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我教育孩子學習孔融讓梨,結果他連梨子皮都吃不到

2022-03-12由 阿壩如水蓮子 發表于 農業

綠色的梨子皮可以吃嗎

我教育孩子學習孔融讓梨,結果他連梨子皮都吃不到

現在的家長在翻看孩子的小學品德教育書時意外的有了一個發現,在他們小的時候,被奉為品德教育經典的“孔融讓梨”、“鑿壁偷光”、“司馬光砸缸”等內容都統統消失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難道這些經典的內容已經“過時”了嗎?現在的孩子們不需要學習和傳承了嗎?

尤其是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告訴孩子們要學會謙讓,多麼好的教育素材,居然被遺忘了,難道孔融讓的梨子不香甜嗎?

這個故事很簡單,孔融4歲的時候,父親孔宙的朋友給他送來幾個酥梨嚐嚐鮮,孔融的媽媽把酥梨洗好,準備讓孔融和其他幾個孩子一起分著吃,當時剛剛四歲的孔融把最小的酥梨自己留下,其餘的他按照長幼之序,分給了其他幾個兄弟姐妹。

父親看到後很驚訝,問孔融為什麼把最小的留給自己,而把個頭更大、更甜美的酥梨讓給自己的兄弟姐妹,孔融回答說:哥哥姐姐年齡比他大,理應吃大個頭的酥梨,而弟弟妹妹們年齡比他小,他理應讓著他們。

大人們聽到後都認為日後孔融這孩子非池中之物,必成大器。

而孔融讓梨也成為我國謙恭禮讓的典範。可是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漂洋過海到了美國後,卻有了不一樣的理解。

美國的一所在講授“孔融讓梨”的故事時,並沒有嚴格按照我們傳統文化的定義給學生講解,而是展開了開放性的討論,讓學生就孔融讓梨這個故事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我教育孩子學習孔融讓梨,結果他連梨子皮都吃不到

大部分美國學生並不認可孔融讓梨所表現的謙讓精神,而是認為孔融年僅4歲,就選擇放棄自己權利,把好東西留給別人是一種討好他人的行為,沒有四歲孩子應有的自我,失去了自我個性。

而美國人對孔融讓梨的不認可,反饋到國內後,很快引起大家贊同,尤其是八零後和九零後們。

我教育孩子學習孔融讓梨,結果他連梨子皮都吃不到

也難怪,我們的八零後和九零後雖然絕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平時在家有什麼好吃的都讓著他們,但他們有表兄弟姐妹,還有堂兄弟姐妹啊。

還有左鄰右舍還有爸爸媽媽的朋友帶來的小朋友,於是,他們經常被父母逼著學習孔融。孔融還好,畢竟一家人吧,可是,別說八零後九零後的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了,雖然隔一層,但還算有血緣關係。

可是,爸爸媽媽的朋友的孩子算怎麼回事?還有鄰居家的孩子算怎麼回事?我憑什麼要讓他們。

可是,不行啊,人家一進來,爸爸媽媽立刻就嚷嚷,快,把你的東西給xx玩,或者給xx吃,人家難得來一趟,人家是客。你要懂事。

甚至孩子還沒有反應過來,家長已經做主讓自己的孩子當了孔融。有的直接動手將自己孩子手裡的玩具奪走,給小客人。

至於在幼兒園裡,老師不但對孩子講孔融讓梨的故事,還要他們學習孔融,對於不學習孔融的,不把玩具給其他小朋友玩的,老師要批評,甚至老師直接下手,乾脆沒收不願分享的孩子手裡的玩具。

強硬的,欺騙性地(比如說,你把玩具給客人玩,等會兒爸爸帶你買好吃的,下次媽媽給你買雪糕,結果永遠不會兌現)讓孩子學會分享,讓八零後九零後很鬱悶,也對孔融讓梨有些牴觸。

我教育孩子學習孔融讓梨,結果他連梨子皮都吃不到

當然,當八零後和九零後長大後,有了自己的孩子,也像他們的爸爸媽媽一樣,用孔融讓梨教育自己的孩子,結果發現他們的孩子學習孔融讓梨後,連梨子皮都沒有。

這更讓他們鬱悶,我讓自己的孩子學會分享,結果人家卻教育孩子當仁不讓啊。

而這個中國傳統故事在美國肯定水土不服啊,因為美國人崇尚個性,崇尚孩子的天真單純,而且覺得4歲孩子是不會主動讓梨子的。這肯定是作秀。

他們怎麼也不能理解中國受儒家傳統文化的影響,講究的是禮讓、恭敬謙讓、尊老愛幼。《孟子·梁惠王上》一文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說的也是這樣的道理。

