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一座小城竟與許多國名有關,《史記》記載是否有誤——共城遺址

2022-03-09由 古城觀止 發表于 農業

商朝記載了夏嗎

我們偉大的祖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全稱從何而來呢?“中華”自然就是中華民族的意思,但是“共和”呢?根據百度百科的定義,“共和”的基本定義就是國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國家和政府應當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應當為私人利益而奮鬥,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國家名為共和國的原因。那我們繼續再延伸一下,為什麼在中文裡把這種體制稱為“共和”呢?

一座小城竟與許多國名有關,《史記》記載是否有誤——共城遺址

共和路(輝縣市)

這其實與西周後期一個著名的歷史事件有關,也與我們要介紹的古城有關。

西周的周厲王時期,厲王貪財好利,統治殘暴,任用榮夷公實行“專利”,即以國家名義壟斷山林川澤,不準國人(國都裡的平民)依山澤而謀生,藉以剝削人民。他違背周人共同享有山林川澤以利民生的典章制度,引起周朝國都鎬京(遺址在今西安市長安區)民眾的怨恨。民眾常常聚集在一起議論咒罵厲王的暴行,《詩經》中的“碩鼠碩鼠,無食我黍;三歲貫汝,莫我肯顧;逝將去汝,適彼樂土”描述的就是厲王時期的暴政,碩鼠指的就是以周厲王為代表的貴族特權階級。

周朝大夫召穆公聽到了百姓們的議論,對國事非常憂慮,向周厲王勸諫說:“百姓已經無法忍受暴虐的政令了!”周厲王大怒,找到一個衛國的巫師,讓他來監視那些議論的人,巫師告誰議論,周厲王就殺掉誰。這樣一來,國都裡的人再也不敢在外面公開說話,熟人在路上遇見也只能相互遞遞眼色(成語“道路以目”的來源),諸侯們也不來朝拜周王室了。

周厲王卻為此得意洋洋,對召穆公說道:“我能消除百姓對我的議論,百姓再不敢有怨言了吧?!” 召穆公聽後卻嘆息道:“你只是把老百姓心裡的話堵住罷了。不讓老百姓說話,就像堵住河道不讓水流一樣,這是不可能成功的事情(“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成語的來源),而且等水蓄積到一定程度就會決口,到時就會引起更大的傷害。老百姓的怨言也是這樣。治水的方法是疏通河流,使流水暢通。治理百姓也應該放開言論,讓百姓敢說話,這樣天子才能知道自己的得失。如果堵住百姓的嘴,以後還會有誰贊同您,跟隨您呢?”但周厲王仍然一意孤行。

一座小城竟與許多國名有關,《史記》記載是否有誤——共城遺址

公元前842年,鎬京城裡對厲王已經忍無可忍的平民爆發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武裝暴動,進攻王宮攻擊厲王,史稱“國人暴動”,國人即國都裡的平民。周厲王驚惶失措,狼狽渡過黃河,逃奔於彘(今山西霍縣東北)。

周厲王逃走後,朝政無人管理,國都裡的平民對周王室的怨氣也沒有完全平息,甚至還圍攻了周厲王的太子靜(即後來的周宣王),所以暫時無法再讓周王室繼續執政,只能暫時尋找德高望重的人代理朝政。而共國的國君共伯和好行仁義,名聲頗佳,諸侯和大臣們便一致擁戴共伯和“攝行天子事”,由他暫時執掌周朝政務。共伯和遂替代周王室行使職權,他代行周朝王政的時期,史稱“共和行政”。他代行王政的第一年(公元前841年),以他的名作為年號,史稱“共和元年”。也就是從這一年開始,中國歷史有了準確紀年,兩千多年來再未間斷。

共和行政之前,中國歷史處於傳說時代,其時間脈絡、重大事件、帝王更替都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沒有明確的日期記載,準確性非常差。雖然現在已經可以透過一些對天相的記述(如日食、月食、星象等)推斷日期,但是這些天相的記載只是極少數,大多數事件都沒有準確的時間記載。而從共和元年開始,歷代史官開始做編年體記錄,使中國之後的歷史脈絡清晰,記載翔實,從未間斷,這在整個世界範圍內是絕無僅有的。

一座小城竟與許多國名有關,《史記》記載是否有誤——共城遺址

共伯和執政後,減賦稅,輕徭役,國家再度恢復到欣欣向榮的狀態,共伯和也得到了朝野的一致讚美。共伯和還讓周、召二公著力培養太子靜。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周厲王病死於彘,國都鎬京內的平民對周王室的怨恨情緒也已平息,共伯和就和諸侯及大臣們商議,扶持太子靜即位,是為周宣王。宣王即位後,改年號為宣王元年(前827年),“共和”時代結束。共伯和歸政於宣王后,隨即重返故里共國,繼續去當自己的小國之君,被譽為“和有至德,尊之不喜,廢之不怒,逍遙得志於共山之首”(今本《竹書紀年》沈約注)。

一座小城竟與許多國名有關,《史記》記載是否有誤——共城遺址

共城東城牆北段(遠處即九山)

