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心理學: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真的不打不成器?

2022-01-20由 實用心理學 發表于 農業

閒鋤伴侶怎麼用

心理學: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真的不打不成器?

心理學: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真的不打不成器?

說實話,對很多家長來說,教育孩子,真的是相當難的一件事。

現在的家長每天過得累啊,白天要上班,晚上要做飯,甚至還要輔導孩子寫作業到很晚。

國內,很多父母嚴格奉行“棍棒之下出孝子”,認為孩子“不打不成器”,他們堅信這是教育孩子的最好方式,認為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以後會堅強,會有出息,其實,事實並非如此。

心理學: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真的不打不成器?

我們先看下這個典故:

《孔子家語》記載,有一次,曾參的父親帶他去田間耕作,而曾參在鋤草時,不慎將一糧食幼苗當做雜草鋤掉。我們都知道,在那個社會,農業沒有現在這麼發達,糧食的收成對一個家庭來說尤為重要。

這可惹火了他的父親曾點,於是便用棍子責罰,曾參為了體現其孝,也不躲避,跪在原地捱打。

結果曾點出手很重,幾棍子下去竟將曾參打昏在地。

心理學: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真的不打不成器?

曾參醒後,退在一邊“鼓琴而歌”,對父親表達其懲罰沒有怨恨之意。

孔子非常瞭解他父親的脾氣,知道他父親脾氣火爆,發起火來收不住,望子成龍,嚴苛教育。便對自己的學生曾參說:“小杖則受,大杖則走,今參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義,安得孝乎!”

意思是小打就忍受著,大打就應當躲避走開,而你讓你父親在盛怒之下打你,一旦把你打死了,不僅他要忍受一輩子的愧疚,你的父親還要陷於不仁不義之中,被人終身唾棄,你這怎麼能算是盡孝?

曾參說:“參罪大矣!”他這才知道自己的罪過有多大。後世則引此典故為“棍棒之下出孝子”,以此來勉勵年輕人。

心理學: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真的不打不成器?

前幾天,小萌和朋友夫婦一塊聚餐,朋友晴晴有一個兩歲大的兒子,吃飯的過程中,小孩子把米飯弄得到處都是,晴晴說教幾次無果,甚至小孩子還衝著晴晴和小萌他們笑,幾次下來,晴晴忍無可忍了,對著孩子大吼大叫的,還伸手打了一下她兒子,孩子意識到母親的臉色,又捱了打,開始撕心裂肺的哭了起來,一邊哭,一邊要媽媽抱,特別可憐,好像是被全世界拋棄了一樣。

我們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小朋友被爸爸媽媽兇了或者是打了,總會慘兮兮的哭,然後看著爸爸或者媽媽,伸手要抱抱,要不到就會繼續哭,越哭越大聲,越哭越可憐。

就像晴晴兒子一樣,晴晴都這樣對他了,他為什麼要追著媽媽求抱抱?

心理學: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真的不打不成器?

原因很簡單,因為孩子的世界只有父母,他們會從父母那裡尋找安全感,尋找愛。他們知道父母生氣了,怕父母不要他們了,想討好父母。

你能罵走伴侶,但是罵不走孩子

這個世界上,唯一罵不走的人就是孩子,你越罵他,他越自責,越覺得自己不夠好,然後更加想要討好你。

電影《送你上青天》裡,盛男和媽媽的一段爭吵讓我紅了眼眶,盛男被查出身患癌症,但是她沒有告訴媽媽,哪怕自己想盡辦法存錢,也沒有和近在咫尺的媽媽說上任何一句,看電影的時候,我以為是媽媽有自己的生活,盛男不想打擾,後來才知道,這一切都是盛男不想被媽媽責罵。

面對媽媽的質問,她說:“我敢告訴你嗎?我從小生病都是我的錯,我生病就是耽誤你賺錢。”

“我為什麼不告訴你?因為我覺得又是我的錯啊,我想做正確的事情。”

心理學: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真的不打不成器?

