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山藥的栽培是非常簡單的,只需注意這幾點,來年就能開花結果了

2021-06-04由 看望未來 發表于 農業

田薯怎麼種植

山藥為薯蕷科薯蕷屬蔓性草本植物,山藥的學名:Dioscoreaspp。;英名:Yam;別名:長薯、條薯、田薯、淮山。其食用部位為地下的塊莖(擔根體),塊莖重量視品種不同而異,最大可達60公斤。山藥塊莖薯形變化極大,依品種不同有圓形、紡錘狀、掌狀棍樺狀等等。目前世界主要產區多分佈在熱帶,其中以中南美洲為最多,其次為亞熱帶地區及非洲。全球山藥的平均產量約為2 600百萬噸(FAO,1985),為國際性主要糧食作物之一。

山藥的栽培是非常簡單的,只需注意這幾點,來年就能開花結果了

(一)種薯準備與催芽

栽培山藥通常利用50~80克左右的薯塊進行無性繁殖,也可利用零餘子(珠芽)培育新株。若薯塊切得太大時,種薯用量過多,則會增加生產成本且生長初期發芽多,生育過於繁茂,以後長成的薯塊多為小型薯;若薯塊切得太小則切面多,易造成腐爛而不能發芽,另外分切時切口愈小愈好,長形薯切口方向宜與薯條成垂直,並以近地面最前端的部分發芽力為最佳,故常用來作為種薯。

山藥的栽培是非常簡單的,只需注意這幾點,來年就能開花結果了

將薯形良好且無病蟲危害的塊莖切成薯塊時,每切塊需帶有皮層,以利發生不定芽。分切碧塊宜在晴天進行,種薯分切後,切口沾粘草木灰,促進切面的木栓化,減少病菌感染導致腐爛;切口沾粘“免賴得“(億力)粉末經日曬數小時,亦有防腐效果。種薯經過催芽後再種植,可使發芽較快且較整齊,減少缺株,增加單位面積產量。簡單的催芽法是將種薯埋在溼砂裡,外用透明塑膠布覆蓋,即可促進發芽。一-般種 薯先發根再發芽,待薯塊芽點出現時即可定植。

莖蔓節位間生長的零餘子數量很多,其大小視品種而異。較大型的零餘子先經-年培養種薯後,第二年即可種植,較小型的零餘子則需培蕎兩年,第三年方可進行經濟栽培,零餘子繁殖倍率-般比用種薯繁殖高。

山藥的栽培是非常簡單的,只需注意這幾點,來年就能開花結果了

(二)整地、作畦。定植及噴施殺草劑

山藥的整地作畦方式和甘薯相似,為使塊莖充分發育,土壤宜深耕、細碎、並作高畦,栽培區的灌排水系統應求完善,避免浸泡,否則易導致根系或塊莖腐爛死亡。由於山藥生長較快,莖葉擴張迅速,行距宜稍加寬,-般行距約為100~120釐米。株距則為30釐米。

按株距在畦頂掘穴栽種,每穴放-薯塊,芽點向上,種後覆土約3~5釐米,並適量澆水或灌水。萌發前殺草劑可噴45%拉草乳劑250倍稀釋液或34%施得團乳劑250倍稀釋液於土壤表面,每分地用藥量400ml,若先將表土溼潤再噴施殺草劑,抑制效果更佳。

山藥的栽培是非常簡單的,只需注意這幾點,來年就能開花結果了

(三)施肥

山藥宜多施緩效性有機肥料,如用堆肥或已經發酵的雞糞,其用最每公頃分別為5000公斤及2500公斤,另應加施化學肥料每公頃N:五氧化二磷:氧化鉀=90;60:90,即硫酸銨430公斤,過磷酸鈣330公斤及氯化鉀150公斤施用。

施肥方法:有機肥料、1/3量硫酸銨及全量的過磷酸鈣及氯化鉀,可一次當基肥施用,於整地前全面均勻撒施於本田或於整地後作畦前,按行距犁深溝施下後再作畦;山藥發芽後1至3個月進行追肥,隨即培土灌水。

