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玉米莖腐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對策,這門技術,值得收藏

2021-12-31由 0小草玩具屋0 發表于 農業

莖腐病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農作物,在全國多地都有廣泛種植。為提高玉米產量與品質,必須重視對玉米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其中,玉米莖腐病屬於一種常見的病害,若防控不及時,會對玉米產量造成嚴重影響。為此,就玉米莖腐病的危害症狀、病原菌、發生原因以及防治要點進行分析,以期做好玉米莖腐病的防控工作。

玉米莖腐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對策,這門技術,值得收藏

玉米莖腐病作為玉米常見病害之一,是玉米莖部或莖基部腐爛而導致全株在短時間內枯死的病害,又被稱為莖基腐病,致病菌為多種真菌和細菌。近年來,國內多地頻繁引進玉米自交系與雜交系品種,使得該病害在各玉米產區間相互傳播,導致植株早枯、籽粒癟瘦不飽滿,極大降低了玉米產量

,因此,必須重視對此病害的防控管理。

玉米莖腐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對策,這門技術,值得收藏

1、主要症狀

發病後植株葉片突然萎蔫,呈現黃色或青灰色乾枯狀,莖基部軟空。剖開莖稈後可見內部組織腐爛,為褐色或黑色,病害嚴重的呈現紅色或白色菌絲,維管束絲狀遊離。另外,果穗倒垂、穗柄柔軟,不容易掰離,籽粒呈乾癟狀不飽滿。

玉米莖腐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對策,這門技術,值得收藏

玉米莖腐病

2、主要病原菌

導致該病害的病原菌有很多種,按侵染源的不同可將其分為細菌性莖腐病與真菌性莖腐病。我國以真菌性莖腐病為主,常見的病原菌包括以下2 大類:鐮孢菌包括尖孢鐮孢、木賊鐮孢、禾穀鐮孢複合種等;腐黴菌包括禾生腐黴、腫囊腐黴、鏈狀腐黴、鹽腐黴、瓜果腐黴等。

玉米莖腐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對策,這門技術,值得收藏

3、發病原因

3.1 病原菌侵染

鐮孢菌與腐黴菌單獨侵染或複合侵染玉米植株是發病的主要原因,在玉米植株上的具體症狀也有所不同。帶菌種子、病株殘體、病田土壤均攜帶有相關致病菌。

越冬病菌一般會在玉米播種後至抽雄吐絲這一時間段侵襲根部,並逐步侵襲整個植株。高溫、高溼的環境最合適相關病菌生長,因此,也最容易發生病害,特別注意玉米灌漿到成熟期。腐黴菌最適的生長溫度在23~25 ℃,鐮刀菌最適的生長溫度在25~26 ℃。

與鐮刀菌相比,腐黴菌在土壤中的生長溼度條件要求更高。對於同一生態區的病原菌,其分離頻率在年度、區域方面有明顯的區別;對於不同生態區來說,病原菌分離頻率也有所不同。比如,多雨的地方病原菌以腐黴菌為主,乾旱的地方以鐮刀菌為主。病原菌主要分佈在土壤、病株體內外,屬於典型的土傳病害。越冬後存活的病原菌會繼續為害玉米,一般透過風雨、昆蟲、機械、灌溉水等途徑在田間傳播。連作年限越久,土中所積累的病原菌也越多,發病也越嚴重。

玉米莖腐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對策,這門技術,值得收藏

3.2 栽培品種與栽培條件間的關係

相同品種的玉米對鐮刀菌和腐黴菌的抗性基本沒有區別,其對腐黴菌的抗性作用基本一致。通常植株矮小的比高大的發病輕,緊湊的植株比平展型植株發病輕。相關調查顯示,與春玉米相比,夏玉米的抗病性更好。沙質土壤貧瘠、排水不良,玉米生長弱、病情嚴重,而在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地上,玉米生長健壯、發病輕微。玉米進入散粉期後,在乳熟期之前如果下大雨,雨後暴晴、氣溫快速回升也容易發病,一般表現為青枯狀。

地勢低窪、排水不良,加之栽培管理不合理,包括密度過大、施氮肥過多、通風透光不好等原因也易引發病害。

玉米莖腐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對策,這門技術,值得收藏

4、防治措施

4.1 選擇抗病性好的品種栽植

根據當地自然氣候條件特點以及土壤狀況選育和引種合適的抗病品種,是防範玉米莖腐病的有效措施。

目前,鄭單538、鄭單1002、鄭單958、諾達1 號、太育1號等均屬於雜交種中抗莖腐病較強的品種,適合在大田中生產。就自交系品種來說,印尼選系1、TL10B、PH6WC 屬於高抗品種,可作為玉米莖腐病抗性育種的參考之選。

玉米莖腐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對策,這門技術,值得收藏

4.2 加強田間管理

玉米採收後將發病株全部清除,可採用集中燒燬、深埋等方法處理。

若制種玉米在抽雄期內發病,應儘快將發病的雌雄株清理乾淨。將玉米與其他非寄主作物進行輪作,如水稻、土豆、蔬菜等作物進行2~3 年輪作,避免病原菌在土壤中積累。栽植密度合理、施足基肥,進入拔節期或孕穗期後追肥,一般選用鉀肥或氮磷鉀肥,對此病害的防治效果明顯。

對於缺鉀嚴重的田地,可增施硫酸鉀6.7~10.0 kg/667 m2;對於缺鉀一般的田地,硫酸鉀用量為5~7 kg/667 m2。大田試驗顯示,施用硫酸鉀1.2~2.0 kg/667 m2 作為種肥,對此病的防治效果大於90%。

玉米莖腐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對策,這門技術,值得收藏

4.3 加強生物防治

目前,研究已證實對此病害有防治效果的生防菌包括外擔菌和綠色木黴、鞍形小球殼菌、粉紅單端孢菌、哈次木黴、粉紅黏帚黴菌、棘腐黴菌等。

選擇玉米生物型種衣劑按1∶40 比例進行拌種處理,或採用誘抗劑(氟樂靈)浸種處理均對莖基腐病有不錯的防治效果。

玉米莖腐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對策,這門技術,值得收藏

4.4 藥物防治

為預防玉米莖腐病的發生與蔓延,應遵循適期早控、統防統治的防治原則。發病初期可利用藥物噴霧法進行防治,

一般可選用藥劑包括50%的多菌靈可溼性粉劑500 倍液、70%百菌清可溼性粉劑800 倍液、65%代森錳鋅500 倍液、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1 500 倍液。

此外,可在種子包衣或拌種時加入多菌靈和咯菌腈(滿適金)、適樂時等藥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玉米莖腐病。此外,可選擇50%辛硫磷乳油、20%呋福對玉米進行包衣處理,不僅能減少植株傷口、減輕蟲害,進而減少病原菌對植株根莖部的侵染,達到防控病害的目的。

玉米莖腐病的發生原因與防治對策,這門技術,值得收藏

綜上所述: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了,希望本文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三農知識的話,就關注一下筆者,筆者每天都會寫作有關三農各種各樣的三農實用文章,也拜託大家幫忙、點贊、收藏、轉發一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