旨在教化人們要懂得尊老愛幼,在孝敬自己的長輩時也要尊敬與自己父母同齡但與自己沒有親緣關係的老人。在教育愛護自己的孩子時,也應該愛護與其他與自己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

其實,這個故事有許多空白,讓我們不能理解孔融讓梨。

我教育孩子學習孔融讓梨,結果他連梨子皮都吃不到

比如,孔家的家庭氛圍如何,家教怎樣?尤其是他讓梨是出於真心還是勉強?還有,他的哥哥們對他讓梨的反應。是心安理得嗎?覺得孔融應該讓梨嗎?要知道,弟弟還小,孔融讓梨心甘情願,可是,哥哥們比他大,他都要讓弟弟,哥哥們就不應該讓他嗎?他才4歲啊。

但他卻是主動的,心甘情願讓的,因為他看到哥哥們不是讀書就是幫父母做事,很辛苦,或者看到哥哥們保護他,愛護他。

也就是儒家所倡導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精神在他們孔家形成良好家風,包括他的父母對鄰居的謙讓。

如果沒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那麼,孔融讓梨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景。

當孔融讓梨後,父親表揚了他,哥哥們也誇獎了他,然而,從那以後,家裡無論吃蘋果、桃子還是其他水果,包括點心,他只能拿最小的,一旦他不讓,哥哥們馬上就會指責他,你怎麼能這樣?你怎麼不懂事啊。

或者像網友說的,他不讓,狼牙棒伺候。

我教育孩子學習孔融讓梨,結果他連梨子皮都吃不到

也就是有了第一次讓,你以後必須天天讓,事事讓,處處讓。久而久之,家裡最小的,最爛的水果就被他承包了。

於是,孔融從開心的主動讓梨到被動地,勉強地讓梨,結果長大後,自卑覺得不配吃大梨子了。

當然,還有這樣的情況,孔融讓梨,主動吃小的梨子,爸爸非常高興,連忙誇獎:“呀,我的融兒多麼懂事,多麼乖呀,才4歲就知道這些大道理,老爸獎勵你一個梨子。”

這就是吃小虧佔大便宜,孔融讓梨還多得一個,哪怕多得一片,也讓他覺得自己賺了,於是,下次繼續讓,他知道他不會吃虧。

孔融讓梨的關鍵在於能夠說出道理來,其實,有些孩子也是喜歡主動讓梨的,但卻說不出大道理,或者不願說出大道理,於是,讓梨後得不到好處。

當然,孔融讓梨被現在的讀者或者網友質疑的是,因為大家從史料上了解了長大後的孔融,簡直可以說幻滅啊。

我教育孩子學習孔融讓梨,結果他連梨子皮都吃不到

孩童時代可以為哥哥讓梨的孔融,成年後對父母卻非常的不尊重。孔融對外大肆宣揚:“父母沒有什麼可親的,對父親來說,生孩子只是為了滿足情慾;對母親來說,肚子不過是容器,孩子只不過是暫時寄存在那裡而已,孩子生出來了和容器就沒有關係了”。

日常生活中孔融對父母也非常的不孝順,經常對他們大呼小叫,甚至是謾罵。最終,處處與曹操作對的孔融,被冠以“不孝”的罪名,滿門抄斬。

當然,因此就說孔融讓梨是作秀也不對,其實,許多孩子很大方,懂得謙讓,他們的行為也是出於本能,他們並沒有覺得讓東西了自己就吃虧。

當然,如果教育或者環境影響不那麼良好的話,孩子也會學著作秀的,比如,一個孩子在他讓梨後,連梨子皮都吃不著,而這種情況不改變,他可能形成懦弱性格,不敢為自己爭取自己應該得到的。

如果一個孩子讓梨被過分渲染,或者拔高到道德層面,那麼他就不敢做真實的自己。長大後作出許多言不由衷的事情。

或者獲得過多獎勵,讓一個梨子結果收穫一堆梨子,他就可能學會投機取巧。

而今天的我們不必把孔融讓梨這個故事當作糟粕,扔進垃圾桶,但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正確引導,在平時生活中,要讓孩子學會分享,學會謙讓,但也要保護孩子的物權意識。

不要為了面子讓孩子讓梨,而是引導。更不要說一套做一套,一邊教育孩子融四歲能讓梨,而自己在生活中處處佔便宜,並且炫耀自己所佔的便宜,就連自己的弟兄姊妹夫妻之間都算計,給孩子不好的影響。

孔融讓的梨沒有變味,只是看怎麼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