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維摩詰講經,天女欣然撒花,花瓣沾衣與不沾衣的佛弟子有何不同

2022-01-26由 青衫文齋 發表于 農業

天女是什麼意思

維摩詰講經,天女欣然撒花,花瓣沾衣與不沾衣的佛弟子有何不同 | 文 青衫文齋

維摩詰講經,天女欣然撒花,花瓣沾衣與不沾衣的佛弟子有何不同

“結習”一詞是佛教用語,意指煩惱和習氣。結,為繫縛的意思,眾生之心被煩惱糾纏,執念叢生,不能出離生死苦海;“習”,指習氣,一般指長期形成的不良行為和心態,也代表著“結”(煩惱)的餘習。一般來說,“結”的程度較重,“習”的程度較輕。然而,在修行過程中,“習”卻常常更不容易被眾生意識到,比“結”更難以擺脫,也就是所說的“積習難除”。

維摩詰講經,天女欣然撒花,花瓣沾衣與不沾衣的佛弟子有何不同

《維摩經》中“天女散花”的故事,就生動地開示了“結習”的存在。古印度有一位大德修士維摩詰,他居家修行,能夠處相而不住相,對境而不生境,證得無尚聖果,被稱為諸大菩薩的代表。

一天,維摩詰居士有心發起一場佛學討論,便假意說自己生病了,臥床不起。佛陀聽說後,心中瞭然,便委託文殊菩薩帶著諸菩薩和一眾佛弟子前去探望。

維摩詰便藉此機會,與號稱智慧第一的文殊進行了一場生動而激烈的佛法辯論。

維摩詰講經,天女欣然撒花,花瓣沾衣與不沾衣的佛弟子有何不同

維摩詰居士有一個女兒,名叫月上女,頗具善根,天生能言。月上女出生時,渾身散發出的光明勝過明月的光照,金色閃耀,滿屋生輝。月上女還在襁褓中時,就能與佛陀和其座下各位大弟子問答妙義,連佛陀都稱其為“善思童子”。

按佛教慣例,在舉行講經說法盛會時,應當有鮮花或梵音佛唱來供養大家,所以,當維摩詰與文殊的佛法辯論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月上女便化身天女,示相當場,欣然來供奉撒花,一時間漫天飛花,鮮紅的娑羅花瓣紛紛墜下。

維摩詰講經,天女欣然撒花,花瓣沾衣與不沾衣的佛弟子有何不同

維摩詰、文殊和普賢等諸菩薩身上乾乾淨淨,花瓣不沾衣,而羅漢及以下佛弟子或多或少都有花瓣沾衣,無論怎樣都抖不掉,即使用上法力都無法清除沾衣的花瓣。

在座各位都十分驚奇,認為天女撒下的花瓣具有什麼殊勝法力。此時,天女現身說法,告訴大家這些花瓣就是普通的娑羅花,並非法力所化,天女說:結習未盡,固花著身;結習盡者,花不著身。

於是,佛弟子們恍然領悟,知道自己所修道行還不夠,六根還未全然清淨,需要更加精進修持。

維摩詰講經,天女欣然撒花,花瓣沾衣與不沾衣的佛弟子有何不同

後來,天女撒花就成為甄別修行人道行深淺的一種說法。道行深的佛弟子,即使天女撒下千萬花瓣,也不會有一朵沾衣;然而,道行淺的佛弟子,即使有一片花瓣,也會牢牢沾衣,無法清除。

天女漫天撒花,試出一眾佛弟子的“結習”,結習未除盡,花落沾衣。花,有多種喻示,世間有名利之花、男女之情的花等,雖然佛弟子也在努力修持,但阿賴耶識的根沒有刨空。阿賴耶識被認為是眾生“我執”產生的根源,“我執”不除,如何證果。

維摩詰講經,天女欣然撒花,花瓣沾衣與不沾衣的佛弟子有何不同

禪宗公案中,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喜好“口頭禪”的大詩人蘇東坡,與一位詩僧交好,經常在一起討論佛學,或者詩酒倡和。一天,蘇大詩人玩心突起,想捉弄一下詩僧,叫了一個妖嬈的歌女,向詩僧索要一首詩。

當時的風俗是,如果歌女向人索要詩歌,就是一種願意委身於此人的暗示。蘇大詩人想看看詩僧會有什麼反應。詩僧果真寫了一首詩給歌女,但內容完全跟蘇大詩人猜想的不一樣,其中兩句是:“禪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風上下狂”。

維摩詰講經,天女欣然撒花,花瓣沾衣與不沾衣的佛弟子有何不同

從詩句中可以看出,這位詩僧已經心淨清涼,不執著於色香味觸法,瞭然於緣起性空了。

其實,維摩詰與文殊的論法中,還涉及到成佛不在於出家或是在家的問題,受戒修行的人和在家居士本質上是沒有出入分別的,能解脫者在世間能解脫,出世間也能解脫。出入自如才是自在,否則永遠得不到自在之身,所以叫不二法門,修行沒有出家在家、出世入世之別。

維摩詰講經,天女欣然撒花,花瓣沾衣與不沾衣的佛弟子有何不同

修行的關鍵是六根清淨,如果在人世間的各種慾望還未斬斷的話,就會“花瓣”沾衣,必須繼續修煉。天女撒下的花瓣,如果過衣不沾,就說明這人一心向著佛祖,佛心堅定。

《楞伽經》卷一講到:“無有涅槃佛,無有佛涅槃。”佛本已得到了般若智慧,跳出了三界,卻因慈悲,誓願要度眾生而不入涅槃,所以“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這就是智悲雙運的境界。佛以慈悲的智慧,身體力行,化世人心中的一切惡念奸邪,淨化心靈中的煩惱。煩惱根除,花不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