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漁牧網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農業

千古傳奇,《趙氏孤兒》的故事究竟出自哪裡?

2021-12-29由 曹宗國 發表于 農業

接受了莊姬託付的救助趙氏孤兒重任的是誰

千古傳奇,《趙氏孤兒》的故事究竟出自哪裡?

趙氏孤兒(網路圖片)

元雜劇《趙氏孤兒》是中國四大古典悲劇之一,作者是元代早期戲曲雜劇作家紀君祥,這是定說。我所謂原創,並不是要追究作者其人,而是因為《趙氏孤兒》的本事不完全出於史實,其中還包括流傳的程嬰救趙孤的故事,我想辨析一下這方面的問題。

紀君祥的劇本取材於《左傳》、《國語》、《史記》等史籍,但最早記錄這件事的《左傳》所提供的故事,卻只是一件貴族通姦仇殺的醜聞。趙武母親、趙朔之妻莊姬的偷情,導致其仇敵趙同、趙括被執政正卿欒書藉機殺害,趙朔之子趙武被立為趙氏之嗣,並沒有奸臣屠岸賈以及程嬰、韓厥、公孫杵臼等人事蹟。《左傳》所提供的這些歷史事實,是不可能構成《趙氏孤兒》那樣曲折悲壯的人物情節的,也根本不能傳達出如此深刻人文意義的悲劇精神。

那麼《趙氏孤兒》中的那些最具悲劇意義的人物情節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司馬遷《史記》首先提供的。

《史記》卷四三《趙世家》載,趙氏先祖在晉景公三年(前597年)曾遭族誅之禍,趙朔遺腹子趙武在公孫杵臼和程嬰的捨命佑護下僥倖免禍,得以長大,依靠韓厥等人的支援恢復了趙氏宗位。《史記·趙世家》與《左傳》的記載確實不同。在《左傳》中,趙朔、趙嬰沒有被殺;莊姬不是受害者,而是加害者;最核心的是沒有關於晉國貴族大夫屠岸賈和程嬰、公孫杵臼的故事。在《史記》中才出現了屠岸賈,趙氏全族被其誅殺,趙武僥倖免禍成為遺孤,程嬰、韓厥、公孫杵臼及莊姬都是捨身救孤復仇的正面人物,對他們事蹟的記載很具有故事性。

千古傳奇,《趙氏孤兒》的故事究竟出自哪裡?

趙氏孤兒(網路圖片)

對於司馬遷的記載,一些歷史學家認為沒有其他史書的佐證,並非史實。比如清代梁玉繩《史記志疑》認為,此事“妄誕不可信,而所謂屠岸賈、程嬰、杵臼,恐亦無此人也”。而學者楊伯峻也認為:“《趙世家》記載趙氏被滅與趙武復立,全採戰國傳說,與《左傳》、《國語》不相同,不足為信史”。有的論者還認為,滅族並非春秋時期法律,應該是戰國時期的做法被附會到春秋。司馬遷在《趙世家》中的記載又與《晉世家》的形容相沖突,後一種記錄是趙同被殺當年趙武即被立嗣,沒有經過幾十年的復仇過程。他們認為,司馬遷的《趙世家》很可能是根據戰國時期流傳的故事記載的。

歷史的真相當然值得追究,但討論作為劇本的本事,則是屬於另一個範疇的問題。我認為無論司馬遷的記載根據何在,但確實提供了《趙氏孤兒》的人物情節基礎,而且具有了更高的人文意義。

首先是晉國大夫屠岸賈的出現和趙氏貴族捲入權勢爭鬥,從而把原來的庸俗的姦情仇殺變成了嚴酷的政治鬥爭和莊嚴的血族復仇,這樣就具有了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最重要的是,程嬰、韓厥、公孫杵臼等人物出現以及莊姬形象的改變,他們為了保護趙氏孤兒不惜犧牲自己生命(司馬遷《趙世家》裡雖然只講了程嬰和公孫杵臼捨身救孤的具體情節),為劇本的劇情發展定下了基調,提供了線索和方向,從而形成了如下悲壯絕倫的劇情:

千古傳奇,《趙氏孤兒》的故事究竟出自哪裡?

