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從古還是從今?由一封《徵求意見稿》引起的文化討論

2022-01-01由 青小小 發表于 農業

徵求意見是什麼意思

近日,小學語文課上的字詞拼音登上了熱搜,不少網友發現,小時候被語文老師改正的錯誤讀音,現在卻被“官方”認證,變成了現行的規範讀法,比如“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一騎(qí)紅塵妃子笑”。

從古還是從今?由一封《徵求意見稿》引起的文化討論

一些經常出現的錯誤讀音就成為規範讀音

一封疑似16年的《徵求意見稿》引起的不滿情緒

2月19日,公眾號“普通話水平測試”發表的這篇《注意!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確實讓網友慌張,雖然這是由一封《徵求意見稿》引起的無悔,但對那些曾經苦苦規範讀音,糾錯改錯的同學們來說,如果規範讀音被修改成了“錯誤讀音”,那確實是讓人難以接受。《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這則“假新聞”中的大部分內容來自國家語委2016年6月6日釋出的《徵求意見稿》,而這個《徵求意見稿》至今尚未正式釋出。今後正式釋出的《審音表》應該不完全和《徵求意見稿》一樣,“也許網友擔心的‘讀音改動’根本就不會出現在正式釋出的《審音表》中,有什麼好擔心的呢? ”

同日,教育部有關部門迴應稱,改後的審音表尚未透過審議,還應以原讀音為準。

“衰”讀音注為“shuāi”,學生更容易理解?

其實早在2013年,語文課本上的那些具有爭議的讀音也是飽受關注的。9月17日,南京晨報記者就採訪過一位參加了蘇教版語文教材編寫的專家。“鄉音無改鬢毛衰”的“衰”的確由cuī的讀音變成了shuāi。“我們蘇教版語文教材並沒有把這首古詩編入課文,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有這篇課文,‘衰’的讀音註明shuāi。”專家告訴記者,儘管蘇教版教材沒有這篇古詩,但是不少小學在自己的閱讀校本課程中都收錄了這首詩,讀音也統一改為shuāi。“在古今語音變化中,我們語文學科有一個原則是‘從今不從古’,這首詩用shuāi這個音基本意思是衰老、衰落、衰殘、衰敗等,人老是鬢髮疏落變白,也是一種衰殘的現象,學生更加容易理解。”

專家表示,“衰”讀cuī的音,在古代漢語中,一是表示用粗麻布製成的毛邊喪服,二是表示由大到小依照一定的標準遞減,在現代漢語中“衰”讀cuī的音要寫作“縗”,只表示“喪服”的意思。“這樣的意思當然與‘鬢毛衰’的意思不相吻合,在現代漢語規範化詞典中基本不提了。”

從古還是從今,這是個問題

文章中也出現了一些並非來源於《徵求意見稿》的字,《咬文嚼字》主編黃安靖認為對這些字要區別對待。

文中開頭引用了賀知章的《回鄉偶書二首·其一》,並標以讀音: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shuāi)。”

“遠上寒山石徑斜(xié),白雲生處有人家。”

“一騎(qí)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

作者寫道:衰在詩中本讀cuī,斜在詩中本讀xiá,騎在詩中本讀jì。由於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並以賀知章的口吻調侃道“我老人家費盡心思完成的押韻,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這麼被改了?”

“這種差異實際上是由古音和今音的不同造成的。而所謂古音與今音之差並非只發生在當代。”黃安靖表示,古詩詞講究平仄押韻,從先秦到漢、唐、宋,讀音的變化,最早宋人就已經發現,某些字的讀音在一首詩中不合韻腳了。為此,宋人採取的辦法是臨時改一個字的讀音以便讀起來還押韻。這在語音學中稱“叶音”也稱“叶韻”“葉句”,“葉”也作“協”。明清以後,“叶音”之法逐漸被淘汰。

而“騎”被統讀為“qí”,是1985年《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中的內容,現在各大辭書中都已經改掉。黃安靖認為這個字的審音有點問題,“當時對異讀字審音,所謂異讀字,是指一個字表示同一含義的時候,有兩個讀音。但‘騎’在讀作qí和jì的時候,意思不一樣,qí是動詞‘跨坐’的意思,而jì指‘一人一馬’。”

同時,語言也是約定俗成的,對於一些字在語言發展過程中發生的讀音變化,語言文字也要相對地做出適應與調整。黃安靖舉例,對“說服”的“說”,中國大陸大部分人讀為shuō,“因為都這樣讀,就應該以它為標準音。而且原先shuì這個讀音的含義‘勸說別人使聽從自己’,和shuō這個讀音中‘解釋,解說’的含義是有聯絡的,因而這個字統讀為shuō,是符合語音發展規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