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兩宋耕地:與水為田 多種多樣

2022-01-17由 高祥聊一聊 發表于 農業

圍田怎麼讀

大家好,我是高祥。今天我給大家講一講古代的耕地型別。

(一)圍田、湖田、壩田、塘田

圍田所指較為廣泛,凡是圍裡湖泊水蕩、瀕江窪地而成之田,均可稱為圍田。顧名思義,是因“私植埂岸,圍以成田”而得名。因此就廣義而言,圩田、湖田、壩田、塘田之類都可以歸入圍田一類。南宋衛涇說:“瀕湖水蕩,工力易辦,創置堤埂,號為壩田。”《宋會要·食貨》(61-127)載,諸州豪宗大姓“於瀕湖陂蕩,多佔為田,名曰塘田。”這幾種叫法之間並無本質區別。

兩宋耕地:與水為田 多種多樣

圖1

圍田最早見於南朝劉宋時期,約當5世紀前半葉。中唐以後廢湖為田的現象逐步增多,至南宋大盛。圍田主要集中在兩浙地區。一般來說,浙西多稱“圍田”、“壩田”,浙東多稱“湖田”。史載北宋末年((12世紀初),“東南地瀕江海,舊有陂湖蓄水以備旱歲,近年以來盡廢為田。”到12世紀末(南宋孝光之際),兩浙地區“昔之曰江、曰湖、曰草蕩者,今皆田也。”其時浙東會稽、山陰兩縣的鑑湖,湖州的廣德湖、東錢湖,蕭山的湘湖,以及浙西丹陽的練湖,崑山的澱山湖,常熟的常湖,秀州的華亭泖等,均遭圍涸。而江淮,川蜀甚至嶺南地區也開始圍湖為田了。

兩宋耕地:與水為田 多種多樣

圖2

湖田、壩田、塘田、圍田在擴大耕地面積上的作用不容小覷,但此種做法利害參半。如前所述,圩田本身是一種水利結構,只要築圩地址得當,不致妨礙水路,就不會造成危害。因而絕大多數圩田是造福於人類的創舉。但圍裡湖泊水蕩而成的圍田則有所不同。當圍田初起、尚能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時,確實推動了耕地面積的擴大,並且所增耕地因得水利之便往往是高產穩產田。然而“夫圍田者,無非形勢之家。”形勢豪強憑藉權勢,只顧私利,一味涃湖為田,必然導致湖面過份縮小,蓄水能力急劇下降,從而破壞了當地的水源迴圈系統。“澇則水為之增溢,旱則無灌溉之利。”結果正如清初學者顧炎武所說,“於是十年之中荒恆五六,較前所得反不及前人。”

兩宋耕地:與水為田 多種多樣

圖3

(二)葑田與架田

江南澤國,水面廣闊。無地農民,札木為筏,浮於水面。木筏之上,堆以水草葑泥作為土壤。為防漂浮移走,又在水下打入木樁,用繩子把木筏固定在樁架上。然後擇定時節就可以播種了。這種人力所為、巧奪天工的小塊耕地就叫作“葑田”。

兩宋耕地:與水為田 多種多樣

圖4

葑田出現很早,約在東晉之際,時稱“遊菰”。本世紀60年代初,鄧拓寫《燕山夜話》,其中《水上菜園》一文,引用唐代《玉堂閒話》中的一則故事,說唐代番禺縣(今廣州)有戶人家的一塊菜地被偷到百里以外:“海之淺水中有荇藻之屬,風沙積焉。其根厚三五尺,因墾為圃以植蔬。夜為人所盜。盜至百里外,若浮筏故也。”可見番禺一帶近海地區在唐代已有葑田,不過並非人力所為,而是由水草海藻之類在淺海中自然堆積而成的。

兩宋耕地:與水為田 多種多樣

圖5

兩宋之交(12世紀初葉),農學家陳旉汲取農夫實踐經驗,對葑田作出總結:“若深水藪澤,則有葑田。以木縛為田丘,浮繫於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而種藝之。其木架田丘,隨水高下浮泛,自不渰溺。”說明至遲到北宋晚期,葑田已經完成由天然堆積向人工創造的轉折。在元初王禎《農書·田制門》中,葑田又稱為“架田”:“架田,架猶筏也,亦名葑田。”把堆泥之筏稱為架,筏上之田自然就是架田了。

兩宋耕地:與水為田 多種多樣

圖6

葑田或架田的優越性在於,無論水大水小,都能浮在水面,升降自如,從不擔心會被淹沒。它既是與水爭田的妙法,又不致影響湖泊的蓄水容積,這比涸湖為田不知高明多少倍。所以王禎盛讚架田“附葑泥而種,既無旱暵之優,復有速收之效,得置田之活法。”

兩宋耕地:與水為田 多種多樣

由於人造葑田可大可小,所需資金不多,水鄉農夫均可仿照置造,所以很快就推廣開來。《說苑》:“兩浙有葑田。”《能改齋漫錄》:“葑之為田、為圃,廣、浙均有之。”王禎《農書》:“江東有葑田,又淮東、兩廣皆有之。刀可見兩宋時期藥田已在江浙、淮南、江東、兩廣等廣大區域出現。

好了,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謝謝觀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