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2022-03-11由 品詩賞詞 發表于 農業

爬犁是什麼意思

民俗是民族文化的載體,是認識一個民族及其民族文化的鑰匙,也是體現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透鏡。從民族性格來看,東北地區肅慎系民族粗獷豪放、勇武為榮、武功文治,穢貊系民族好讓不爭、講究禮儀、勇猛好鬥,東胡系民族以騎射為本,驍勇剽悍、粗獷豪放,漢民族溫文爾雅、重文講武、寬大為懷。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在東北民俗文化中, 肅慎系民族的習俗對東北地區的生活影響較大,比較著名的有滿漢全席、旗袍、薩滿教等。東胡系民族主要以遊牧經濟為中心,雖然他們也接受了漢族和其他民族的影響,但本民族的基本特徵至今沒有改變。穢貊系民族作為消亡的民族,其民俗文化已經融合在東北其他民族的文化之中。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滿族的習俗被東北地區廣為接受,與漢族的習俗進行了有機交融,構成現代東北民俗文化的主流。下面就我們瞭解一下東北地區的一些民俗文化活動。

01 打圍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遼瀋的滿族以農業為主,而吉林,黑龍江以採集和狩獵為主,所以東北的滿族有著農業與採集、狩獵相結合的生活方式。在滿族人的生活中狩獵佔有著重要的地位,滿族人“四季常出獵打圍。有朝出暮歸者,有兩三日而歸者,謂之打小圍。秋間打野雞圍,仲冬打大圍”。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所以,在滿族飲食中肉類佔有較大的比重,滿族人尤其喜愛豬肉。滿族人的衣著與氣候和狩獵有關。衣服緊身,既暖和,又行動方便。特別喜歡穿袍,皮制服裝佔有很大的比例。

02新娘坐福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東北的漢族婚俗結婚的當天被稱作“正日子”。聽著這“正日子“三字,聰明的你一定就會想到,那還有另外一個非正日子的日子吧!這“正日子”通常都是由男方家定下的,那個非正式日子則是由女方家定的,名為“待客日”,這待客日的時間總是要早上正日子三到四天的時間。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待到新娘家的門前時,新娘已經在家打扮好了,正坐在自家床上呢!床上要鋪著一雙嶄新的被,新娘坐在上面稱為“坐福”,是寓意新娘無論結婚前還是結婚後都是穩坐在福堆裡的。新娘家的親屬們在門的裡面要緊緊地把門拽住,不讓新郎進來。給了紅包,還要把新郎戲鬧夠了,才肯放他進來。

03懸弓、抓周

在東北,孩子出生時叫“落草”。因為過去滿族婦女生小孩時,要將炕蓆捲起,鋪上穀草或蒿草,使孩子生在草上。故有此稱。生的如果是男孩,家人就在房門左側懸掛一套用杏樹枝做成的弓箭(樹條作成弓形,中間插一羽毛作箭),向人告知家裡有一位勇士出生,滿族人稱之為“公子箭”。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滿族的這種懸弓習俗,反映出民族的尚武精神與傳統。如果是女孩,則懸掛一條紅佈於房門的右側,以此祝福孩子將來心靈手巧,幸福安康。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孩子至一週歲時,要舉行較為隆重的儀式,有“抓周”之禮,以測試孩子將來的志向。為孩子舉行“抓周”儀式時,一般準備刀剪、弓箭、鞭子、算盤、綵線、紙筆、錢幣、陀螺、串鈴、食盒、書簡和酒令筒等物,將這些物件放在一起,讓孩子隨意從中抓取,以孩子抓取的物品預測他(她)的未來。

04 狗拉爬犁

在東北,幾乎家家戶戶都有爬犁,只是大小的區別。爬犁基本樣式是由四根木頭兩兩一組,做成井字形狀,在這個形狀之上會有各種不同的變化,但大同小異。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爬犁通常是由馬拉、狗拉、羊拉或者是人拉,馬拉的爬犁比較大,帶轅子的,通常都是生產隊集體用的,可以拉木柴、糧食、糞和人。狗或羊拉的爬犁比較少,人拉的爬犁比較多。人拉的爬犁是中型的,一米左右寬,一米半左右長。人在前面用繩子拽著,拉個什麼東西很是方便的。

05 扭秧歌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東北秧歌又稱秧歌舞、扭秧歌,有著悠久的歷史,是北方勞動人民長期創造積累的藝術財富。它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又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菱歌、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等技藝與形式,是我國最具代表性的一種民間舞蹈形式之一,具有自己的風格特色。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東北秧歌的風格,以火爆、歡快奔放著稱。民間稱秧歌扭得好叫“扭得浪”,不但舞姿要優美,而且腰胯擺得幅度要大,節奏感要強,表情要有感染力。要表現的既紮實又活潑,既敏捷又俏皮,又要有質樸的艮勁,表演起來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紅火熱鬧、規模宏大、氣氛熱烈、鬧得熱火朝天,這樣才符合東北豪爽熱情的民風,。

06 二人轉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東北的冬天大雪封門,早年,這裡的人們都有貓冬的習慣。家家戶戶將火炕燒的滾燙,炒上一鍋爆米花揚在炕蓆上,左鄰右舍聚在一起,大人盤上腿看紙牌,男孩扇啪嘰,女孩欻嘎拉哈,一幕幕畫面民俗又溫馨。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東北的二人轉在歷史上曾形成東、西、南、北四個流派。東路以吉林市為重點,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路以遼寧黑山縣為重點,受河北蓮花落影響較多,講究板頭。南路以遼寧營口市為重點,受大秧歌影響較大,歌舞並重。北路以黑龍江為重點,受當地民歌影響,唱腔優美,素有“南靠浪,北靠唱,西講板頭,東要棒”之稱。後來各流派取長補短,互相融洽,就形成了今天的二人轉。

07 皮影、木偶戲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木偶戲(含被單戲)和皮影戲統稱小戲,木偶戲俗稱木肘肘、木腦殼,皮影又叫燈影。它與大戲之不同點,在於藝人透過生動靈活的操作與表演,用它來表達形形色色的人物形體動作、思想感情和完整系統的故事情節。

粗獷豪放,樂趣叢生的東北地區特色民俗文化

由於皮影(高約60多釐米)、木偶(高約50多釐米)形體小,舞臺小,劇團人員少,易於深入田間、院落、車間、學校進行演出,故謂之“民間小戲”。建國前後,綿竹的皮影、木偶這種戲劇藝術頗為活躍,成為人民文化生活中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