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鄭國:四通八達,土地肥沃,四戰之國,龍虎相爭

2022-02-12由 玲瓏文史 發表于 農業

龍虎相爭下一句是什麼

鄭國是周朝最後一個分封的諸侯國,然因地處中原腹地,地理位置重要,為春秋諸侯爭霸的首要目標。

終春秋之世,各大大小小的戰役幾乎都和鄭國糾葛不清,尤其春秋時期幾場重要的戰爭,如秦、晉“崤之戰”迫使秦國向西發展而稱霸戎族、楚莊王因“邲之戰”立霸中原、晉厲公因“鄢陵之戰”削弱了楚國使晉國復霸……這些重要戰役皆與鄭國有關。

因此,稱春秋時期的鄭國為“四戰之國”,一點也不為過。

鄭武公定都新鄭後,鄭國已不在王畿之內

在交通不發達的時代,人類文明受到大自然地理環境的侷限,不同地區的族群因而發展出不同的生活方式、政治、經濟、民俗、傳統、習慣等文化,因此疆域是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由於不同而發展出具有獨特性的文化。

周代實行封建制度,以血緣關係與輔翼功臣來分封諸侯以鞏固其統治地位。西周自穆王之後,因四周戎狄不斷的侵擾,連年征戰,使得國力大為消耗,因此不得不加重對人民的剝削;厲王時更變本加厲,終至被流放,而有了“周召共和”。

厲王之後繼位的宣王整頓朝政,力圖中興,分封諸侯,而其弟姬友就是宣王在位的第二十二年受封於鄭,姬友成了鄭國的始封者,也就是鄭桓公。

鄭國為西周末年宣王在位晚期受封的姬姓諸侯國,可見早已有“鄭”這個地名,而且鄭國初封之時,其封邑不大,就在王城附近。

鄭國:四通八達,土地肥沃,四戰之國,龍虎相爭

《東周列國·春秋篇》鄭武公劇照

西周末年,幽王寵愛褒姒,烽火戲諸侯,眼見國之將亂,據《國語》記載鄭桓公聽從史伯建議,以財物賂虢、鄶,將百姓及財物暫放在虢、鄶之間十邑之地。

十邑之地並非都是虢國、鄶國所有,而是處於濟水、洛水、黃河、潁河等四水之間的十個小國,位置相鄰,其中以虢國和鄶國的國力最強,地勢也較險要。若能攻下虢國和鄶國,則其餘八國因國力弱小,無法與鄭抗庭,自然就歸順於鄭。

由此可知,鄭武公定都新鄭,是取十邑之地理中心來築城,以安定新土地上的人民。新鄭已不在王畿之內,鄭國疆域此時已大抵確定。

群雄逐鹿中原,鄭國疆域開始發生變化

鄭國定都新鄭之後,鄭莊公藉口討伐共叔段之餘孽,及身為王朝卿士以王命討不庭,侵伐鄰近諸侯國,來擴張鄭國版圖;但莊公之後,霸權興起,群雄逐鹿中原,鄭國為首要目標,戰禍不斷,因此鄭國的疆域略有變化。

首先是許國。春秋時期,鄭國和許國因地理位置較近,鄭國國力較強大,時有侵伐許國之情況,許國因畏懼鄭國,而時常遷都,故鄭國的疆域略有擴大。

魯、齊、鄭以許不共,同伐許,許莊公奔衛,而齊僖公本將許國讓於魯,而魯隱公不受轉而讓給鄭莊公。

然而,鄭莊公並未滅許,反而奉立許莊公之弟許叔,即後來的許穆公,將他安置在許城東部來安撫許國人民。也就是說,鄭莊公只佔取了許國西部。直到後來鄭國發生“公子五爭”,許穆公再趁亂趕走鄭軍,收復了許國舊都。

許國本在鄭國南方、楚國北方,夾在鄭、楚兩國之間,在許國遷都之前,鄭國屬於晉之聯盟,而許國則一直親楚,因此鄭國對許國侵擾不斷;再加上魯成公十年鄭伯討伐偽立國君之人,而公子班逃到許國,導致鄭國二度攻許,終於許靈公畏懼鄭國的威逼,向楚國請求遷徙到楚國的葉地,而許國舊地則盡為鄭人所佔。

其次是櫟邑。櫟邑在鄭國初期的歷史中,佔有一重要的地位,鄭厲公若不是據有櫟邑,豈有實力可再度復位?