趙氏孤兒劇照(網路圖片)

趙武的母親(晉靈公的女兒莊姬)把孤兒託付給一位經常出入駙馬府的民間醫生程嬰,為了消除程嬰對於洩密的擔憂,她自己立即自縊身死;程嬰把趙氏孤兒藏在藥箱裡,企圖帶出宮外,被守門將軍韓厥搜出,韓厥也深明大義,在遲疑當中示意程嬰把嬰兒帶了出去,為趙氏留下唯一的血脈,他放走了程嬰和趙氏孤兒,自己拔劍自刎;屠岸賈得知趙氏孤兒逃出,竟然下令殺光全國一月以上、半歲以下的嬰兒,違抗者殺全家誅九族;程嬰為了拯救趙氏孤兒,決定獻出自己的獨子,以代替趙氏孤兒,並由自己承擔“窩藏”的罪名,一起赴死;原晉國大夫公孫杵臼自願以年邁之軀代替程嬰、承擔隱藏趙氏孤兒的罪名,然後撞階而死……

這樣的劇情不僅是使復仇的過程變得驚心動魄,曲折感人,最重要的是它跳出來復仇本身,以連續的自殺(莊姬的自殺,程嬰更是用親子易趙武、忍辱負重的活著)犧牲精神,非常犀利的營造了超強悲劇氣質,體現了一種前赴後繼、不屈不饒地同邪惡勢力鬥爭到底的抗爭精神,弘揚了中國悲劇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崇高文化價值。

這種中國悲劇精神是曠世獨立的,王國維評價:“即列於世界大悲劇之中,亦無愧也。”這種中國悲劇也有別於西方那些廣為傳頌的王子復仇故事,甚至使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也為之震撼。伏爾泰將其改編為五幕劇本,是中國最早傳至歐洲的戲曲作品。英國劇作家威廉赫察特將其改編為《中國孤兒》,在英國文化界引起重大反響。他在獻詞中說:“其中有些合理的東西,英國名劇也比不上。”當時,西方就有人把《中國孤兒》同莎士比亞的傑作《哈姆萊特》作比較,由此可見《趙氏孤兒》影響之大,西人贊之為:“來自東方之神”。而這樣的悲劇精神,在司馬遷的《趙世家》記載中已經初步體現出來。

千古傳奇,《趙氏孤兒》的故事究竟出自哪裡?

趙氏孤兒劇照(網路圖片)

當然,紀君祥在劇本中結構了更復雜的戲劇化情節,也增加了一些細節,比如趙武“認賊作父”, 還增加了魏絳,結局為韓、趙、魏三家聚集等等。最重要的是這位編劇作為經受亡宋之恨淪為奴隸倍受屈辱的知識分子(我認為這位紀君祥應該不是一般的“書會才人”,更可能是當時淪為社會最底層的“九流”,走投無路的文化人士。這種身份和社會地位,決定了他的作品能夠真實地反映整個被奴役民眾的情緒和願望,也決定了作品的藝術成就),他在劇本中注入了強烈的“提醒亡國之痛,煽動復仇之志”的社會情緒。但是作為劇本的基本架構,還是以司馬遷提供的人物和故事情節為基礎的。所以本讀書人曹宗國認為,司馬遷應該被視為元雜劇《趙氏孤兒》的原創之一。

司馬遷的原創很可能是根據戰國時期的傳說,這是否符合歷史真相,那是屬於史學討論的問題,從戲劇文學的角度看,我們只能說元雜劇《趙氏孤兒》的產生,是經過較長時期的歷史醞釀過程的。司馬遷的《史記》以後,受其影響劉向《新序》、《說苑》也對這個歷史故事有詳細記載,以後的歷史資料和傳說在情節上也更加豐富,這些都可能成為紀君祥結構劇本的取材。盤點各種歷史資料,所有演變都與歷史環境及社會心態有關。而從根本上說來,我認為作為一部能夠反映中國悲劇精神的經典戲劇,它的原創也許本來就不能只歸結於紀君祥和司馬遷個人,而應該屬於中國歷史、中國文化。