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2022-02-11由 新浪財經 發表于 農業

林華醫療怎麼樣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作者 | 觀韜

流程編輯 | 小白

未來盈利能力的不確定是林華醫療的主要問題。

2021年5月27日那天,證監會公告蘇州林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林華醫療”)首發未獲透過。

值得注意的是,林華醫療是當日唯一上會的企業,關鍵還是本年第三次上會。

1月14日,在發審委召開的2021年第8次工作會議上,林華醫療被暫緩表決的決議;

3月4日,發審委原計劃在2021年第26次會議上再次表決,但上會前夕,林華醫療因尚有相關事項需要進一步核查,主動取消。

這麼一家一波三折最終折戟的公司,到底是啥情況呢?歡迎走進刨根問底攔不住欄目。

一、塑膠製品企業轉型醫療器械

林華醫療前身為1996年6月成立的蘇州林華塑膠製品有限公司,2003年正式命名為蘇州林華醫療器械有限公司,開始涉足醫療器械領域,實際控制人是吳林元和吳文燕父女,二人目前合計持有公司89。20%股權。

現階段,林華醫療主要從事臨床血管給藥工具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Ⅲ類醫療耗材靜脈留置針系列、輸液港、醫用敷料以及注射器等其他產品。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其中,留置針系列是林華醫療主要收入來源,過去四年收入貢獻在85%左右。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事實上,如果沒有對外併購,留置針業務或許會是林華醫療唯一的業務。

二、盲目併購劣質標的,只為掩蓋收入單一的實質?

1、IPO公司最詭異的收購?

2015年,林華醫療籌劃進軍輸液港、PICC(外周靜脈導管)等產品領域。主要產品為輸液港,並致力研發PICC產品的北京悅通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北京悅通”)進入公司視野。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輸液港又稱完全植入式靜脈給藥裝置,是一種完全植入人體內的閉合輸液裝置)

雖然北京悅通產品和林華醫療發展戰略完全契合,但2013至2015年營收不過百萬餘元,淨資產就更慘為負數,-52。41萬元。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但林華醫療仍給出1,500萬元的估值,而且還沒完,為鼓勵北京悅通原實控人趙曉雲繼續擔任總經理,推進北京悅通的生產、研發工作,並負責PICC產品註冊證的取證,林華醫療的實控人吳林元還與趙曉雲簽訂了《補充協議》。

趙曉雲在2019年2月29日之前繼續擔任總經理且不得擅自離職、爭取在2017年6月30日前取得外周靜脈導管(PICC)產品註冊證等16項義務;

以趙曉雲完成該等義務為前提,吳林元附條件向其支付人民幣4,000萬元,並在股權轉讓完成後先支付400萬元。

這樣算下來,北京悅通的實際估值高達5,500萬元。

但即便是這樣的代價,也沒留住趙曉雲。2016年12月,不滿半年,趙曉雲就離職出走。也基於此,北京悅通2016年業績虧損,林華醫療也一次對收購北京悅通形成的1,552萬元商譽全額計提減值。

按理說故事到這也就完了,開拓新業務且急紅了眼的傻財主白花了冤枉錢,但財主傻的實在遠非常人能夠理解。

2017年,吳林元起訴趙曉雲違約,申請仲裁要求賠償損失,趙曉雲提起反訴。雙方最後達成和解。

但令人大跌眼鏡的趙曉雲之前收到的錢非但一分不用還,吳林元又向她支付了 1,266。67萬元。

考慮到趙曉雲完成了 PICC 產品的研發工作,併為 PICC 產品註冊證取證做出了大量前期工作, 吳林元已支付的 400 萬元無需返還,吳林元於該協議生效五個工作日內向趙曉雲支付 1,266。67 萬元(稅前)。

根據最新資料,林華醫療PICC產品仍在研發過程中。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整個收購裡面沒有一件事是正常人能夠理解的。

當然,這個事也是發審委在5月27日繼續追問的四個問題之一,這還意味著林華醫療在之前的反饋意見中並沒有給出信服的解釋。

2、醫用敷料業務客戶持續流失

2016年12月,趙曉雲離職當月,林華醫療又耗資2,610萬元收購嘉興美森醫用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嘉興美森”)90%股權,並最終取得其100%股權,形成2,266萬元商譽。

嘉興美森的主營產品為醫用敷料,這也是林華醫療醫用敷料業務的來源。

2019年上半年,嘉興美森由於經營層發生變化客戶流失,其原第一大客戶貴州苗藥藥業有限公司不再與其繼續合作,業績下滑,當年被計提了588。41 萬元減值準備。

而事實上不止2019年,2020年嘉興美森收入依舊在下滑。2020年,嘉興美森營業收入3,247。17萬元,較2019年又下滑了29%。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注:2019年使用的是醫用敷料業務營收)