櫟邑應是鄭莊公築城,賞給屢有戰功的公子突的封邑,而在“公子五爭”之時厲公殺祭仲不成,出奔於蔡,最後因櫟人殺檀伯,鄭厲公又回到櫟邑休養生息。

櫟邑數見於《左傳》記載,一直都是鄭國的邊邑,但到魯昭公元年,此時櫟邑應已入於楚。自“邲之戰”楚莊王稱霸中原後,晉、楚二強不停爭鄭,故近楚之櫟邑,是有可能為楚所佔,所以楚公子圍才能派人城犫、櫟、郟。

鄭國:四通八達,土地肥沃,四戰之國,龍虎相爭

《東周列國·春秋篇》鄭莊公劇照

再次是虎牢天險。虎牢位於周、鄭之間,為鄭國西北邊上一重要的天然險要,對鄭國的邊防非常重要,而一旦失去了這天然的要塞,則只能任人擺佈。

虎牢本是天子狩獵之園圃,因周穆王圈虎而名“虎牢”。之後鄭武公於助平王東遷之時趁機滅了東虢國,而周平王順勢又將虎牢賜給了鄭武公。

就如鄭莊公所說“制,巖邑也。”虎牢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鄭國數次得又失之。魯襄公二年,晉會諸侯伐鄭,孟獻子獻計:“請城虎牢以逼鄭。”及襄公九年,晉率諸侯伐鄭頒佈命令曰:“修器備,盛餱糧,歸老幼,居疾於虎牢,肆眚,圍鄭。”可見虎牢皆屬晉而非鄭,晉國才得以駐軍戍守來逼迫鄭國。

最後是費滑。費滑為春秋時期滑國之都城,其位置在周、鄭之間,雖為秦國所滅,但卻屢次為周、晉、鄭所爭。

因春秋初期鄭國國勢強盛,地理位置較接近鄭國的滑國一直是鄭的與國,直到魯僖公二十年,滑國叛鄭親衛,而使得鄭國二度討伐滑國,但並未滅了滑國,最後是在魯僖公三十三年秦師伐鄭未果,返國的途中秦滅了滑國;在秦滅滑之後緊接著的秦晉“崤之戰”中,晉大敗秦軍,於是滑國土地盡為晉國所有。

滑國本是成周東北方一小國,春秋初年鄭國強大,因此附庸於鄭,但隨即因親衛叛鄭,而遭受兵禍,最後為秦所滅,國都費滑入於晉。因滑國地埋位置介於周、鄭之間,相距皆不遠,而引起了周、晉、鄭之爭奪。

由上可知,西周末年,桓公封鄭本在王畿之內鄭邑,鄭武公助平王東遷趁機滅了東虢,取虢、鄶之間十邑之地,定都新鄭;鄭莊公時諸侯入許,因此鄭又佔許國西邊部分國土。至此,鄭國版圖大抵確定,疆域大都在河南,東到雍丘,與楚相接;西至虎牢,與成周相鄰;南到許州府、容城,隔著汝水與楚交界;北越黃河到達封丘,與衛國交界。

鄭國地處中原腹心、四戰之地,戰禍連年,因此國土略有增減,但大抵仍在河南省北部中間。

鄭國:四通八達,土地肥沃,四戰之國,龍虎相爭

《東周列國·春秋篇》鄭莊公劇照

“雙刃劍”——既是交通樞紐,又是四戰之國

中國古代王朝的疆域,是由若干個自然或人為劃分的地理區域構成的,它們有著不同的優勢與劣勢,其影響也有顯著差別。

像和周天子關係最密切的周公旦封於魯,開國元老呂尚封於齊,武王之弟封於晉,一但中原有事,便可以從西北東三方大軍夾擊,管叔、蔡叔及武庚的叛亂,立刻被壓住,便是地理位置的優勢。

春秋時期的爭霸戰爭,與各國當時所處的地理位置有著密切的關係,如鄭國位於東周王室旁,又充分的利用與周王室的關係,莊公時首先在諸侯中稱雄;秦國位於關中,東有崤函險關被晉國控制,無法東進中原,只能向西發展;晉、齊、楚等春秋大國都是地處中原四周,周圍大多是落後的戎狄部落和國家,為其向周圍擴張發展提供了便利,故很快就成為強大的國家。可知地理位置與政局的發展關係密切。

鄭國地處中原,位於秦、晉、楚三國交界之處,四通八達,土地肥沃,氣候溫暖,雨水充沛,灌溉便利,十分有利於發展農業及商業。

然而,鄭國雖地當中原要隘,卻介於晉楚兩大國之間,於春秋中期後,不得罪於晉,即得罪於楚,以小事大,左支右絀。晉楚爭奪中原霸權的戰役中,鄭處境最難,鄭子產為中國最卓越的外交家,實非偶然。

鄭國雖是地勢險要之國,有一定的優越性,也曾為鄭的早期強盛起過一定的作用,隨著形勢的發展變化,卻成了制約鄭國發展的重要因素。

鄭雖處於中原之中央,卻是四戰之地,四周多強大國家,僅有的幾處險關要隘不足以使鄭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環境。待大國家蜂起交侵時,地險也就很容易失去。

晉居北,楚居南,齊居東,秦居西,吳越居東南,各據地勢之一偏,進則可以為中原的共主,退則除秦當顧及西戎諸國外,都少後顧之憂。鄭國缺少的正是這種可供安全發展的環境和擴充套件壯大的條件。

鄭國明顯是戰略要地,大國若能控制此地,便會為成就霸業起到積極作用。所以四周大國強盛後,都競相爭奪鄭國。鄭國在爭霸的夾縫中而經常喘息不定,因而鄭莊公之後,常常採用朝晉暮楚的搖擺外交政策,很難再有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