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桃樹蚧殼蟲防治效果不好?果農要注意這些防治誤區!

2021-06-06由 植保小貼士 發表于 農業

桑盾蚧蟲體怎樣防治

桃樹蚧殼蟲又名桑盾蚧、桑白蚧,主要危害桃樹和李樹!近年來針對桑白蚧的防治,很多果農反應防治效果不佳!那麼桑白蚧到底該怎麼防治?

桃樹蚧殼蟲防治效果不好?果農要注意這些防治誤區!

桑白蚧的生活習性

在我看來,瞭解害蟲的習性才能更好的用藥!桑白蚧在南方,每年發生5代,冬季以雌成蟲在果樹上越冬!春天,雌成蟲透過吸食汁液迅速成長,身體開始膨大,體內卵粒逐漸形成,遂產卵在介殼內,每雌產卵50~120餘粒。卵期10天左右(夏秋季節卵期4~7天)!成為若蟲以後5-7天開始分泌出白色蠟粉覆蓋於體上。雌若蟲期2齡,第2次脫皮後變為雌成蟲;雄若蟲期也為2齡,脫第2次皮後變為“前蛹”,再經脫皮為“蛹”,最後羽化為具翅的雄成蟲。但雄成蟲壽命僅1天左右,交尾後不久就死亡!

桃樹蚧殼蟲防治效果不好?果農要注意這些防治誤區!

桑白蚧為什麼會防治效果不好?農戶有哪些誤區?

沒有抓住最佳時機防治!

在農村,現在很多果農在進行桑白蚧的防治時,打了很多藥卻沒有用,其實也不一定是藥不管用,還可能是因為用藥的時間不對,此時蚧殼蟲表層蠟質層過厚也會引起防治效果不佳!這裡我們所說的最佳時機就是蚧殼蟲卵期至第一代若蟲5-10天,此時沒有蠟質層比較好防治!

沒有做到提前預防!

很多果農對於蚧殼蟲都是見蟲用藥,這就導致了用藥劑量的加大,成本的加大!桑白蚧卵不規則圓形,很小大概0。3毫米,若蟲長度為0。4毫米,個體小,在田間不仔細觀察很難發現,等到枝條被大量蚧殼(直徑2~2。5毫米)覆蓋呈白色時,果農才引起重視!這時已經產生了危害!所以建議果農提前噴施殺卵藥劑噻嗪酮/螺蟲乙酯/吡丙醚等!

防治時只針對樹枝噴藥而忽略了果實!

很多果農在噴藥時只單一的對果樹枝幹進行殺蟲,其實桑白蚧還危害果實,這點果農也要注意!危害症狀為:果實表面產生大量小紅點,這種情況往往會被當成病害!所以果農在噴藥時應當注意果實上的蚧殼蟲防治,尤其是桑白蚧發生嚴重的果園!

分不清桑白蚧的雌蟲和雄蟲,雄蟲一般在變為成蟲以後一天時間完成交尾即死亡,但是會在果樹上留下白色的“麩皮”,果農看到這一層白色的蟲以後就會大量噴藥,造成了浪費,同時對雌蟲效果也減弱!

這個問題估計好多果農都沒注意!這裡給大家科普一下:桑白蚧雌雄成蟲有差異,雌成蟲灰白色體長2-2。5毫米,雄成蟲體長0。5~0。7毫米,橙黃色!果農在用藥時應該注意觀察!

桃樹蚧殼蟲防治效果不好?果農要注意這些防治誤區!

桑白蚧的防治方法

針對果樹桑白蚧,果農在防治時一定要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冬季進行合理的清園,同時進行藥劑防治!19年殺撲磷禁用以後,果農應該擺脫高毒農藥的影響,使用新成分!這裡推薦大家關注噻嗪酮、吡丙醚、螺蟲乙酯這三種殺卵成分,配合毒死蜱、噻蟲嗪效果表現均不錯!#谷豐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