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學術研討會“研討”僅佔13,剩下都是啥?

2021-05-29由 教育資訊速遞 發表于 農業

三是什麼字

作者|

陳洪捷

在當前的人文社科學界,學術研討會是一個使用頻率很高的詞彙。

學者們好像不是在出席學術會議,就是在去學術會議的路上。

學術會議數量之多令人應接不暇。

特別是到了“會議季”,常常是會連會、會疊會,甚至會中套會,學者們常常苦於分身乏術,疲於奔會。

那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學術研討會?誰這麼喜歡舉辦學術會議?誰這麼喜歡參加學術會議?以下根據個人的有限觀察,略作討論。

究其本意,學術研討會無非是學者們進行學術研討的活動,是一種重要而常見的學術交流形式。

但曾幾何時,學術研討會開始肩負越來越多的功能,遠不限於學術研討的範圍。

其原因何在?我們不妨探究一下學術研討會各參與方的動機。

我們先來追究一下主辦者的辦會動機。

首先,對於一個學院或大學來說,舉辦一次學術會議就意味著一個政績點。

在現有的評價體系中,是否舉辦過學術會議、舉辦過多少次都將被換算成單位的“工分”。

因此,舉辦學術會議就成為了學科建設或科研業績計算的“內需”。

而且,學術會議還要具體細分為國際性會議或全國性會議,會議的層次越高,其“積分”就越多。

其次,有的會議舉辦者是出於學術的動機舉辦學術會議,比如想透過一次會議推出某個研究議題,引起廣泛的關注,或是試圖在某領域中打造舉辦者的“霸主”地位,引領研究的趨勢,或是想“秀肌肉”,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透過會議推而廣之,昭告天下。

第三,不少研討會基本上是一種花錢的手段。

由於財務管理方面的種種規定,不少到賬經費難以支出,而到了年底,剩餘經費又必須上繳,所以必須突擊開會,以便把賬上的錢花光。

反正舉辦一次學術會議就算沒有什麼收穫,也沒有什麼壞處,至少也算得上一份業績。

基於以上幾種動機,各單位或早或遲都會成為辦會的積極分子。

有人願意辦會,當然也有人願意參會,參加者的動機也值得深究。

不少學者參加會議當然是為了發表其新的學術成果和觀點,這屬於學術的表達需求。

但有的學者即便沒有新的觀點和成果,也願意參加專業學術會議,覺得自己必須到場,這是一種“刷存在感”的需求。

還有的學者則是出於“義務感”或“責任感”而參會。

這些學者通常有一定的地位和聲譽,或在本專業學會中擔任職位,或看在邀請方中朋友或師兄、師弟的“面子”上,為“從命”而參會。

還有不少學者樂於參會,是因為開會可以與朋友們見面敘舊,或許還能順便光顧一下當地的自然或人文景觀。

在這四種參會者中,只有第一種學者完全是為了學術而參會。

對於年輕學者和研究生來講,參加學術研討會則另有一種含義。不少青年學者往往是帶著“開眼界”或“朝聖”的心態參會的,想在會上一睹著名學者的風采,聽聽他們的高見;也有一些青年學者則是抱著“混個臉熟”的心態而來,他們願意在會議上發言,以便引起大家的關注,並藉此機會在圈內建立一些人脈關係;還有不少青年學者和研究生主要是想來感受一下會議所在城市和大學的風貌,對會議的內容本身並不上心,其中不少人僅僅是隨導師一起來聽會的,其實更像參加了一次師門集體活動。

以上的觀察如果基本靠譜,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即目前學術研討會已經承載了很多其他功能,學術研討已不再是學術研討會的核心事項——從舉辦者的動機來看,學術研討只是三種動機之一。

從參會的學者來看,在四種參會者中,只有第一種主要為了學術交流而來。

從參會的青年學者和研究生來看,也只有一部分是為了學術交流而來。

無論是從學術會議的舉辦者,還是參會者來看,學術會議的學術交流功能都似乎僅佔三分之一。

學術研討會以學術研討為名,卻“偷樑換柱”,做了許多學術研討之外的事情。

在目前的學術研討會中,發言日程通常都排得滿滿的,報告一個接一個,報告之後一般都沒有留出討論和對話的時間。

所以研討會乾脆變成了宣讀、展示、表演、聽講、圍觀會。

不少學者特別是重量級的學者往往都是卡著時間點到達會場,匆匆發言20分鐘,然後就離會,既不聽他人的報告,也不回答別人的問題。

這些現象也清楚地表明,學術研討會不是用來研討的,而是用來宣讀、展示和表演的。

所謂“表演”(performance),意味著績效、活動和演示。

隨著學術研討會學術研討功能的減退,學術研討會的“表演”功能在不斷增強。

所以衡量一次學術會議的標準也漸漸採用了衡量一場表演的標準。

學術研討會之後,很少有人關心學術研討的具體情況,比如取得了哪些共識、釐清了多少問題、有哪些爭而未決的問題,而是更關心一些可以顯示出來的效果,要看有哪些重量級的人物出席了會議,甚至還要看有什麼級別的領導在會上致辭、會議場地是否夠檔次、臺上顯示屏是否夠大、有多少家媒體的記者到了會場、會議的“收視率”如何、會議報道在微信圈裡轉發的數量……總之,學術研討會與學術研討漸行漸遠,很大程度上成為一種學術演出活動。

(作者系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中國科學報》 (2021-05-18 第7版 視點 原標題為《學術研討會為何會淪為“表演”》)

編輯 | 趙路

排版 | 郭剛

【來源:中國科學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