山藥的栽培是非常簡單的,只需注意這幾點,來年就能開花結果了

(四)翻蔓、中耕及除草

山藥中耕。除草可與施肥工作配合進行,莖芟在初期3個月內生產迅速,若與地面接觸時,每節都能髮根並生長小薯,如此將影響主要塊莖的肥大與產量,所以應在生長期中翻蔓1~2次。

(五)利用塑膠栽培管栽培長形山藥

長形山藥塊莖形如棍樺,因薯條長達1米以上,以往除少數農友在土層深厚的質壤土栽培外,多是採用築高畦栽培,而此兩種栽培方式在採收挖掘時均不方便,薯條常易受損,影響其商品價值及貯藏期限。為方便採收並避免折斷,長形山藥可採用塑膠管栽培,利用臺灣製售的半圓形天溝(屋簷排雨槽),每支長約4米,分切成3段,每隔30釐米用塑膠繩或膠帶將塑膠管綁縮至中縫寬約3~5釐米,即可作為山藥的栽培管。

山藥的栽培是非常簡單的,只需注意這幾點,來年就能開花結果了

本田經深耕、碎土後,依行距120釐米、開溝深約20釐米,然後依株距30~40釐米埋下栽培管,栽培管與地面約成15~20度的斜角,再於兩側開溝作畦,栽培管的上端距畦面約為5釐米。將催芽後的種薯,芽點向上埋入塑膠管前端內,然後覆土及噴施殺草劑。其餘田間管理與塊狀山藥栽培相同。但長形山藥因莖蔓較為纖細,抽蔓後,宜在畦上插立竹竿或木柱,再牽掛塑膠網繩,使莖蔓沿網架生長,提高產量。

山藥的栽培是非常簡單的,只需注意這幾點,來年就能開花結果了

四、病蟲害防治

山藥病蟲害甚少,但氮肥施用過量且排水不良時較易引發炭疽病,其病症為葉片或新芽發生褐色凹陷病斑,中央變成灰白色,而後病斑逐漸擴充套件到莖蔓以致全株枯死,發病初期或莖蔓生長旺盛時可施用鋅乃浦可溼性粉劑400倍,免賴得(億力)1 000倍稀釋液防治,每7~10天1次,連續3~4次。蟲害以蚜蟲、甲蟲、根瘤線蟲、夜盜蟲、螻蛄、天蛾幼蟲、毒蛾幼蟲及紅蜘蛛等為主,雖不致構成大害,但病蟲與病菌同時發生且不能適時防治時,將嚴重影響產量。

山藥的栽培是非常簡單的,只需注意這幾點,來年就能開花結果了

五、採收及貯藏

山藥的生育期約為7~8個月,一般在4月份栽種,於11月進入低溫時期,山藥地上部莖葉將逐漸枯黃掉落,此時期塊莖的發育將近完成,12月到翌年1月間莖完全枯萎,即可隨時採收;過早採收,因塊莖仍在肥大期中,將減損收量。長形山藥成熟期較早,12月即可開始採收,塊狀山藥則須待1月方可收穫。採收前可灌水一次,待 土壤半乾半溼時收穫較為省力,收穫時應避免傷害塊莖。採用塑膠管栽培者,宜先挖掘塑膠管,再取出塊莖。利用塑膠管栽培,塊莖沒有折斷、脫皮、破損等現象,故品質較佳。

山藥的栽培是非常簡單的,只需注意這幾點,來年就能開花結果了

山藥塊莖具休眠性,採收後降低貯藏的溫度可有效地延長山藥塊莖的貯存時間,但部分山藥品種對低溫甚為敏感,過低的溫度常會造成寒害,此為貯藏時應注意的事項。塊狀山藥採收後可依薯形大小分級利用或貯藏,貯藏時應選塊莖表面未受傷者置於陰涼通風乾燥處,以防腐壞。一般貯放地點的溫度不宜低於15 C,以免發生寒害,相對溼度高於80%時,塊莖較易發芽;消費者購買後亦應避免放置於冰箱中,以免寒害發生。長形山藥採收後,若欲長期貯藏,可將無受損的塊莖經陰乾數日後,置於5°C的冷藏庫中貯藏,貯藏半年後仍可保持優良的品質,貯藏時若能配合PE保鮮膜的包裹則效果更佳。

山藥的栽培是非常簡單的,只需注意這幾點,來年就能開花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