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斯文在茲:孔子廟御匾展露幽深的中華文化

2022-01-15由 傳真線上 發表于 農業

雨蝕和什麼詞最配

康熙皇帝稱頌孔子為“萬世師表”,御匾賜孔廟,自此而往清朝世世續此傳統。一匾一詞在文化傳統中承先啟後:“生民未有”、“與天地參”、“聖集大成”、“聖協時中”、“德齊幬載”、“聖神天縱”、“斯文在茲”和“中和位育”,這些匾詞都是出自一本本傳統古籍,闡揚了什麼中華文化精神呢?

斯文在茲:孔子廟御匾展露幽深的中華文化

清朝時,京師孔廟禮器悉備,數千年前的古樂器都備列臺階下,又有經歷風剝雨蝕的周宣王時代的石鼓十具[1] ,也列於階下,展現了孔子傳述的中華文化道統,在民族生命傳承中的重要地位。

歷代對孔子維繫傳統綱紀,傳承道德倫常穩固社會,以及有教無類的師範都非常崇敬。唐太宗奉孔子的儒家思想為治世圭臬,大興儒學。到了清朝,自聖君康熙皇帝傳至光緒皇帝,都賜匾孔廟,懸掛在曲阜孔廟大成殿的月形樑上。

康熙皇帝崇敬孔子,不僅徒步親臨孔廟祭祀,更御筆親書“萬世師表”匾額,御賜孔廟。自此而後,清朝歷代皇帝御賜孔廟匾額,匾額中詞語僅僅用了四個字,卻是蘊含深厚典故,傳承幾千年的文化道統。分別是:

康熙帝御賜之寶“萬世師表”

雍正帝御賜之寶“生民未有”

乾隆帝御賜之寶“與天地參”

嘉慶帝御賜之寶“聖集大成”

道光帝御賜之寶“聖協時中”

咸豐帝御賜之寶“德齊幬載”

同治帝御賜之寶“聖神天縱”

光緒帝御賜之寶“斯文在茲”

宣統帝御賜之寶“中和位育”

這些匾額都引用了典故,各闡揚了什麼中華傳統文化精神呢?一起來探索。

斯文在茲:孔子廟御匾展露幽深的中華文化

臺灣台南孔子廟之孔子神位和光緒帝御賜“斯文在茲”匾額。

清代皇帝頒孔廟御匾背後的典故

萬世師表:

這是對至聖先師孔子的尊稱。自從清聖祖康熙帝以“萬世師表”四字親題孔廟的匾額,後人於是以此專稱孔子。“萬世師表”語本《三國志魏志文帝紀》,昔時魏文帝下詔魯郡修孔廟,讚揚孔子的功績道:“昔仲尼資大聖之才……可謂命世之大聖,億載之師表者也。”[1]

斯文在茲:孔子廟御匾展露幽深的中華文化

生民未有:

雍正帝御賜——讚譽“生民未有”匾額。奧處有康熙帝“萬世師表”匾額,前方有同治帝“聖神天縱”匾額,未能窺見全貌。

讚頌孔子盡心盡力,盡力於淑世的理想,出類拔萃——可以仕則仕,可以止則止,可以久則久,可以速則速。語本《孟子公孫丑上》:“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

與天地參:

斯文在茲:孔子廟御匾展露幽深的中華文化

乾隆帝御賜之寶——讚譽孔子“與天地參”匾額。

形容孔子聖德的偉大,贊助天地化育生民萬物,足以配天地。此語出於《禮記中庸》:“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聖集大成:

讚揚孔子聖德和巧智兼備,信而好古,有條有理彙集整理古聖先賢留下的傳統文化遺產,將這些遺產及時儲存了下來,同時,克服厄難周遊列國,不遺餘力,傳揚仁道之道統於天下。語本《孟子萬章下》:“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

聖協時中:

斯文在茲:孔子廟御匾展露幽深的中華文化

道光帝御賜之寶——讚譽孔子“聖協時中”。

“時中”指君子之道合乎時宜,無過之無不及。此語讚揚孔子之德與道切合時宜,合乎中庸之道。語本《禮記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德齊幬載:

此語讚頌孔子之德,至大至廣,如天地能覆載生民與萬物。幬(音同“到”),意為覆蓋。語本《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

聖神天縱:

讚頌孔子多才多能,是上天賦予使命來世的聖人。語本《論語子罕》:“固天縱之將聖,又多能也。”

斯文在茲:

斯文在茲:孔子廟御匾展露幽深的中華文化

光緒帝御賜之寶——孔廟“斯文在茲”匾額。

讚美孔子堅決維護天道,傳承傳統文化的貢獻。語本《論語子罕》:“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天之未喪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文”指周文王傳承的傳統文化遺產,“斯”是定詞,即指這些傳統文化遺產,“茲”指孔子。

孔子曾被圍困於匡地,情況非常危急,他鎮定說道:“文王死了後,文化遺產不都由我繼承嗎?……老天若不滅絕傳統文化,匡人又能把我怎樣?”此時此地,孔子展現了傳承傳統文化無懼無畏的決心,使命必達的大勇氣。

中和位育:

讚美孔子主張的中庸之道,中正平和,為天地化育萬物之本,因此,天道不墜,大地不傾,生民萬物各安其所,各得其位。語本《禮記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小語

不管朝代興替,不論人間變遷,孔夫子傳揚的中華傳統文化的道德倫常,一直都是人間社會穩固與發展的礎石,曖曖含光,是人類之寶。

唐太宗大興儒學,萬邦來朝,開展輝煌唐文化;清康熙帝敬仰孔子,躬身實踐仁孝之道,開創康乾盛世;北宋開朝宰相趙普留下“半部論語治天下”的治績。來到十九世紀現代社會,日本初創的現代企業,實踐論語的道德理念,結合“算盤與論語”,實現了富而好德的企業文化。[2] 他們都以功績實證了孔子所傳承的中華傳統文化,發揚的道德教化精神,是治國平天地的圭臬。孔子一生孜孜矻矻,發揚道統努力不懈,受到後代聖賢諸多讚譽加身,正是實至名歸。

斯文在茲:孔子廟御匾展露幽深的中華文化

萬世師表孔子的雕像

註釋:

[1] 周宣王時的石鼓文已十、九脫落,字跡模糊,清朝時看到,全文鐫刻於一碑上,立於孔廟階下。

[2] “日本企業之父”澀澤榮一將“論語與算盤”結合,使得企業經營達到“義利兩全”的理想。可參見:《論語與算盤》打天下 半部《論語》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