原聲家庭帶來的痛,影響了盛男二十多年,她回憶起十歲那年,因為蘊藉吐了一身,被別人嫌棄,還被父母罵丟人的時候,臉上的表情多麼悲傷啊。孩子小的時候對父母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會影響他的一生,就像盛男,她後來變得卑微、恐慌、自責、沒有安全感,和她小時候的經歷一定息息相關。而她後來為了不被父母責罵,一直在選擇做正確的事情,可不管是小時候的她,還是長大之後的,其實都沒錯啊,錯的是沒有處理好的父母。

朋友參加親子教育沙龍的時候,講師讓大家做過一個實驗:拿出一張潔白工整的A4紙,回憶一下和孩子相處的過程,每當想起一次自己對孩子發脾氣的經歷就把紙摺疊一次,如果是打了孩子,就摺疊兩次,實驗做完之後,大部分家長的紙都已經褶皺不堪。

心理學: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真的不打不成器?

講師說:“這張白紙代表純潔無瑕的孩子,3歲之前的孩子,就是一場白紙,他後來是什麼樣子,都是父母決定的,而你們在紙上折的每一道褶皺,都是發脾氣之後在孩子心裡留下的創傷,這張已經佈滿褶皺的紙,無論你們之後在上面按壓過多少次,都不能再恢復原樣了。”

幼年時期,父母是孩子安全感的主要來源這樣的依賴只有幾年,只有在他們小的時候,如果父母不會控制情緒,經常罵孩子,那麼他們一生都要揹負著怯懦、自卑、偏激、敏感的包袱,沒有安全感的生活,或者是拼命從別人身上找尋安全感。

心理學: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真的不打不成器?

孩子小時候,也是積累心理資本和情感資本的時候,父母對他們的愛,是他們一生的情感基礎。正因為需要安全感,所以當孩子感覺不安全時,就會黏人,強烈地依戀父母。

如果你也曾經吼過孩子,也曾經看過孩子那個傷心無助求抱抱的樣子,那麼,請把那一幕記在心裡,下一次想要再次兇他的時候,想想那個世界裡只有你的可愛鬼,想想那張再也撫不平的紙。及時止損,也是每一個媽媽需要學習的事情。

那麼,當孩子被吼或者被打求抱抱的時候,父母應該怎樣應對呢?

1、及時迴應孩子的擁抱

及時迴應有助於孩子建立安全感,讓孩子明白父母是愛自己的,從而更能接受父母的建議,而大聲的呵斥只會讓孩子感覺到害怕,對說教毫無益處。

2、及時跟孩子道歉

當父母意識到自己不該輕易衝孩子吼之後,要及時跟孩子道歉,比如:對不起寶寶,媽媽剛才吼你了,你是不是嚇壞了?

3、堅持原則性問題,不輕易妥協

孩子犯錯要接受懲罰,父母也要堅持自己的底線,不要因為擁抱就放棄教育。

研究發現,父母迴應孩子的擁抱,是有助於孩子平復情緒的,並且能夠讓孩子更加有安全感和幸福感,還有助於建立親子間的信任感。

心理學: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真的不打不成器?

孩子打不走也罵不跑,他們真心用力的愛我們信任我們,而我們也應該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不要吼孩子、罵孩子,如果不小心吼了,記得以身作則道個歉,和孩子和解,抱抱孩子,相信我們都可以做一個好家長、好母親。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他們的言行和態度裡藏著我們的影子。

“不健康的原生家庭就像高速公路上的連環追尾,其惡劣影響會代代相傳”。

那些依舊認為棒棍之下出孝子的家長朋友?

對不起,我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據專業調查,

棒棍之下不出孝子,出來的大部分不是有精神病就是殺人犯!!

沒有好的感受,就沒有好的接受。

愛他,就用他需要的方法。

愛他,就用他喜歡的方式。

對方不能感受到的愛,理解到的愛,

那都不是愛。

因此,家長們要明白一件事,棍棒可能出“孝子”,但絕對打不出一個自信且優秀的“才子”。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

心理學: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真的不打不成器?

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小賢心理

心理學: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真的不打不成器?

心理學: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真的不打不成器?

心理學: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真的不打不成器?

作者:小賢老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塔羅牌占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體會愛的老靈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重要的是:一個認真熱愛生活的心理師。

以有限文字,寫無限可能!

倡導以愛為本質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諦,生命的真意!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實用心理學

如需心理諮詢、塔羅牌占卜、商務合作,請私信!

心理學:都說棍棒之下出孝子,孩子真的不打不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