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古代社會進步的標誌之一:當農民開始不種糧食

2022-03-11由 手機裡的書包 發表于 農業

經濟作物分為哪幾類

自古以來我國是一個以農耕為基礎的國家,直到2011年我國的城鎮人口比重才超過50%,也就是說在此之前,農村人口一直佔多數。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我國古代的農民過著一種自給自足的生活,並沒有太多的商品經濟,最多就是在糧食豐收的年份把糧食賣了或者用糧食兌換其他的東西。

古代社會進步的標誌之一:當農民開始不種糧食

這種看法是不全面的。在我國古代隨著生產力的提高,早在先秦時期就發展出了商品經濟。這時候就出現了不以自足為目的的種植行為,農民開始種植所謂的“經濟作物”,透過種植經濟作物來換取生活必需品,提高本身的生活質量,今天就來介紹一下我國古代的經濟作物,古代的農民是如何賺錢的。

1。 古代經濟作物的起源和種類

人類從石器時代開始逐漸馴化了小麥、水稻、粟等農作物,隨著大量的農作物被馴化完成,人類進入了農耕時代。在進入農耕時代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是以種植糧食為主,食物是人類生存的第一需求(空氣和水除外,這兩樣東西可以從自然中直接獲取)。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生存需求被滿足之後,人類開始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這些需求也要有相應的物質基礎,對於以農耕為基礎的國家來說,開始在土地上索取糧食之外的產物,這就誕生了經濟作物。所謂的經濟作物一句話來概括就是

不以滿足自身需求為目的而種植的作物,其主要作用是用來交換。

古代社會進步的標誌之一:當農民開始不種糧食

古代的經濟作物按照用途分類大致可以分為如下幾類:

(一)紡織類:這一類經濟作物大概是我國農民最早開發的經濟作物,主要有麻、棉、桑蠶等,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我國已經開始種植纖維作物大麻、苧麻。山西襄汾陶寺龍山文化遺址出

土的麻織物,大概的年代應該是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而同一時期的浙江吳興錢山漾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的絲帶,絲綢片等,說明了這一時期已經有了較為發達的紡織業。麻和絲也是我國古代的紡織品,直到棉花傳入中國才改變。

(二)榨油類:人類最早使用的油都是動物油,這可能和人類開始在火上燒烤食物有關。隨著人類進入農耕時代,植物油逐漸代替了動物油成為人類主要的油料產品。油在古代不光是食用,在其他的手工業也有非常大的作用,比如造船業中的防水和密封就離不開桐油。

(三)印染類:人類開始對美有追求之後就想辦法在大自然中獲得顏料,中國人最早馴化的用於印染的植物是蓼藍,中國人從蓼藍中提取藍色的時間最晚不晚於商代,在《詩經》中就有這樣的詩句:

終朝採藍,不盈一詹,

詩句中表達的就是婦女採集藍葉的場景,而且在《周禮》記載,當時的周朝設有專門的“掌染草”,為周天子掌管染料。古代主要用於染料的作物除了蓼藍之外還有紅花、紫草、梔子等。

(四)茶與菸草:茶對於中國人的重要性可謂不言而喻,茶作為古代主要的出口商品影響了整個世界。茶葉原產於巴蜀地區,在唐朝中期之後推廣到華北地區,從此在中國飲品領域一統江湖。菸草自從明朝傳入我國,開始是作為一種藥品,而後發展成為大眾化的嗜好品。雖然從明朝開始政府層面多次禁菸,並且相當嚴厲(崇禎皇帝頒佈“吃煙者死”的禁令,可見那時候的菸民有多痛苦),但是仍然沒有阻止其發展傳播。

古代社會進步的標誌之一:當農民開始不種糧食

(五)其他生活用品,比如製糖用的甘蔗甜菜,各種園藝類的蔬菜、觀賞的花卉等。

2。 古代經濟作物的發展過程

我國古代經濟作物的發展大體經歷了三次高峰,這三次發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融合與溝通。一類是中國內部南北方的交流,第二類是從西域或者美洲引入了大量的經濟作物。

第一次種植經濟作物的高峰是在秦漢時期,秦朝的統一讓內部的溝通更加便利,特別是秦始皇實施了車同軌,書同文的政策,讓農作物之間的交流也變得更加便利。這其中典型的是桑蠶的種植和養殖技術從黃河流域推廣到了全國。這其中最為重要的事件是漢朝絲綢之路的開通,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了很多西域的農作物,這其中有代表性的是芝麻(當時稱為胡麻),芝麻從東漢到元朝都是我國主要的油料作物,當然還有其他的比如葡萄、黃瓜等。

古代社會進步的標誌之一:當農民開始不種糧食

第二次經濟作物的大規模發展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如果說秦漢時期構建了古代經濟作物的基本類別,那麼魏晉南北朝時期就在每一個類別上有了極大程度的發展。比如芝麻在被用於榨油之後,人們開始廣泛地嘗試其他的類似作物是否可以用來榨油,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荏子、大麻子和蕪菁子開始用於榨油。這一時期蔬菜的種類大幅增加,僅在《齊民要術》中專門記載的蔬菜種類就達到三十多種,當時就有記載種植蕪菁獲利“勝作十頃谷田”。這一時段不光經濟作物有大的發展,農學也迅速發展,主要原因是這一段時期人口流動範圍之大,人口流動人數之多堪稱歷史之最,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北方人口南遷,讓種植的作物快速傳播。

第三次經濟作物發展的高潮是明清時期。這一次主要體現在美洲作物的引入上。以前引入的非本土植物都是來自於西域,而這一次農作物的引種高潮則源自於美洲。這一次引種的作物對我國影響非常大,許多高產量的農作物比如玉米、番薯廣泛種植,經濟作物的種類也得到了改良,比如花生開始作為油料作物,並且耐旱、出油率高的向日葵也開始廣泛的種植。菸草也正是在這一時期開始大範圍的引入並種植。

古代社會進步的標誌之一:當農民開始不種糧食

總的來說,經濟作物的發展與我國內部民族融合和與世界的聯絡密不可分。

3。 經濟作物對社會產生的影響

經濟作物與社會的發展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絡,經濟作物的種植和手工業的發展二者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沒有爭論的必要。可以認為二者是相互促進的,經濟作物發展之初只是部分農民的副業,但是隨著需求的增大,農民會在經濟作物和傳統的糧食之間做選擇,《齊民要術》中記載農民種植蕪菁的收益:

“一頃收子二百石。輸與壓油家,三量成米,此為收粟米六百石,亦勝谷田十頃。”

這種現象就會促使農民大量的種植蕪菁,蕪菁的種植量的增加也會帶動下游的榨油產業,這樣就進一步促進了社會的分工。與此類似的還有菸草、棉花和茶葉,當時由大量的農民以種植經濟作物為主,這就帶來了大量的加工、運輸、買賣的從業人員。

促進了社會的分工,社會分工是生產力進步的總要標誌。

經濟地理學區域學派創始人蘇聯學者巴朗斯基曾經概況道:

城市是與農業沒有直接聯絡的居民集中點 。城市是依靠那些從農業經濟分化出的非農業經濟部門工業(括手工業在內) 、商業和運輸業而成長起來的。

由此可以看出農民開始大規模種植經濟作物是古代城市發展的起點,經濟的作物的發展是古代城市化程序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