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熱釋光鑑定法,對古陶瓷破壞性研究鑑定

2021-12-30由 悅古文藏 發表于 農業

熱釋光檢測瓷器準確嗎

一件古陶瓷是真品還是贗品是買賣和收藏的首要問題,由於巨大的利益驅動,仿製古陶瓷中的精品以充“真品”出售目前在我國己頗具規模,而且模擬度也越來越高,個別的已達到古陶瓷鑑定專家也難以辨別的水平。一件贗品仿造得再像,它也是沒有歷史,因而沒有文物價值的。贗品不但是欺騙,帶來鉅額的金錢損失,還會帶來一系列的誤導。任何一個收藏家或收藏機構,對贗品深惡痛絕,原因也在這裡。“目鑑”是古陶瓷傳統的鑑定方法,它已運用了幾百年,“目鑑”實質上是一種“比較斷代斷源(產地)法”,絕不是一種毫無根據的主觀臆測。它實際上是鑑定者透過觀察器物的胎、釉、彩、紋(飾)、工(藝)、型和頭腦中已有的該類器件的知識相比較而得出斷代和斷源(窯口)的結論。這種透過比較來得出結論的標型學,在方法論上並沒有問題。 科技鑑定”中的成分分析方法,同樣也是透過比較來做出結論的。問題在於“目鑑”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很容易受鑑定者的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同一件器物不同的鑑定者的結論往往會截然不同,甚至同一鑑定者會先後給出不同的結論。因此,能否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方法對古陶瓷進行準確的、客觀的、數量化並可重複的科學鑑定就成為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問題。對古陶瓷進行現代科學技術鑑定在世界上也只是近幾十年的事,正如上面所說中國古陶瓷是世界性的重要收藏品,在國外沒有那麼多的“目鑑”專家,加上他們傳統上對科學技術的尊崇,古陶瓷的科技鑑定就作為一門學問在國外發展了起來。真正的“科鑑”的最大特點是它的客觀性,它是完全建立在現代科學理論基礎上,在科學原理上經得起推敲,其結論完全數量化,而且檢測的成敗只取決於受測樣品和儀器,不取決於具體的操作者。

古陶瓷的科技檢測方法有很多種,其中的“熱釋光”方法是目前幾種科學檢測方法之一。

熱釋光鑑定法,對古陶瓷破壞性研究鑑定

熱釋光鑑定法,對古陶瓷破壞性研究鑑定

古陶瓷的熱釋光鑑定法是一種有損鑑定,因為要取樣,必須在它比較隱蔽的位置取出一小塊樣品,其尺寸取決於器件本身的大小,也取決於它是什麼器件。對於明清瓷精品,取樣就儘可能的小,甚至如綠豆般大即可。但這取樣,破壞了器件外在的完整性,許多收藏家們接受不了這一點。“古董磨了邊,不值一文錢”,是在中國古陶瓷收藏界流行的一句話,它甚至成為收藏的圭臬。這觀念形成的原因,恐怕是因為中國古陶瓷存量太大了,同一名窯的同類器件都有許多,為了比出個高低來,就只有“吹毛求疵”。

熱釋光鑑定法,對古陶瓷破壞性研究鑑定

最後在呼籲牛津大學,不要在用這種方式檢測文物了,你們沒有權力在損壞文物的情況下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