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堅持耕讀修業培養園藝人才

2022-02-17由 瀟湘晨報 發表于 農業

園藝學包括茶學嗎

堅持耕讀修業培養園藝人才

湖南農業大學園藝學科(以下簡稱“學科”)始於1923年修業學堂園藝科,在1958年始建的果樹、蔬菜、茶學本科教育專業基礎上,經過分化融合形成了“一片葉子”“一株辣椒”“一串葡萄”的本科園藝特色專業群,培養了一大批“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濃鄉型”卓越園藝人才,形成百年老字號園藝本科教育40年強農興農的“湘農經驗”。

傳幫帶聯動 傳承園藝耕讀基因

學科在實踐中形成了“愛國憂民的價值使命、紮根大地的理想信念、習勞耐勞的優良作風”的耕讀基因,學科把傳承耕讀基因貫穿整個人才培養體系,在代代傳承中築牢專業發展之道。

師徒傳承、個性鍛造與榜樣帶動成為學科承續耕讀基因的三個立足點。師徒傳承方面,老教師將多年沉澱的技術傳授給新教師,新教師結合技術變革再進行發展性傳承。新教師獨立進入教學崗位後,又將所掌握的新技術傳授給學生。學科重視學生的個性鍛造,同一個學生可以同時接受來自果樹、蔬菜、茶學三個專業方向的專業指導,在此基礎上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方向。同時,學科在學術屆、商業界與政治界選樹不同型別的典型,建立榜樣班級、榜樣寢室和榜樣個人三層次的榜樣體系,以榜樣力量帶動師生奮發向上。幾十年來,學校湧現了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劉仲華、湖南省教書育人楷模鄒學校等優秀教師。

研產學協同 創新園藝耕讀器識

研、產、學協同,以科技創新帶動產業服務,以產業服務帶動學科專業拓展,促進新園藝卓越人才培養體系的創新發展。

在“研”方面,學科先後建成了國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作物種質創新與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兩個國家級科技平臺、教育部茶學重點實驗室和園藝作物種質創新與新品種選育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在“產”方面,學科以科研成果為支撐,透過自辦產業讓學生直接到對應崗位進行實習,實習即生產,直接創造經濟效益,為社會服務;在“學”方面,以就業為導向,對本科生學習專業進行拓展,即本科生以園藝學科大類進行學習,強調專業學習的雙基(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教育。

多年來,學科探索“服務團隊+特色基地”模式,先後選派科技副縣長、科技特派員57名,“三區”人才46名,設立特色基地12個,如茶學團隊全產業鏈支撐黑茶產業,助力湖南省黑茶產值在2020年增加到200億元。

農工貿貫通 增強園藝耕讀能力

“農工貿貫通”,指以“農”為本的園藝學科鏈,以“工”為體的園藝產業鏈,以“貿”為翼的園藝市場鏈——三鏈有機銜接,構成全鏈圖景。

以“農”為本的園藝學科鏈,指新農科園藝專業自身的知識、技能、素養的有機組成,是人才培養基石。以“工”為體的園藝產業鏈是指圍繞園藝產品的加工知識、技術和文化建立起來的理論和實踐系統,是促進園藝專業往前發展的動力源泉。以“貿”為翼的園藝市場鏈,指以服務三農、振興經濟、健康人類為宗旨的商貿教學體系。

自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以來,學科共培養全日制本科生11374人,培養了學校果樹奠基人、教育家柳子明教授以及鄧秀新、鄒學校、劉仲華三位中國工程院院士。

道知行合一 豐富園藝耕讀實踐

學科透過全員、全方位、全過程實踐育人,將所有可以承載資訊的人、物、時空、活動等統統視為育人的媒介,構建了一個泛實踐教學體系。

“道”之要領,是透過開展“柑橘文化節”“茶葉文化節”“葡萄文化節”“西甜瓜文化節”“木薯文化節”等多個主體文化“園藝嘉年華”社團活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同時,透過“競賽促創新”,鼓勵學生參加“創業大賽”“園藝比賽”來提高學生創業能力。

“知”之體系,是學生在第一學年完成公共必修課和部分專業基礎課學習;第二、三學年完成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幹課及實踐教學環節後進入導師科研團隊進行創新能力訓練;第四學年進入導師科研團隊進行科技創新實踐,學生從“感知”到“認知”再到“悟知”的知能素養在完善的體系中得到培養。

“行”之階梯,是學科實現了從專業實踐(角色的形塑)、專業實驗(知識的體悟)、專業實習(能力的內生)到專業實效(素養的外顯)層層遞進的“行”之結構體現,使“道”和“知”得以實現。

(周明星

楊國順)

(廣告)

【來源:光明日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