見木、內不見土

碉房與四四方方的漢族民居的差別很大。簡單的說,碉房就是一種用石頭壘砌或土木修築而成的房屋,以高大厚重的外壁石牆、平屋頂、梯形窗為外觀特徵,高三至四層,甚至更多。碉房多為石木結構,外形端莊穩固,風格古樸粗獷。外牆向上收縮,依山而建者,內坡仍為垂直。因外觀很像城堡,故稱為碉房。碉房具有堅實穩固、結構嚴密、樓角整齊的特點,既利於防風避寒,又便於禦敵防盜。

觀察丨甘南有種超級別致的房子,外不見木、內不見土

這種碉房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從外面看不見一根木頭,以石砌牆,窗戶少而小,正所謂“外不見木、內不見土”。這一座座用石頭壘起的房子,體現了在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儘可能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就地取材,節約物力財力。

觀察丨甘南有種超級別致的房子,外不見木、內不見土

普通人家的碉房多為三層,以柱計算房間數。一般底層為牧畜圈和貯藏室,層高較低;二層為人們的居住層,大間作堂屋、臥室、廚房、小間為儲藏室或樓梯間;第三層,則多作經堂和曬臺之用。由於藏族信仰藏傳佛教,誦經拜佛的經堂佔有很重要位置,神位上方不能住人或堆放雜物,所以都設在房屋的頂層。

觀察丨甘南有種超級別致的房子,外不見木、內不見土

碉房民居色彩樸素協調,基本採用材料的本色:泥土的土黃色,石塊的米黃、青色、暗紅色,木料部分則塗上暗紅,與明亮色調的牆面屋頂形成對比。粗石壘造的牆面上有成排的上大下小的梯形窗洞,窗洞上帶有彩色的出簷。在高原上的藍天白雲、雪山冰川的映襯下,座座碉房造型嚴整而色彩富麗,風格粗獷而凝重。如今,隨著時代的不斷髮展,除寺院建築外,這種形式的房屋已逐漸減少。

非遺傳承人展播

舟曲剪紙

之王建琴

觀察丨甘南有種超級別致的房子,外不見木、內不見土

王建琴,漢族,生於1975年,舟曲縣巴藏鄉人。剪紙作品《東山轉燈》獲“首屆幸福東山杯民俗文化和剪紙大賽”一等獎,首屆“幸福東山”剪紙作品評比展示中獲“金剪獎”,獲“甘南州十佳剪紙手工藝人”稱號。其作品主要有《東山轉燈》《牡丹中堂》《五福捧壽》《五穀豐登》《十二生肖》等。2017年成立了“東山鄉井坪村剪紙刺繡農民專業合作社”。現為甘南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舟曲剪紙的州級代表性傳承人。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須知:非遺專案、圖片、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