需要說明的是,“共和”二字的來歷還有另一種說法,即是在國人暴動之後,周朝是由召穆公和周定公共同執政(稍微再準確些,周定公和召穆公),所以取“共同執政”之義,稱為“共和”。但這種說法只是在司馬遷的《史記·周本紀》中有這樣的記載,曾經我們的歷史教科書中也是這樣的觀點。而其他先秦史料如《竹書紀年》等則大都是記載為共伯和執政,再結合近現代發現的文物(如清華簡、周鼎的銘文等),現代主流學者普遍認為,“共和行政”的最初含義確實就是共和執政的意思,司馬遷可能是誤解了古代文獻的意思。要知道,即使是司馬遷所在的西漢武帝時期,距離共和行政也已經過去了七百多年(大約相當於現在與元朝時候的差距),加上秦始皇焚書坑儒之後東周之前的史料相對較少,司馬遷出現誤讀也情有可原。

共和行政之前,王位的產生先後有“禪讓制”和“世襲制”兩種傳承製度(堯舜禹時期的禪讓制也存疑)。而由諸侯和民眾共同推選出來代行王政的制度,則是在共和時期首創,這也開創了我國共和政體之先河,是中國政治制度史上厚重的一頁,成為了近現代共和制度之雛型,採取這種制度的國家就叫作共和國。從這個角度出發去溯源,“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名稱的由來具有了更加深遠的淵源和意義。這裡,忍不住為我們祖先們的偉大創舉點一個贊!

而共伯和所在的共國,即是今河南省輝縣市市區中北部的共城遺址,坐落在太行山支脈九山(即共山)的南麓,東接東石河,西臨衛河上游的百泉河,南望平原,是目前為數不多的西周諸侯國都城遺址。

一座小城竟與許多國名有關,《史記》記載是否有誤——共城遺址

共城東北角

共國的得名,可能與共山或共工氏有關。輝縣市遠古時期為共工氏部族居地。共工,又名共工氏、康回、孔壬,中國古代神話中的水神。炎帝的後裔,火神祝融之子。在早期的文獻中,共工是堯的臣子,之後演變為古帝王、部落首領,後再轉變為神話中怒撞不周山、破壞天體秩序的天神。共工所處的時代,往前可追溯至高辛氏、顓頊、黃帝、炎帝等時期,往後則流傳至舜、禹時期。但遠古時期的歷史與神話相互摻雜,各類史書記載也是相互矛盾,所以其真實性我們這裡不做過多討論。

一座小城竟與許多國名有關,《史記》記載是否有誤——共城遺址

共工雕塑(輝縣琉璃閣遺址公園)

共國則建立於西周晚期,史料中並無太多記載,也無明確紀年,推斷為共伯和的封地。共伯和的生平除了“共和行政”之外史料記載也極少,歷史學界曾經將其與衛國的共伯以及衛武公混為一談,但現在已經證偽。春秋初期(前722年),鄭國發生叔段之亂,謀劃作亂的鄭莊公之弟太叔段兵敗,被迫逃到共國,因此太叔段又被稱為“共叔段”。共叔段為公孫、段姓的始祖之一,所以有天下段姓出共城之說。這段歷史就又和鄭國京城(京襄城)的歷史連到了一起。

一座小城竟與許多國名有關,《史記》記載是否有誤——共城遺址

共城遺址公園

共國在春秋中期(約公元前660年左右)被鄰國衛國所滅,由共國改為共城。戰國時期,共城歸魏國所有,秦朝歸河內郡,西漢設為共縣,隋朝改為共城縣,金朝時期因避諱金顯宗允恭(共之諧音)之諱才有了輝州之名,明朝時改為輝縣至今,共城也一直是輝縣的縣城治所。

一座小城竟與許多國名有關,《史記》記載是否有誤——共城遺址

東城牆頂部

現存的共城遺址推測建造於戰國時期的魏國,總體平面近似正方形,周長約五公里,西牆總長1300米,北牆總長1200米,南牆總長1200米,東牆沿東石河總長1400米,總面積約156萬平方米(兩千三百多畝)。

一座小城竟與許多國名有關,《史記》記載是否有誤——共城遺址

共城遺址衛星圖(紅色部分為城牆遺址)

現存城牆斷斷續續,其中東牆儲存最為完整。東牆南段長約360米,東牆北段長約600米並與北牆相連,北牆東段殘存約180米,北牆西段殘存300米並與西城牆相連,西牆北段殘存約300米,南牆大部分被現代建築佔據,僅餘東南角一小部分。現存城牆殘高一般4-6米,最高處超過10米,牆基一般寬40米左右,最寬處接近80米,殘留頂寬10-20米,兩側夯土版築,中間填土,夯層厚度7-15釐米不等。

一座小城竟與許多國名有關,《史記》記載是否有誤——共城遺址

東城牆夯土層

北城牆和西城牆相連的部分已經建設成了共城遺址公園,大部分地方只能看到牆基凸起的部分,已無法看到原貌。儲存最為原始的地方是在故城東北角,可以看到較為明顯的夯土層,還可以看到外牆的馬面等附屬建築。

一座小城竟與許多國名有關,《史記》記載是否有誤——共城遺址

東城牆馬面示意圖

可能因為鄰近太行山且東西兩側均為河谷,因此共城城牆修建的極為厚實,尤其是北城牆,修建在地底岩石層之上,堅如磐石,足可以防禦一般山洪的衝擊,但依然阻擋不住現代城建的步伐,北城牆中段大部分已被現代建築所破壞。

下期我們將走向陝北,去探訪匈奴王朝留存在中國的唯一一座都城,同時也是西夏王朝的龍興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