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雜交水稻技術,究竟難在哪裡?

2022-02-24由 五十牛牛 發表于 農業

保持系和恢復系是什麼意思

近期熱播的高分電視劇《功勳》想必很多人都看,裡面的功勳人,每一個都讓我印象深刻,尤其是最後一章的袁隆平,耗費數十年時間來研究雜交水稻,更讓人感受到能吃飽飯是多麼幸福的事情,那麼雜交水稻究竟難在哪裡?竟讓世界多國的科學家望而卻步。

其實在雜交水稻出現之前,我們國家種植的水稻基本上都是畝產只有300公斤左右的常規稻,而常規稻的優良性狀又不盡相同,有的粒大飽滿、有的抗旱耐旱、有的產量高、有的抗蟲害,如果讓他們雜交,使得各自的優良性狀都集合在一顆水稻上,那麼就會得到一株完美的水稻,這也就是雜交水稻的構想,這種水稻性狀明顯優於父母兩代的情況也被稱為雜種優勢。

雜交水稻技術,究竟難在哪裡?

這個構想聽起來似乎很容易,但在水稻上操作起來卻並不輕鬆,因為水稻是雌雄同體且自花授粉的植物,所以我們必須透過人工干預來實現水稻雜交,那麼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人工去除雄蕊,再進行異花受粉,但是由於水稻花太小,一株水稻上有上百個花朵,想要大規模操作並不現實,所以想要給水稻做雜交其實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而袁隆平院士之所以能把雜交水稻做成功,就是因為他偶然在田間發現了幾株雄性不育的水稻,這種水稻的雄蕊發育不正常,無法自交產生果實,只能藉助別的水稻花粉來授粉產生雜交種子,這種雄性不育的水稻可謂彌足珍貴,它可以免除人工去雄的繁雜操作,使得水稻雜交變成可能。找到雄性不育系說起來簡單,但操作起來可謂相當艱難,要從數百萬顆水稻裡一一篩選,難度可想而知。

雜交水稻技術,究竟難在哪裡?

由於這種天然雄性不育的水稻十分稀少,想要異花授粉進行大規模製種還不現實,還需要擴大不育系的數量,所以袁隆平院士便提出了三系法,它們分別是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不育系就是指雄性不育的水稻,它只能作為母本,保持系是指性狀和不育系相同,但花粉正常且能和不育系雜交,使其繼續產生不育系的水稻,而恢復系是指具有優良性狀且花粉正常,能夠與不育系進行雜交,使其產生具有雜種優勢種子的水稻,並且後代具有了可育性。

雜交水稻技術,究竟難在哪裡?

而保持系與恢復系水稻都是純合子,所以他們透過自交便可獲得,這就是三系法的基本原理,它可以將不同水稻的優良性狀整合到一起,最終體現在雜交水稻上。但三系法也有它的侷限性,不僅耗費資金更耗費時間來種植大量保持系,並且也限制了雜交組合的多樣性,後來隨著光溫敏雄性不育系水稻的發現,袁隆平院士又提出了兩系法雜交,去掉了三系法裡的保持系,直接使用具有優良性狀的父本恢復系與光溫敏雄性不育系進行雜交,從而產生雜交水稻種子。

雜交水稻技術,究竟難在哪裡?

這是因為光溫敏雄性不育系水稻的育型,是受到光照和溫度的影響,我們可以透過改變這些條件來產生可育或不可育的水稻,從而實現光溫敏雄性不育系的自身繁殖和雜交制種,使得雜交變得簡單且組合也更多。1995年兩系法的成功,也使得我國的水稻畝產上升了5%-10%左右,正是由於雜交水稻的成功,我國現在水稻的畝產量已經突破了1000公斤大關,2020年11月的第三代雜交水稻更是突破了畝產1500公斤的目標,這已經是1958年時候的4倍之多。

雜交水稻技術,究竟難在哪裡?

袁隆平院士不僅解決了我國數億人口的吃飯問題,還將雜交水稻推廣到了世界多國,造福了全世界人民,而這也是他給予我們最為珍貴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