客觀來說,北京悅通和、嘉興美森連一般質地水平的標的都算不上。但要是站在林華醫療的角度上,不收購只有留置針這一單一業務,收購了起碼看上去有留置針、輸液港、醫用敷料三項業務。

再插上“產品種類擴充套件及延伸、藉助現有營銷網路形成協同”的想象翅膀,未來看上去美麗的多。

而事實上,即便是林華醫療主要依賴的留置針業務前景也不樂觀。

三、帶量採購背景下,單一業務盈利預期愈發不明朗

根據林華醫療在新三板披露的2020年度報告。當年留置針業務營收5。81億元,同比下滑14。13%;毛利率77。38%,同比下滑3。44%,是業績下滑最厲害的業務。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但在當年年報中,林華醫療對各種無關痛癢的變動做了詳盡的說明,比如營收規模不到100萬的其他業務收入變動主要是新增部分水電費收入,而營收下滑了近1個億的留置針業務提也沒提。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關於林華醫療2020年營收及毛利率的下滑風雲君認為或許跟帶量採購有一定關係。

2018年11月,“4+7”集中採購正式開始推行,又稱帶量採購,雖然目前帶量採購主要集中在化學藥品及高值醫療耗材,但已有部分地區啟動醫療耗材帶量採購,且林華醫療均未中標。

由於林華醫療產品在全國7大區域均有銷售,因此勢必會對收入產生一定影響。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遠的不說,2021年5月31日,山西省出臺《關於推動藥品集中帶量採購工作常態化制度化開展和醫用耗材分類集中採購的實施意見》,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均應參加藥品耗材集中帶量採購。

1、高毛利業績難以持續

2017至2019年,林華醫療的毛利率約比行業平均毛利率高出20%,比同行中最高的威高股份也要高出10%左右。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根據林華醫療自述,其毛利率高主要由兩方面原因:產品質量行業領先,定價權高;“經銷+專業推廣”的銷售模式。

“經銷+專業推廣”是兩票制後醫藥企業創新出來的新銷售模式,其典型的財務指標特徵即毛利率高,銷售費用率也高。

也基於此,林華醫療的銷售費用率也不輸同行,而向基層醫務工作者行賄案例也時有發生。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一方面,除留置針業務外林華醫療並無其他像樣的收入來源,另一方面,在所有同行中,林華醫療的毛利率遠高於同行。

而帶量採購首先衝擊的就是毛利率,近年來,關於藥企降價90%中標的訊息也不絕入耳。由此帶來的盈利預期更不明朗。

2、核心優勢竟然是機器裝置?

而最重要的一點,風雲君始終沒有看明白林華醫療是如何實現塑膠製品業務向醫藥耗材業務的華麗轉身的,雖然搞的都是塑膠,但太不一樣。

首先,實控人吳林元及吳文燕並非醫藥行業科班出身人士,也非公司核心技術人員,不存在帶藝創業的前提,從一開始就缺乏技術帶頭人。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其次,林華醫療現有三名核心技術人員,一名在2014年底加入公司,兩名在2016年之後加入公司,在他們加入之前公司的核心技術是如何積攢起來的呢?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更有意思的是三名核心技術人員中,只有王國輝一人在加入公司前從事的是醫療器械行業,其餘兩人主要在精密電子行業工作,搖身一變成為公司核心技術人員後也毫無壓力。

最後,從林華醫療支柱產品留置針的工藝流程不難看出,林華醫療不過是在採購了針管、導管、粒料等主要原材料後在超潔淨環境下透過精密儀器進行進一步生產加工。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超潔淨的工作環境、精密的儀器或許才是重點。並且很快就有資訊驗證了風雲君的判斷。

上圖中標黃的模尖、注塑、擠出、UV固話、吸塑包裝、滅菌/解析被林華醫療認為是其核心技術的主要應用環節。而根據招股書,上述核心生產工藝的核心競爭優勢無一例外是從國內外引進的先進機器裝置和模具。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這也基本可以解釋,為什麼從富智康、立訊精密、三星電子等電子製造行業出身的專業人才瞬間就能成為林華醫療的核心技術人員。其擁有的對先進的精密裝置運用及超潔淨生產環境的掌控經驗是相通的。

貨幣資金、購買理財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存貨、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是林華醫療2020年末資產主要構成,佔總資產的比重超過90%。

三次上會仍被否:盲目併購頻踩雷 林華醫療的核心優勢是機器裝置?

購買理財的交易性金融資產本身就是貨幣資金,也就是說林華醫療賬上除了錢,就是用來掙錢的核心資源——固定資產及機器裝置。

結語

一手進口裝置,一手“經銷+專業推廣”的銷售模式或許才是林華醫療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在醫療耗材帶量採購的大背景下,醫藥耗材的高毛利時代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亡,而僅靠高階裝置自然無法構建新的增長極,這或許才是林華醫療被否的主要原因。當然,資訊披露的問題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